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前,不如先讓自己成為優(yōu)質的父母》

《教育孩子前,不如先讓自己成為優(yōu)質的父母》?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那些優(yōu)秀的孩子身后,往往站著優(yōu)秀的父母。比如董宇輝,他的父親就很喜歡看書,哪怕是《蘋果樹的種植技巧》《母豬的產后護理》這樣的書,父親也讀的津津有味。而且,走親戚的時候,父親還會特意向他們要一些訂閱的雜志和報紙,帶回家給董宇輝看。從父親身上,他知道了知識的重要性,也在潛移默化間愛上了讀書。
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流的父母當保姆,二流的父母當教練,一流的父母當榜樣。想讓孩子成為理想中的孩子,不如先讓自己成為優(yōu)質的父母。
紀錄片《人生第二次》中,42歲的的黃妹芳高中畢業(yè)就遠走他鄉(xiāng),一直在外打工。兒子即將升入初中,為了孩子能夠繼續(xù)留在深圳讀書,她決定通過考取本科文憑的方式落戶深圳。為此,她每天忙得團團轉:白天要在工廠里忙碌一整天,晚上回家后還要做家務、督促兒子做功課;直到夜深了,家人們都熟睡了,她才有時間坐在昏暗的飯桌前,一邊認真聽著視頻課程,一邊認真地做筆記。
就這樣,通過黃妹芳不懈的努力,她不僅成功考取了山東大學的本科生,還從一線女工做到“線長”。更重要的是,在媽媽每天挑燈苦讀的影響下,從前調皮搗蛋的兒子也深受感染,全身心投入學習。
每天晚上,母子二人在書桌前互相激勵,朝著各自的理想一起努力。其實,真正智慧的父母從不逼孩子努力,而是先努力栽培自己,不斷地學習成長。
當父母光芒萬丈、積極上進,自然而然地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那盞明燈,指引他不斷向前。
——《圓愛組織》粉絲投稿?
#圓愛組織##LoveLifeAssociation##守護新生命##關愛準媽媽##新生命守護者林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