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叛逆の起始
(實際上我不想用“卷-章”這種一眼看上去文本量就非常大的形式來描述,但畢竟起點網(wǎng)就是這么要求的,我也很沒有辦法。不過我的想法其實是每卷只有七章的。嗯,也許有的章節(jié)會比較長吧,截止到2022年11月8日的今天,最長的章節(jié)是第一卷第四章,在這一章里有大量關于世界觀的描述;嗯,第四章字數(shù)達到了13691字。但是世界觀的那些長長的敘述都已經(jīng)被我用橫線割開了,可以跳著看。)
之所以說是叛逆的起始吧,實際上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叛逆”和“起始”
第一卷首先是“起始”,主要講的是次主角德川龍之介(Tokugawa Ryonosuki)自殺失敗后被真主角范海辛·范(Van-Helsing. Fan)發(fā)現(xiàn)他的潛在附身者身份并安排他入伍附身者特異軍的過程。
第一卷主要人類角色都是附身者,準確來說都是脫離了人類社會的附身者。
“脫離人類社會”很重要,是后續(xù)他們行為動機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外,之所以用一個美國華裔和一個日本人來當主角,嗯,大家應該多少知道。這種講“個體和群體”的題材有點特殊。嗯,我其實很想讓中國人當主角的。但是吧,不太合適。
在中國的大人們看來,青少年就應當是英勇無畏、熱愛學習、無私奉獻、勇?lián)熑蔚穆?。我其實不是很擅長寫這樣的主角。嗯,正所謂,越是像主角,才越能理解主角。準確來說,是次主角德川龍之介像我的啦;范海辛·范雖然是真主角,但畢竟在現(xiàn)實里很難找到這樣的少女,頭腦比較簡單,性格單純外向但又比較復雜,而且完全對戀愛不感興趣,嗯,這種和現(xiàn)實不太沾邊的性格其實往往比現(xiàn)實中常見的性格更容易寫,但這并不意味著我這就是要給她畫臉譜啦。
介紹一下,第一卷的主要信息吧
事實上想著先介紹背景信息的,結果一看。呃,好像我這個世界觀本身就有點難以理解。雖然盡可能地想用科學來說明我對世界結構的看法,結果反而比模糊地說更讓人難以接受。
那就放棄常規(guī)罷。以后也不會有什么定型。就是哪個信息字數(shù)少就先寫哪個罷。。。
事件信息:
1.主要事件:次主角德川龍之介自殺失敗后被真主角范海辛·范帶到附身者訓練基地,作為第七小組預備成員通過預備軍最終考核后加入附身者特異軍正式部隊
2.主角背景:范海辛·范13歲時,星歷四年2002年12月24日生日前夕第一次與克蘇魯同化,之后母親范雅因故身亡,父親納爾遜·斯唐姆徳不知去向;范海辛·范隨機被降神監(jiān)視廳美國分廳收容,并于星歷五年2003年4月9日由中國分廳移交至附身者訓練基地
PS:這段時間內范海辛·范經(jīng)歷了冗長的移民手續(xù)和文化鑒定。要知道中國分廳在“體溫測量”中排查出劉華強和敖煞天的潛在附身者身份后,在不到3小時內就將他們移交至冥王星。
3.主角背景:德川龍之介13歲時,星歷三年2001年,龍之介父母在將他丟給親戚后失蹤。親戚嫌棄龍之介是累贅,將他丟給日本政府“撫養(yǎng)”。恰逢世界各國開始從培養(yǎng)精英轉為制造精英,改造人腦以便獲得超高素質人才。龍之介以第一批試驗品之一被剛剛掌握大腦改造技術的日本政府收養(yǎng);星歷五年2003年,大腦改造技術獲得突破,萬能藥研制成功,開始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星歷六年2004年,日本政府的人才完全比不過大財閥們重金改造的人才,漸漸政府被各大財閥支配,并且放棄了那些政府生產(chǎn)的“低智商半成品”,龍之介失去資金支持,恰逢考研失敗,被迫當社畜;星歷七年2005年,歷盡冰冷生活,龍之介打算從東京塔上跳下,并靈活利用機器人救生員差一點成為星歷三年后第一個成功自殺的日本人。
4.事件開端:“boy?meet girl”
在某種超越時間束縛的神秘存在參與下,龍之介的父母命運般地邂逅 隕石、記憶、時間和典型的日式“boy meet girl”,這種奇跡也只有神能夠做到吧?
