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魂安處是吾國 | 第56屆美國星云獎最佳短篇提名


本篇小說是本屆美國星云獎最佳短篇提名作品。我們將發(fā)布第56屆星云獎獲獎及入圍科幻小說,歡迎關注!
本文首發(fā)于未來事務管理局“不存在科幻”(non-exist-SF)公眾號
作者簡介
尤金妮婭·特利安塔菲婁,希臘作家兼藝術家,現(xiàn)居瑞典北部,曾在號角西工作坊學習,在《Apex》《奇異視界》等雜志上發(fā)表過多篇作品。她的作品獲得星云獎和點燃獎的提名。

此魂安處是吾國
全文約8900字,預計閱讀時間19分鐘
作者?|?尤金妮婭·特利安塔菲婁
譯者 | 羅妍莉
校對 | 孫薇
妮奧薇企圖將母親的鬼魂偷偷帶進這個新的國家時,被一個又一個安保人員輪番盤問,一遍又一遍地詳細描述著母親死亡的地點和日期。
“女士,您是不是隨身攜帶著鬼魂?”身穿安保背心的女子問,她的名牌上寫的是“斯黛拉”。檢查過程中,她緊抿著嘴唇,一面指向塞在項鏈里的鬼魂。她收走了妮奧薇的項鏈,只把手機留給了她。
“如果她不是在這里去世的,那恐怕就不能跟您走,”女子說。她的聲音很平靜,說明這種事她以前干得多了。那一刻,妮奧薇對這女人心生怨恨。她自己還有個鬼魂等她回家,在她傷心的時候安慰她,在需要的時候給她出主意,但卻依舊要收走妮奧薇攜帶的鬼魂。
斯黛拉停頓了一下,給了妮奧薇一點時間去思考、去決定。她可以帶著項鏈掉頭回家,回去領取失業(yè)救濟金,回到她再也無法放飛想象的未來;要么就沿著長長的過道往前走,經(jīng)過漸漸昏暗的燈光,獨自走進夜色,將母親的鬼魂拋在身后——每逢這樣的時候,鬼魂都會回到哪里去呢?妮奧薇愿意抹掉她的過去,在一個新的國家重新做人。
人們認為外國鬼魂沒什么用。它們能給予的唯有故事和回憶。
妮奧薇先前已經(jīng)為此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她還是希望不必拋下母親。
她把項鏈交給那個面無表情的女人,然后順著過道往前飄去,仿佛有一股勁風將她吹走了似的。
她母親的鬼魂在安檢儀后面揮手道別,妮奧薇心中想的是“靈魂的禮拜六[1]”,這是禱告、是祈求,與此同時,她跟安保、跟項鏈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沒了母親的鬼魂,她很快就會開始忘事的。但這一點她必須牢牢記住。既然母親從她手中被奪走了,那她就需要牢牢抓住某樣東西不放。
[1] 靈魂的禮拜六:因為禮拜六時基督躺在墳墓里,因此禮拜六是為死者祈禱的傳統(tǒng)日子。
抓住“靈魂的禮拜六”。
等到鬼魂最終消失時,妮奧薇的腿感覺像灌了鉛,手臂也像灌了鉛。全身都像灌了鉛一樣,她簡直動彈不得。
“歡迎!”登上機場擺渡大巴時,妮奧薇聽見司機說。
?
