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次子,4歲學管風琴,24歲名聲大噪!
巴赫一共生了20個孩子,其中最有名氣的便是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簡稱:C.P.E.巴赫,他是巴赫的次子(實際上是第5個孩子,有2個夭折,幸存的兒子中排行第2)。
C.P.E.巴赫于1714年的德國魏瑪,4歲起就開始學習管風琴。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卻被要求學習法律。
然而,一直以來,來自父親的影響深厚且深刻,以至于他從小就對音樂極感興趣。
在萊比錫大學和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大學學習法律的同時,也堅持學習音樂。
在24歲的時候,名震柏林,可謂一鳴驚人。就連他的父親巴赫,也深感意外。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
隨后,便服務于腓特烈二世,這也是他服務的第一個王室,并且一直留在宮廷擔任樂師,長達28年之久。
而他的創(chuàng)作也是在這個時候,并且著有權威著作《論鍵盤樂器演奏藝術的真諦》,為當時必學經(jīng)典著作以及初學者經(jīng)典教材之一。
而這本著作也是今天研究18世紀鍵盤樂器演奏方法的重要依據(jù),以及樂器演變進程的重要參考。
不僅如此,他同時也是近代奏鳴曲式的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作了許多奏鳴曲集,還得到了莫扎特和海頓的贊賞。
他最大的特點,不是守舊,而是創(chuàng)新。不僅敢于開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作風格,還會敢于批判舊事物。
而且,他對作品的態(tài)度極為認真,每一部作品都會精心打磨。所以,他作品的精華便在于趣味高雅,精致洗練。
他的作品包含有交響曲、協(xié)奏曲、鍵盤奏鳴曲等,極具個人風格。
莫扎特曾這樣評價他:“他是父親,而我們是孩子。”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
學習音樂的初學者,必須了解歐洲音樂史。
想學習更多知識的同學,可報名參加『沙漏的音樂課』開設的西方音樂史Ⅰ和Ⅱ兩門課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