不過,這種《君の名は?!樊嬶L的父母和他們的兒子似乎生活在兩個世界。
力也和智子并非作者父母的投影,而是純粹的立花瀧和宮水三葉的寫照;但是龍之介卻是作者自身的形象。 混沌,迷茫,冷血,孤獨,瘋狂,殘忍卻又弱小。
八重人格十三狀態(tài),作者把自己的形象以次主角的身份安排在主角身邊,似乎并沒有讓他成長的想法,只是想探索自己這種人的存在價值,想要知道自己要怎么生活。
“boy meet girl”,但是并不浪漫,而是自殺、制度、武器。算是幻想與現(xiàn)實雜糅的奇妙巧合罷,倘若沒有這樣的巧合,哪里會有那樣“一抹奇幻色彩”呢?
5.歷史事件:洛杉磯大火。一個被米戈蟲族從人類歷史上抹除的事件。尤瑪恩托附身者亞當·斯瑪氏(Adam Smash亞當棒槌)因誤解而熔毀了幾乎包括整個洛杉磯在內的球形區(qū)域。隨后頂級智慧文明米戈蟲族確定人類與諸神的失蹤有關。米戈蟲族隨后用仿平行宇宙的對應區(qū)域代替了火災區(qū)域,消除了幾個火災目擊者的記憶,在生物意義上輕度控制了人類精英高層(避免打草驚蛇,使得潛在附身者聯(lián)合;不過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們滅口了各國頂層想要逃亡的奸詐貪污之眾)進行“全民測溫”,實際上是檢測腦電波是否異常。隨著幾次“測溫”積累出較多的附身者戰(zhàn)斗員后,米戈蟲族確定了失蹤的諸神基本全部藏匿于人類腦中,組建了三個部門負責管理人類附身者:降神監(jiān)視廳、附身者訓練基地&附身者特異軍、世界米戈督察軍。
降神監(jiān)視廳:人類負責并支配,負責“測溫”工作和潛在附身者臨時應對工作等。
附身者訓練基地&附身者特異軍:看似人類和米戈蟲族共有,實則米戈完全支配,由無限宏宇米戈大學聯(lián)邦(U.S.M-G.I.M.S)負責。
University's State of Mi-Go Groups of Infinite Macroscopic Space
(由于世界級神靈的無限特性緣故,這個宏宇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無限宏觀宇宙)
世界米戈督察軍:完全由米戈聯(lián)邦(U.U.S.M-G.G.M.S.W.W)負責并支配,用于監(jiān)視無限宏宇內的米戈避免出現(xiàn)謀反行徑。隊伍成員其實比較少,但每個都很適合專殺附身者。
United Universities' States of Mi-Go Groups of Macroscopic Space of Whole World
其中僅附身者特異軍和世界米戈督察軍有權使用附身者戰(zhàn)斗員,降神監(jiān)視廳僅限米戈科技。
(很諷刺啊,人類用米戈科技,米戈用人類個體)
注意重要設定,各國附身者數(shù)量和人口數(shù)量N、理智值指數(shù)pSan(-lgSan)等成正相關
人物信息:
克蘇魯(Cthulhu)附身者,末日戰(zhàn)士克蘇魯駕駛員?
范海辛·范(Van-Helsing. Fan),16歲,女,美國華裔白黃混血,生日1989.12.25?
母親范雅(Fan Ya),享年39歲,是移民美國的中國留學高材生,生日1963.6.6?
父親納爾遜·斯唐姆徳(Nalson Stanmud),52歲,美國歐洲裔,曾是喜劇作家,生日1953.3.23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東亞地區(qū)的第七小組
賽伊格亞(Cy?egha)附身者,末日戰(zhàn)士賽伊格亞駕駛員?
德川龍之介(Tokugawa Ryonosuki),17歲,男,日本黃種人,生日1988.1.31?
父親德川力也(Tokugawa Liya),35歲,下落不明,生日1970.12.1?
母親杉本智子(Sugimoto Jiko),38歲,下落不明,生日1967.12.1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東亞地區(qū)的第七小組
尤瑪恩托(Yomagn'tho)附身者,末日巨神尤瑪恩托駕駛員?
亞當·斯瑪氏(Adam Smash),35歲,男,美國猶太裔白人,生日1970.4.9?
父親亞當·納什(Adam Nush),未知何時死亡,患重度毒癮,生日1933.2.6?
母親斯嘉麗·楊(Scarlett Young),未知何時死亡,患艾滋病和梅毒,生日1963.3.9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北美地區(qū)的第一小組
阿撒托斯(Azathoth)附身者,真正的神不需要武器?