妮奧薇走下大巴時,頭一個面對的就是寒冷。目前還只是10月光景,要到11月底才會開始下雪。但即便是現(xiàn)在,天氣還是冷得那么徹骨,就像一堵墻、一道額外的防線,橫亙在那些身上鬼魂太多的人和身無一鬼的她之間。這是最后的警告,表示外國鬼魂很討厭,會浪費空間。
“別擔心?!彼吐晫χ匝宰哉Z,“你來得太晚了?!?/p>
她在一間小公寓里開始了新生活,公寓所在的這條街光線昏暗,盡頭是一個死胡同。
她等待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好開始新的工作,每天早晨,她都會在城里四處游蕩,數(shù)著鬼魂。
每次她出門,城里的人都會注意到她、觀察著她、打量著她——不,不是看她,而是她沒有鬼魂附體這件事。那些人渾身被亦步亦趨的鬼魂們籠罩著,在他們當中,她就是個怪人。其中一些人關切地看著她,另一些人則純屬好奇。
當然,還有些人身上也沒有鬼魂。他們大都湊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小群體,以抵擋那些討厭的目光,也或許是逃避自己的失魂和落魄。妮奧薇簡直連瞟都不敢瞟他們一眼。她反倒被其他人吸引住了,那些身上還有鬼魂的人——盡管他們表現(xiàn)出好奇,有時還流露出憐憫。他們當中的多數(shù)人甚至沒注意到它們的存在,鬼魂的喜愛自然而普通。妮奧薇覺得這種冷淡令人著迷。
然后,還有并未附體于人的游魂,那些是被人們的群體記憶招來的魂魄。它們不屬于任何一個特定的人,而是屬于每個人。妮奧薇樂意認為它們也屬于她,尤其是在這里。
還有老將軍的鬼魂。他與他那匹馬的鬼魂并立在自己的雕像旁,成了幼童們眼里的奇觀。正如妮奧薇發(fā)現(xiàn)的那樣,這是個固執(zhí)的人;兩百年來,他一直在同一座廣場上縱馬小跑。他死于一場幾乎無人記得的戰(zhàn)斗。他站在那里,佩戴著榮譽勛章,用誰也聽不懂的陳舊方式說著話,騎著成了幽靈的馬,向游客們致禮。
妮奧薇喜歡將軍。他很老,真的特別老了,在他那個時代,鬼魂可以跟隨喜愛的人四處游蕩,沒有讓人鬼分離的國界。妮奧薇想到了打算把母親藏在里面帶進來的那條項鏈。幾天后,他們把項鏈寄給了她,項鏈冷冰冰、空蕩蕩的,但她還是把它留下了,這畢竟是她母親的遺物。
她坐在長凳上,腿上放著一袋薯片,任憑思緒飄回家中,回到了空空如也的宅子里。她母親的宅子。母親的鬼魂是留在了家里,還是已經(jīng)離去?也許就像生前那樣,在妮奧薇不理睬她的電話時,跟隨著家里的其他某個人。也許她成了他們的附體之魂。
母親面容的輪廓在她腦海里已開始模糊,變得不甚清晰。她看了看手機上母親的照片,但照片并不立體,毫無生氣,幾乎無助于讓她回想起母親的形象。
所以她就坐在廣場上,看著孩子們用她還在學習的語言尖叫,聽著他們不停地笑啊笑。
?
妮奧薇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港附近的一家希臘餐廳工作。她想當廚師。其實是她需要當廚師——不僅是因為這樣一來,她留在這個國家就有了正當理由。烹飪是母親在世時最擅長的事,當她們還一起待在雅典時(女兒帶著母親的鬼魂),烹飪可以幫她記住迫切需要保留的東西。
餐廳里那個身無鬼魂的陰沉男人查看了妮奧薇的簡歷,問了她一連串的問題,對她的實際表現(xiàn)能否與自稱的相符表示懷疑。他告訴她,為了在這里謀到一份工作,有許多人都會夸口,號稱自己能做到很多根本做不到的事,但妮奧薇說不準這到底是否屬實。或許他們本來是可以做到的,可是假如他們像她一樣、像即將變成她老板的陰沉男人一樣,身上沒有鬼魂,那到了某個時候,他們就開始遺忘細節(jié)了。有個微弱的聲音耳語說,下一個可能就是她,妮奧薇試著將那聲音壓下去。
“好吧,”那人最后道,“你從洗碗開始,以后再升到備菜?!?/p>
這話讓她心里一沉,不過這是一扇門——或者說可能是一扇半開的窗——通向她想要的那份工作,于是她同意來上早班。
?
