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痰多吐不完,嗓子干,一張咽炎方,滋陰清熱,遠離慢性咽炎前些日子有這樣一個病

前些日子有這樣一個病人,35歲,說自己有咽炎多年,癥狀表現(xiàn)是痰多吐不完,總覺得嗓子里有東西,吐不出咽不下堵得慌,嗓子還發(fā)干發(fā)癢,好像有一把火在燒,熱的難受,平時還總覺得惡心反胃,吃些潤喉利咽的藥也不管用,為此煩惱不已。

經(jīng)過詳細的了解后,發(fā)現(xiàn)這個病人平時喜歡生氣,脾氣暴躁,平時會干咳,咳少量粘痰,喜歡喝涼水,偶爾胃部隱隱作痛,不想吃飯,大便干燥難排出,同時下午和晚上,身上會陣陣發(fā)熱,張開嘴一看,舌紅少苔。

從癥狀不難看出,這個病人屬于肺胃陰虛所致,首先肝主情志,經(jīng)常發(fā)火會傷肝,肝郁化火,火氣熏灼肺胃陰液,肺陰不足,會生虛火,火氣上沖就會干咳,嗓子干癢,虛火熏灼,肺中津液凝聚成痰,所以痰少且粘;

胃中陰液不足,所以胃隱隱作痛,不想吃飯;陰液不足無法向下滋潤腸道,所以大便干燥;喉嚨與肺胃相連,肺胃陰液耗傷,無法向上滋潤聲帶咽喉,因此咽喉灼熱疼痛;另外陰虛典型的癥狀就是在下午和晚上出現(xiàn)身體陣陣發(fā)熱,舌紅少苔。

那么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呢?我們可以借鑒中醫(yī)喉科圣手張師生前輩的方子:北沙參,南沙參,天花粉,白芍,百合,射干,桔梗,甘草,其中北沙參,養(yǎng)肺陰,清肺火;南沙參滋肺陰的同時,益胃生津,兩味藥補益肺胃陰液,清肺胃虛火,化痰止咳;

天花粉和白芍負責清熱瀉火,斂陰生津,輔助南北沙參滋補肺胃之陰;射干和桔梗兩味藥負責清熱消腫止痛,同時利咽止咳化痰;最后一味藥甘草,補益脾胃,潤肺止咳,調(diào)和諸藥。

病人在服用此方一個療程后,病情明顯好轉,隨后又復診開一療程進行鞏固,可見此方對于肺胃陰虛所導致的慢性咽炎,確實有明顯的效果。

但需注意,如果不清楚自身情況,那就不要隨意亂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