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廚教傳統(tǒng)發(fā)面技巧,蒸老式饅頭和花卷,不用酵母,吃真正面香味

預(yù)計(jì)4天,共需100分鐘。
開始:做面肥,5分鐘
第60小時:和面,15分鐘
第70小時:饅頭花卷包子,80分鐘(含30分鐘等待時間)
1,面肥
面粉,200g
放溫水或涼水和成較軟的面團(tuán)↓

放置48小時后↓(有蜂窩,有酸味)

再加12小時↓(無蜂窩,很酸)

2,和面
把面刮出來,
加水,攪散
加少量蘇打粉,攪勻↓(起沫子,中間發(fā)白,兩邊發(fā)黃)

加面粉,拌成大面絮狀↓

揉成較硬的面團(tuán),蓋上蓋,發(fā)10個小時↓


3,制作
根據(jù)酸度放小蘇打,大舅放了3g
揉2分鐘↓

蓋蓋,醒5分鐘后再揉,取一點(diǎn)面用舌尖品,有點(diǎn)甜滋滋,就正好
蓋蓋,再醒5分鐘。
案板撒一層薄面,揉面,三折疊共揉三遍
?
04:44
?三折疊后壓一壓,放5分鐘↓

截面蜂窩均勻,說明堿正好↓

豆包劑子:揉成長條,揪面劑子,折過來揪下,在案板上搓一下,團(tuán)成圓球,劑口朝下,蓋布醒放一會兒
?
06:11
?花卷:搓長條,搟成長方形,刷油,
蔥花,五香粉,鹽,拌均,撒上
折成三折,切開,頭尾小一點(diǎn),中間5cm
頭尾疊一起,壓一壓,各種擰法,重點(diǎn)是層次分明
?
06:47
?包豆包,兩種方法,劑口朝下
?
08:47
?醒發(fā)15分鐘,上屜↓

上圓氣后,15-20分鐘,關(guān)火后再燜3-5分鐘,效果↓

大舅說:冬使肥,夏使堿。要根據(jù)溫度不同而變化。老面風(fēng)味很足。
謝大舅?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