妮奧薇腦海中顯現(xiàn)出母親攪拌一鍋燉秋葵的樣子,母親烹飪的時候,姨婆的鬼魂一邊對她耳語著什么。她回想著香料和西紅柿的氣味,還有母親額頭上凝聚的汗水,仿佛這樣就能招來她的魂魄,或者至少幫她留住那些珍貴的細節(jié)。
她發(fā)現(xiàn)自己也置身于那個場景中。餐桌旁,年幼的她低頭看著自己的盤子,臉厭惡地皺成了一團。她父親在桌子的另一邊會心地點點頭,他身上的那個鬼魂對此很不贊成。他胡謅了一件家務活,好讓她有借口離開餐桌。祖母——也就是她父親身上的鬼魂——搖搖頭,但什么也沒說。妮奧薇從椅子上溜下來,跑了出去,因為那時她討厭秋葵。多傻啊。
到頭來她也拿不準這樣到底有沒有用。不過等休息時間結束、回到崗位上時,她發(fā)現(xiàn)餐廳的廚房里飄來了一股類似的香味,包裹在一層熱氣中。他們做的不是秋葵。但那些香料、那些聲音、那些瓶瓶罐罐的緩吟低語,全都怡人得令她心痛。
她忍不住任憑水龍頭開著,順著香味進了廚房。她料到這里會有熟悉的氣味,但沒想到竟會那般熟悉。
有個人正俯身對著大大小小的罐子。在對菜肴進行組合的時候,他的動作仿佛編排成了寧靜的舞蹈。從他頭巾下探出一綹綹淺淡的金發(fā)。妮奧薇知道這里的員工大多不是希臘人,但這男人身上的鬼魂還是讓她措手不及。倒不是因為他身上有鬼魂——她遇到的服務員幾乎人人身上都附著一個;這畢竟是他們的祖國。但這個鬼魂與他無一處相同,而她對它百般熟悉。
這是一位老婦人的鬼魂,比她母親去世時的年紀還要大些。她的黑發(fā)中夾雜著縷縷灰白,卷曲而凌亂,她的臉和那個廚師的臉大不相同。她在他身上盤旋著,當他雙手抽動或呼吸急促時,她就把一只手搭在他肩頭,他就會重新平靜下來,動作變得更加精準從容。每當他即將完成一份裝盤時,那鬼魂就會微笑著點頭。雖然他背對著鬼魂,但妮奧薇知道,他感受到了她的認可。
“妮奧薇!”她老板的聲音從身后傳來。那男人抬起頭來的時候,那個讓她深深聯(lián)想起母親的鬼魂也抬起頭,“靈魂的禮拜六”突然啪嗒一下重新浮現(xiàn)在她腦海中,就像剛剛再度裂開的傷口。
那人的笑容洋溢了半張臉。還沒等他開口說話,她便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在那里站了太久。于是她對他微一點頭,轉身離開,去把早班上完;她轉頭的速度太快了些,不顧一切地想掩飾自己的眼淚。
?
第二天,妮奧薇打聽起了他的事。她跟瑪?shù)贍栠_聊了聊,瑪?shù)贍栠_的語速總是慢得讓她可以聽懂,不過一旦妮奧薇半天說不完一句話時,她的注意力就會轉移?;蛟S是因她沒有鬼魂附體,瑪?shù)贍栠_不知該看哪里才好;又或許是她身無鬼魂令她感到不安。
那位廚師名叫雷米,出生在本地,不過他外公外婆大約50年前就從希臘來到了這里,也是在這里去世的,一直沒機會真正退休。正因為如此,他還能保留著外婆的鬼魂,她對這地方的適應程度似乎與妮奧薇半斤八兩,都不怎么樣。
妮奧薇感到一陣妒忌的刺痛。雷米可以坐擁一切。他可以像本地人一樣講話,他的附體之魂具備的那種知識妮奧薇必須努力才能留住。一想到這一點,她就感到難堪。
“要知道,”瑪?shù)贍栠_說。有個年輕人的鬼魂總是站在她身邊。根據(jù)容貌上的相似之處,妮奧薇猜得出這是一位血緣很近的家庭成員,或許是兄弟。瑪?shù)贍栠_似乎與它相處得很自在,連看都沒多看它一眼。妮奧薇直視著瑪?shù)贍栠_的眼睛,以免去看那鬼魂,“哪天晚上,你可以跟我們出去玩一晚。就是些同事。多跟我們聊天可以幫你練練?!?/p>
“雷米去嗎?”妮奧薇大著膽子問。
瑪?shù)贍栠_露出一絲壞笑,妮奧薇漲紅了臉。但她還沒來得及說什么,瑪?shù)贍栠_就朝她略一聳肩:“他更喜歡跟身上沒鬼魂的人一起玩。這樣對你融入沒什么幫助?!?/p>
從這樣關心的話語中,妮奧薇聽出的只有:我們的鬼魂就夠了,有我們就夠了。但他們的鬼魂太不一樣了,活人更是難以相處。她與母親的鬼魂共度的時間太久了,她輕聲的嘆息和平靜的注視包圍著她的一舉一動,以至于下班后,當同事們請她一起去玩時,她總是拒絕。
“太累了,”她說,因為不想說太難過了。
?