尹喵(Yin Meow),8歲?,女?,中國黃種人?,生日1997.6.13,準確計時13:07?
父親:尹胤(Yin Yin),34歲,中國某國際連鎖集團商務部總監(jiān),生日1971.12.31?
母親:錢乾(Chian Chian),37歲,尹胤所在國際連鎖集團董事長,生日1968.1.1?
家族:尹胤家養(yǎng)的一百多只貓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星際地區(qū)的第十三小組,實際為第十三小組的重點監(jiān)視收容對象
斯柯塔伊(Sk'tai)附身者,末日戰(zhàn)士斯柯塔伊駕駛員?
英迪拉·嬋德菈(Indira Chandra),15歲,女,印度白種人,生日1990.3.15?
父親英迪拉·馬威爾蘭(Indira Maaveeran),60歲,印度比哈爾邦農民?
母親英迪拉·阿珠娜(Indira Arjuna),30歲,馬威爾蘭的小妹妹,全職農婦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南亞地區(qū)的第九小組
伊德雅(Idh-Yaa)附身者,末日戰(zhàn)士伊德雅駕駛員
阿麗克西斯·塞拉諾·畢加索(Alexis Serrano Picasso),16歲,女,西班牙白種人,生日1989.9.9 ,日常稱呼“阿麗克西斯·塞拉諾”或“阿麗克西斯”
父親卡爾沃·塞拉諾(Karwore Serrano),36歲,塞拉諾家族集團總裁,生日1969.7.16?
母親黛兒蒙蒂安·畢加索·塞拉諾(Diamondian Picasso de Serrano),35歲,全職主婦,生日1970.10.31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歐洲地區(qū)的第三小組
克塔格亞(Cthaeghya)附身者,末日戰(zhàn)士克塔格亞駕駛員?
娜迦·福斯特(Naga Foster),15歲,女,澳大利亞白種人,生日1990.3.8?
父親威廉姆西斯·福斯特(Williamsis Foster),45歲,澳大利亞高端肉牛牧場主,生日1960.6.3?
母親凱瑟琳·福斯特(Catherine Foster),40歲,澳大利亞某肉制品企業(yè)家族千金,不負責家務,生日1965.7.19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澳洲地區(qū)的第十小組
提斯(T'ith)附身者,末日武裝提斯駕駛員?
史蒂芬·詹姆森(Steven Jameson),7歲,男,新西蘭白種人,生日1998.2.22?
父親馬科爾·詹姆森(Macor Jameson),35歲,新西蘭某醫(yī)院消化科醫(yī)生,生日1970.5.14 母親莉莎·威廉·詹姆森(Liza William Jameson),27歲,丈夫同科室醫(yī)生,生日1978.9.4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澳洲地區(qū)的第十小組
克希拉(Cthylla)附身者,末日武裝克希拉駕駛員?
寧風玉(Ning Fengyu),7歲,女,菲律賓華僑黃種人,生日1998.4.6?
父親寧忠義(Ning Zhongyi),37歲,菲律賓華僑廚師,生日1968.5.2?
母親王娟(Wang Juan),35歲,丈夫所在小餐館服務員,生日1970.9.3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東亞地區(qū)的第七小組
沙比斯卡(Shabbith-Ka)附身者,末日巨神沙比斯卡駕駛員?
劉華強(Liu Huaqiang),35歲,男,中國黃種人,生日1970.6.24?
父親劉東方(Liu Dongfang),75歲,耕田老農,生日1940.3.27?
母親李小芳(Li Xiaofang),78歲,耕田老農,生日1937.8.19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東亞地區(qū)的第七小組
東海龍帝(Tokai Ryotei)附身者,末日戰(zhàn)士東海龍帝駕駛員
敖煞天(Ao Shatian),女,25歲,中國黃種人,生日1980.11.11
敖載德(Ao Zaide),50歲,中國某電力工廠技術員,生日1955.3.6
?趙玲(Zhao Ling),48歲,中國某醫(yī)院護士長,相親結婚,生日1957.12.4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東亞地區(qū)的第七小組
伊歐德(Iod)附身者,末日戰(zhàn)士伊歐德駕駛員?
藤本小春(Fujimoto Koharu),女,13歲,日本黃種人,生日1992.10.10?
父親藤本勇次郎(Fujimoto Yujirō),45歲,建筑工人,最近兼職homo演員,生日1960.8.10?
母親諫山小紅(Isayama Kobeni),33歲,家庭主婦,生日1972.3.30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東亞地區(qū)的第七小組
卡格娜露(Kag'Naru)附身者,末日戰(zhàn)士卡格娜露駕駛員?
