馮不凡:想賺大錢,就得學會吃苦
吃得苦中苦,方能開路虎。
長輩們經(jīng)常對我們說,要學會吃苦。
小時候,我對吃苦的含義理解不是很透徹。
因為我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的,所見即所知,我爸媽每天都很辛苦,起早貪黑去山上干活,一年到頭掙點小錢,父母都管它叫辛苦錢。
所以我以為吃苦就是很辛苦的干活,然后掙點辛苦錢,長大后我才慢慢的懂得了,真正有錢人并不辛苦。
錢都流向了不缺錢的人,苦都留給了能吃苦的人,這句話很扎心,但是很真實。
工地搬磚很辛苦,能吃苦的人干;跑外賣很辛苦,能吃苦的人干。
這些人都很能吃苦,為什么他們發(fā)不了財,其實,這不是吃苦,這只是我們底層人民的標配。
我剛開始在學校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賣零食,宿舍每天晚上去敲門推廣,整棟樓跑上跑下,給同學送零食,每天晚上忙得很,只能賺點生活費。
如果你跟我以前一樣,你覺得你每天已經(jīng)很辛苦了,但是一直還是很窮,說明你吃錯苦了。
事實上,我們平常所說的吃苦,大部分人都以為是辛苦,即便你看上去很累,但并不是真正的吃苦,真正能吃苦,吃的是自律的苦。
什么才是自律的苦?
自律指的是一種內在的能力,使人能夠堅持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克服誘惑和挑戰(zhàn),有條不紊地進行行動。
所以能吃自律的苦,就是那些為了某個目標,能長時間聚焦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不收外界的誘惑和干擾,哪怕短期內看不到希望,也一定要堅持把這件事做成。
在整個過程,你要放棄無效的社交,放棄無意義的娛樂生活,甚至還要不被身邊的親朋好友理解,大多數(shù)普通人是做不到這些的。
我大學畢業(yè)后開始真正全職創(chuàng)業(yè),剛開始一段時間,我?guī)缀鹾苌俑磉叺呐笥崖?lián)系,我也很少跟家里人打電話,不是我不想,因為每次打電話父母都是勸我去上班,找個穩(wěn)定的工作。
我當然是不可能聽他們的,上班雖然穩(wěn)定,但是是穩(wěn)定的窮著,每個月領著微薄的工資,吃飯都不夠,我還怎么追求其他的,講好聽一點那叫工資,不好聽那是窩囊費。
只要我努力工作,老板就一定能賺很多錢,那我工作有什么意義,幫老板賺錢,然后我繼續(xù)窮著。
創(chuàng)業(yè)最開始的幾個月,累就不說了,還看不到什么錢進賬,非常的絕望,一度想放棄。
吃苦就是要長期忍受這樣的痛苦,不斷的磨練,每個有錢人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階段,如果他沒有,那就是他爸或者他爺爺經(jīng)歷過。
這個比跑外賣難受多了,跑外賣至少還能有個確定的收入,送完一單能拿到相應的報酬,一塊兩塊十塊八塊也是個收入。
很多做這些工作的人,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怕辛苦,累點沒有關系,至少能看到錢,實質上他們不僅怕吃苦,還怕賺不到錢,不敢去創(chuàng)業(yè),因為創(chuàng)業(yè)比這些需要吃的苦大多了,還不一定能看到結果。
如果一個人不具備吃苦的能力,那就只能一直辛苦,掙點穩(wěn)定的收入,穩(wěn)定的窮著,只有充分認識到吃苦的本質,才能真正的吃苦。
很多有錢人是非常自律的,本質上他們比窮人更能吃苦。
所以他們能開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