與其余各城一樣,在這座城市里,妮奧薇到處都能看到鬼魂。它們從掛著窗簾的窗戶里向外窺視,在舊秋千架上向她揮手,或是站在雜貨店的過道里,若有所思地盯著一個已經(jīng)不復存在的貨架。但最重要的是——假如并非游魂——它們會小心翼翼地跟著自己附體的人。
鬼魂是由故事構成的。不一樣的是它們講故事的方式。在這個國家,鬼魂在她看來更像是影子。它們很冷靜,沒那么自以為是。它們講的故事包含著注視和略微點頭,有時還會在背上輕輕一拍。
在希臘,鬼魂發(fā)出的聲音更響亮,人們重視它們的反對,人們會追尋它們的低語,而它們講述的故事則承載著希臘人民原本不會記得的記憶,如若不然,對氣味、滋味和質地的記憶都不會那么鮮明。有時,在聽母親講述某個故事時,妮奧薇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在重溫一件從未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數(shù)十年前發(fā)生在母親或外婆身上的某件事具備了當下的感受和份量,讓她覺得十分開心、難過或氣憤,在這里,人們會認為這些情緒強烈得有些過分。
盡管她努力想喚醒那些回憶,但她還是無法記得一模一樣。她開始忘事了。最開始忘記的是節(jié)日,然后她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說出恰當?shù)脑~,接著又忘了她的家人給菜肴調味的正確方式。
那些個周日里,太陽升起之前,她母親就用敏捷的雙手把奶酪塞進了餡餅里,當時她用的是薄荷還是羅勒?當她用砂鍋將嫩牛肉與新鮮番茄一同烹煮時,讓牛肉如此香甜芬芳的是肉桂還是多香果?
母親即便化作了鬼魂,也總能讓她回想起那些事,還有她是誰、為什么會這樣,尤其是當她感到悲傷和孤獨的時候——她母親很擅長發(fā)現(xiàn)這一點。身邊既沒有母親,也沒有她的鬼魂,她便失去了自己的某些部分,她不知該怎么把它們找回來。
她在這里遇到的鬼魂沒有一個會講她的母語,或者根本不會說話。她知道,必定有像她這樣的人曾經(jīng)死在這個國家。雖然這個想法讓她胃里翻江倒海,但她知道,將來同樣的事也會發(fā)生在她身上。但直到現(xiàn)在,她都認為他們選擇了回家,而不是留在這里——尋根回到故鄉(xiāng),附體于某位親戚,或者干脆離開塵世。
可是后來,她看見了雷米的外婆,從此以后,一切都不太一樣了。
?
那是個奇怪的工作日。
她那位素來乖戾的老板告訴她,將于下周讓她升任備菜。她胃都揪成了一團,又是恐懼又是緊張。
“你成功了。”雷米笑著拍了拍她的背。他身上的鬼魂輕微觸碰到了她感知的邊界,令她瑟縮了一下。
她低聲說了句謝謝,咽了口唾沫。世界仿佛正從四面八方向她逼近。
妮奧薇的新崗位應該就在廚房里,緊挨著雷米。只要在這里工作,她就會看見他,還有他外婆的鬼魂。要求換班為時尚早,而辭職則無法想象。她無處可去。
?
她開始在幾乎無法拼湊起來的過往中徘徊。“靈魂的禮拜六”即將來臨,前幾天晚上,她都在跟親戚們通電話,拼命想通過間接的方式再現(xiàn)自己的記憶,渴望著與母親重建聯(lián)系。
她母親在供奉科利瓦[2]時都用了哪些食材?她祈禱時會念些什么禱詞?妮奧薇努力回想著母親的儀式有何獨特之處。這不是她可以向別人打聽的內容,也不是書上會寫到的內容,而是她曾經(jīng)在母親清晰的話音中嘗到和聽到的內容。在她民族的集體文化中只屬于一人的文化。
[2] 譯者注:一種煮熟的小麥類食物,在東正教的宗教儀式中為人所熟知,東正教的會眾經(jīng)常將其作為祭奠死者的一部分。
她想不起來了。不過她的家人主動提供了幫助。
?“科利瓦里頭包含了九種原料,你怎么能忘呢?”