山岸美穗(Yamagata Mizuho),女,15歲,日本黃種人,生日1990.8.10?
父親山岸小次郎(Yamagata Kojiro),38歲,東京某株式會社銷售部社畜,生日1967.1.14?
母親高瀨尚子(Takase Shoko),33歲,東京小餐館服務員,生日1972.5.14
現(xiàn)役于附身者特異軍負責東亞地區(qū)的第七小組
神靈信息:PS,高階和低階神靈天生自帶“任意變形”和“精神污染”技能
克蘇魯(Cthulhu),低階神靈/高階個體,形似人+章魚+龍+鱗片
能力:雙抗戰(zhàn)坦
原理:自由轉化體內“廣義靜止物質”與“廣義運動物質”
賽伊格亞(Cy?egha),低階神靈/高階個體,形似全身遍布觸手的一只巨眼
能力:毀滅の眼
原理:從眼中發(fā)射混合“細胞特殊凋亡因子”,使沒有“細胞特殊干擾因子”防護的細胞生物裂解
尤瑪恩托(Yomagn'tho),高階神靈/宏觀個體,形似一個頂部有花瓣圖案的巨大火球
能力:燃燒宇宙——9外來神靈之一
原理:暫時不明,字面意義上的燃燒宇宙,以微觀宇宙或者宏觀宇宙作為火球的燃料
阿撒托斯(Azathoth),究極神靈/核心混沌,形似混沌肉團
能力:盲目癡愚(盲目吃魚)/全知全能——1主神之Nuclear Chaos
原理:暫時不明,他/她/它就是敘事層本身,米戈(Mi-Go)蟲族暫時無法順利解析
斯柯塔伊(Sk'tai),低階神靈/高階個體,(腦補)形似巨大七鰓鰻
能力:貌似沒有特殊能力
原理:血統(tǒng)純度太低
伊德雅(Idh-Yaa),低階神靈/高階個體,形似巨大白色多足蠕蟲
能力:(腦補)能量容器
原理:(腦補)自由轉化體內“狹義物質”和“能量”
克塔格亞(Cthaeghya),低階神靈/高階個體,形似雌性版克蘇魯
能力:強生殖力
原理:排“卵”速度極快,但是因此為后代數(shù)量損失了后代質量
提斯(T'ith),微觀神靈/低階個體,(腦補)形似較大有翼七鰓鰻
能力:任意變形+精神污染(對微觀神靈而言難得有技能)
克希拉(Cthylla),微觀神靈/低階個體,形似雌性幼崽版克蘇魯
能力:分娩父親
原理:被克蘇魯以某種#違禁#方式注入靈魂復蘇接口,從而死后在克希拉體內重組靈魂及肉身
沙比斯卡(Shabbith-Ka),高階神靈/宏觀個體,形似紫色電火花球
能力:觸碰分解——9外來神靈之一
原理:暫時不明,字面意義上的觸碰分解,發(fā)動時分解所有觸碰到的存在
東海龍帝(Tokai Ryotei),低階神靈/高階個體,形似巨大東方龍(在巨龍的基礎上再放大)
能力:太平洋神
原理:支配太平洋的海水和生物
伊歐德(Iod),低階神靈/高階個體,形似動物植物礦物混雜的身上長滿觸手的獨眼
能力:獵取靈魂
原理:捕獵個體用于伴隨微觀宇宙及宏觀宇宙等運動的特殊廣義物質“靈魂”
卡格娜露(Kag'Naru),低階神靈/高階個體,(腦補)和兄長一樣的巨大內臟眼球聚合體
能力:支配信息+吞噬有機
原理:控制自身發(fā)出的運動信息物質,同時可以將有機生命和自己融為一體(“吞噬”)
背景信息:
這是個基本沿用克蘇魯神話框架但是要更貼近比較現(xiàn)實的世界。有許多同人設定啊,可能會和克蘇魯文化圈里的許多公認設定甚至愛手藝洛老(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的原文設定有較大沖突。這種事情的話,各位讀者肯定是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覺得克蘇魯世界混亂無序,不應當做出一些規(guī)則框架,順便還把米戈(Mi-Go)的地位直接拔到頂級智慧文明,這樣的話顯得很遜,顯得那些怪神不夠難以名狀,不夠無法理解;那相反的,有的人就會覺得呢,克蘇魯文化圈里設定亂的離譜,而且不同的創(chuàng)作者之間也是經(jīng)?;煜恍└拍睿X補一些內容,大家體諒一下也沒毛病,畢竟當初德蕾絲“學姐”(August William Derleth)亂改洛老的設定,但人家也是互相尊重的好基友嘛,要不然A. W. D為什么在H. P. L離世后還破費出版他的書,要知道德雷斯當初是真的很難把洛老的書賣出去,年年倒貼,不知道為了洛老的作品付出了多少時間、精力還有真的金錢,這種情感不是守寡愛情就是知心摯友吔!