“你什么時候來看我們?”
“為她的靈魂點支蠟燭吧。”
“有教堂接受供品嗎?你要去哪兒?”
她要去哪兒?
那些沒有鬼魂附體的人都去的哪兒?在她眼中,街上遇到的那些人擠在一起的樣子總是顯得失魂落魄,漫無目的。但可能這僅僅是她的感覺,反映的是她自己的迷茫。
?
她最終還是屈服了。
與其說是由于來自同事的壓力,倒不如說是由于雷米和他身上的鬼魂。在雷米工作期間,逗留在廚房里是件很難受的事。他們倆同時上班時,每當兩人非說話不可的時候(這種情況并不多見),她就會感覺到那女鬼的目光緊隨著她。
所以有一天下班后,她便跟著那幫人走了,他們的附體之魂不會讓她覺得難受,那些鬼魂的眼神她無法輕易理解,那些鬼魂可以教她一些關于這個地方的事,借以取代她已經(jīng)遺忘的那些東西。
她任憑那五人在她面前交談,隔著她說話,仿佛她也是附在他們身上的鬼魂之一。她不時會說出一句不算完整的話,或者問一個對他們來說似乎太小兒科的問題,但這樣的問題對于她理解他們討論的內容卻至關重要。他們的語速太快了,她根本聽不懂。
過了一會兒,她放棄了,又或許是他們放棄了。
她起身準備離開,比之前更覺迷茫。其他人中斷了談話,匆匆付了帳,仿佛她是談話的主持人、是這一切發(fā)生的理由——而她并不是。
他們都沿著石砌街道步行,半醉微醺,走得無精打采。街道兩旁的小酒館正吸引著人們入內,好避開刺骨的寒風,但街頭樂師們卻另有想法。妮奧薇工作的餐廳就坐落在街角,那是最繁華的街道之一。
這時瑪?shù)贍栠_告訴她,在幾個街區(qū)之外,有一位街頭音樂家的鬼魂。她跟將軍一樣是個游魂,只在周日晚上出現(xiàn)在生前曾經(jīng)表演過的地方,彈奏著幽靈吉他。
“她都唱哪些類型的歌?”
“哦,總是同一類哀婉的歌,有些是外國曲子?!爆?shù)贍栠_把一條胳膊搭在妮奧薇肩上,一面將露跟鞋的鞋帶綁好。那女人的手肘戳在她頸窩處,妮奧薇忍耐著,她想做個隨和的人,“她在情侶之中大受歡迎。”
妮奧薇點點頭,想象著假如母親在這里的話,她會唱什么歌。很可能一首歌也不會唱。她會在桌子周圍將那些鍋擺弄得雜亂無章,呈現(xiàn)出一種和諧的瘋狂。那就是她母親的音樂。
他們離歌手的鬼魂表演的地點越來越近了。水泥板上落滿枯萎的花瓣,像地毯一般。
一聽到那首歌,她立刻就知道這是希臘歌曲了。那鬼魂是個五十多歲的女子,像嬉皮士的類型,眼神和善。她一邊撥弄著吉他,一邊用頸架上的一組口琴吹著曲子。遠看她并不像希臘人,但妮奧薇以前就認錯過。
雷米就站在那里,離音樂家的鬼魂只有幾尺之遙,卻完全被附體的鬼魂所籠罩,他仿佛是從她最隱秘的思緒中具現(xiàn)出來的,在這樣一個夜晚,她一直盡力壓制著這些思緒。
這感覺既像無法承受之重,又像全不作數(shù)之輕。像是到了一個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刻。妮奧薇回頭看了看。那五名同伴在另一位活生生的街頭音樂家面前——又或者是一家酒館前,她無法確定——停下了腳步,爭論著什么,妮奧薇太累了,無法理解其中含義。
所以妮奧薇就在雷米身旁站定,他正心不在焉地念著歌詞。他外婆的鬼魂將卷發(fā)梳成了老式的高髻,散發(fā)出一股安詳?shù)臍庀?。妮奧薇感覺到她的身體滲透了她的輪廓,熟悉的溫暖緊貼著肌膚,比這里最寒冷的日子感覺還要強烈。
她紋絲不動,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聆聽著這首歌,產生了一種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的親切感。
“她是怎么知道這些歌詞的?”現(xiàn)在妮奧薇確信這位音樂家的鬼魂來自本地。歌詞并沒有傳達出應有的深度和細微之處,但其中確實蘊含著令妮奧薇欽佩的情感。
雷米立刻轉過身來,仿佛有一股電流透體而過。他外婆翹起嘴角,微微一笑。
“從她丈夫那兒知道的,”他答道,仍被她的大膽驚得目瞪口呆,抑或是震驚于她態(tài)度的轉變,“他是80年代末到這兒來的。她是這個國家最先跟他說話的人,當時他正睜大了眼睛,孤零零地走在這條街上?!?/p>
跟你很像,妮奧薇想象著他說出了這句話,但她很確定,這句話已經(jīng)到了他嘴邊。
妮奧薇朝他那邊走了幾步,朝他身上一直千真萬確地糾纏著她的鬼魂走去,這時她的身體顫抖起來。
“要知道,”恢復了一點鎮(zhèn)靜之后,他說,“我們在這里也并不孤獨。無論你往哪兒看,到處都有我們的某些部分。我們在這里也是有過去的?!?/p>
你是有過去的,這句話她沒對他說出口。他肯定已經(jīng)知道自己有所不同了。她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反倒是一點渺茫的希望、一個回想起來的承諾。
“那你們這兒慶?!`魂的禮拜六’嗎?”
他淡淡一笑,眼中流露出坦誠的神情,她做好了傾聽的準備。
?
他把一塊帶雕鏤的小手帕拿給她看,他就是靠這個讓外婆附體的。
她心里有什么東西松動了。
他沒有別的家人,沒有兄弟姐妹——不像她——也沒有父母。這是他外婆的鬼魂,從他十歲那年起,就是她把他撫養(yǎng)成人的。她死后就留在了他身邊。
“我參加完葬禮,回到家中,”他說,“她就在那兒,站在她的手帕旁邊等著我呢。”他抿了一小口咖啡,聲音像手一樣簌簌發(fā)抖。
鬼魂的眼神充滿憐愛,一邊輕撫著孫子的頭。
“她是我與過去僅有的聯(lián)系。我自己的過去?!彼⑽⒁恍?,笑容里帶著一絲苦澀。妮奧薇所理解的比他流露出來的要多。她眨著眼睛,好忍住眼淚,這眼淚是為他而流,也是為自己而流,因為一直以來對他心懷嫉妒,因為沒有早點主動與他交流。
若說她對母親的思念是一根細線,那不知怎么回事,自從雷米告訴她會幫她重睹母親的鬼魂以后,在短短幾天乃至幾個小時內,那根細線就膨脹成了一根繩索。沒有鬼魂附體的人之所以扎堆是有緣故的。他們可以分享彼此的回憶和故事、共享彼此的資源。甚至還有些未曾附體的游魂,是由人數(shù)夠多的大家庭的記憶形成的。有辦法可以把她母親的鬼魂帶進這個國度,哪怕只有短暫的片刻。
“單憑你自己是辦不到的,”他說,“但你仍然能辦到?!彼哉Z間帶著一種保證的意味,自從來到這里以后,她第一次相信了這樣的保證。
?
禮拜六,她跟雷米碰了頭。他帶她去了城里她從沒去過的一個地方,不過反正多數(shù)地方她以前都沒去過。他們四處游走,肩膀挨蹭著肩膀,他外婆的鬼魂膽怯地跟在二人身后。
在那些街道上,幾乎沒人用悲傷或驚恐的目光看她——看她身體上方和周圍的虛空。即便是帶著鬼魂在小巷里溜達的本地人也沒有多瞧她一眼,沒被鬼魂附體的人們則泰然自若地與她對視。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都成群結隊地走在一起,可是現(xiàn)在,她的看法已經(jīng)有所轉變?,F(xiàn)在她看到的既有其中樂趣,也有分享故事、玩笑和陪伴的需要。一方面是給予,一方面是索取。
沒有鬼魂附體的人手執(zhí)蠟燭,捧著盛有祭奠死者的科利瓦和供品的盤子。空氣中彌漫著興奮的氣氛。這儼然是場慶典。
“這里就是這樣招魂的,”雷米告訴她,“沒必要搞得凄凄慘慘?!?/p>
不,沒這個必要。
這種剛剛獲得的自由令她感到畏縮不安。得知可以重睹生她養(yǎng)她的故人,就像重游故鄉(xiāng)一樣——因為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更多是故人,而非故鄉(xiāng)——心中便覺輕松自在。以前在希臘時,她一向不必考慮家族血統(tǒng)的問題。她曾將母親的鬼魂視為理所當然,如今她才意識到這是種特權。
若說她對母親的思念是一根繩索,那根繩索就已經(jīng)蔓延出了分支,伸向了雷米、他外婆的鬼魂,還有她周圍那些沒有鬼魂附體的人。妮奧薇任憑這根繩索引導著她,跟隨人群沖進了這座嵌在市中心寫字樓之間的紅磚角樓。
她進入角樓時,空氣中充斥著低語和嘻笑。妮奧薇屏住了呼吸,仔細查看周圍有沒有熟悉的鬼魂。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變化時,她心中的期盼破滅了些許。當雷米領著她走到墻壁那一頭時,她責備自己抱的希望太大了。
那邊有張長桌,上面鋪著白色的繡花臺布。臺布上擺放著各種形狀不一、大小各異、五顏六色的盤子,但盤里盛的只有同一樣東西:科利瓦,祭奠死者的食物。
她把自己的盤子也擺到了桌上。這是妮奧薇親手做的,做得特別用心,沒有忘記任何一種原料,她擔心萬一遺忘了什么,那她在禮拜六來臨之前的日子里所做的一切、在體內積蓄的全部力量,都會變得徒勞無功。
妮奧薇燃起一支蠟燭,穩(wěn)穩(wěn)地安放在那堆科利瓦中,然后把項鏈擺到桌上。雷米就站在她身旁,肩膀挨蹭著她的肩膀。她深吸一口氣,嗅到了每一種食材的香味。共有九種,如同天使有九階[3]:
小麥,獻給大地和地下埋葬的逝者之魂。
面包屑,獻給塵土——愿他們的墳墓上塵土輕淺。
白杏仁糖,獻給逝者的白骨。
石榴籽,獻給冥后和冥王[4],也應許著天堂。
肉桂,獻給這世上所有的氣息和滋味。
歐芹,獻給長眠之地的茵茵碧草。
葡萄干,獻給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佳釀,和今生的甘甜。
糖,獻給來世的甜美。
堅果和瓜子,獻給豐饒,和直面死亡而歡笑的生命。
空氣中發(fā)生了變化,混雜著各種芬芳。妮奧薇聽到雷米吸氣的聲音,睜開了眼睛。她盯著桌上的項鏈看了一會兒,不敢抬眼。
等她真的抬眼望去時,母親的鬼魂已不再是她記憶中的面目。這個鬼魂是由各種記憶匯成的,這些記憶瞬間都在她體內亮了起來,猶如一座燈塔,她的聲音里混合著各種香料和熟悉的味道。這一切都降落在她身上,像面紗一樣,將她籠罩在內。
有短暫的一瞬,她看到了母親的眼睛。然后,構成母親鬼魂的一切散布到了她的四面八方,浸透了這個新的國度,她終于可以稱其為祖國了。
[3] 譯者注:出自中世紀早期中東學者丟尼修發(fā)表的《天階序論》,將天使分為三級九等的天階等級,16世紀后逐漸被教會淡化。
[4] 譯者注:冥后珀耳塞福涅的形象是一手持火炬、一手持石榴,是再生與死亡的象征,由于冥王哈迪斯騙冥后吃下了四顆石榴籽,致使珀耳塞福涅每年有四個月時間須重返冥界。
(完)

編者按
當一個人去國離鄉(xiāng)之時,與故土的連接和羈絆往往是無形但又形影不離的,恰如文中至親的鬼魂。而為了融入移民國家里陌生的人群和陌生的文化時,割舍掉的又豈止是虛無縹緲的無形之物。全文充斥著這種特屬于移民群體的情愫,也寄托了對母親的哀思,更有離開故土和斬斷文化紐帶的哀傷。
——Mahat
上海果閱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已獲得本篇權利人的授權(獨家授權/一般授權),可通過旗下媒體發(fā)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眾號、“不存在新聞”微博賬號,以及“未來局科幻辦”微博賬號等
責編 | Mahat??
題圖 |《水星領航員》截圖
添加未來局接待員為好友(FAA-647),留言“不存在科幻”,即可進入小說討論群,和我們一起聊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