嗯,反正就是,有的人不同意亂改設定,有的人同意改設定,但不管怎么說,要是不改設定,最后多多少少這就變成玄幻爽文;把設定改的現(xiàn)實一點,也更適合這個故事的初心啊。
只希望到時候如果真的有很多人過來討論的話,大家不要為了各種小事就吵起來嘛。要是真有人把克蘇魯神話當信仰看,這我也沒有辦法,畢竟那也是他們的生活嘛。通過這個故事,以及關于故事的討論,我的最終目的也正是來傾聽觀點的碰撞,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世界當然是不一樣的,但我終究希望大家能心平氣和一點。太陽照常升起,人們還是要生活的啊。
話說回來,嗯。敘事層外存在,也就是作者把156名怪神(外神/舊神/古神+三洋六巨獸+原創(chuàng)新三神)和156名人類綁定。哎對,要不然這種世界上哪里來的奇幻色彩。
還有米戈(Mi-Go)蟲族,在這里是世界頂級智慧種族,而且被設定為蟲族。但這當然不意味著它們是簡單的昆蟲或者蠕蟲,只不過是更多像蟲型而已。
米戈蟲族在進行科學探索時發(fā)現(xiàn)那些世界級別的根源性概念頂級神靈突然失蹤,其中甚至包括敘事層的創(chuàng)世神阿撒托斯。后來由于13天后的洛杉磯大火開始關注人類并最終決定馴化人類。
米戈蟲族給人類提供高等科技,使得人類文明實現(xiàn)核爆式發(fā)展,但是也進行技術限制,使得人類科技水準被限制在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圈內。雖然原本人類在1999到2005這7年里連地球都出不去吧,但是終究還是有種被囚禁的感覺。
PS:猶格斯星Yoggoth(冥王星Pluto)航行技術早在1998年就提供給人類以便運輸附身者(避免米戈親自動手從而暴露)。但直到星歷7年2005年人類完全“征服”太陽系時也不能移居猶格斯星/冥王星及其附近星域,因為這里是軍事禁飛區(qū)、“充當太陽系門衛(wèi)的人類軍事基地”、實際上的米戈駐太陽系研究所。
附身者特異軍的十三個小組分別負責13個地區(qū),按從第一到第十三的順序來:
北美、南美、歐洲、北非、南非、中東、東亞、北亞、南亞、澳洲、南極、月球、星際
其中主要按估算出來的各地區(qū)附身者數(shù)量分配戰(zhàn)斗力。因此所在負責地區(qū)的“人口”和“混亂”成為了決定各小組可以分到戰(zhàn)斗力的主要指標。再加上米戈蟲族平日里對他們的放縱……
說實話,負責北美的第一小組其實干了不少缺德事。
PS:米戈蟲族是為了盡量保證附身者和附身神的同化程度,所以平時才不會干涉附身者戰(zhàn)斗員的,而那些冥王星上的普通地球安保士兵已經(jīng)全都變成“行尸走肉”一樣的傀儡了……
介紹一下目前的星際地區(qū),人類的“殖民地”。
太陽Sun,沒錯,就是太陽。星歷七年2005年,人類已經(jīng)完成對太陽的改造,可以移居太陽。
星歷三年,完成金星Venus和火星Mars的可定居改造。星歷四年,水星Mercury。
星歷五年,塞克拉諾修星Cykranosh/土星Saturnd和勒杰赫斯星L'gy'hx/天王星Uranus。
星歷六年,殖民雅克斯星Yaksh/海王星Neptune。
至于矮行星猶格斯星Yoggoth/冥王星Pluto,作為曾經(jīng)太陽系最邊緣的“行星”,現(xiàn)在反而因為自己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為了太陽系里少有的沒被人類大規(guī)模挖礦的地方。連金星、木星這樣的氣體行星都免不了被一群挖紅了眼的“淘金者”飛過去采集稀有氣體以及氫氣。
南極和月球更不用說。不過事實上,才剛剛幾年過去,其實并沒有多少人愿意去地球之外生存。許多人只是去外星開礦,或者是去給礦井當苦力,星際地區(qū)的人口其實還是非常稀少的。
為了介紹層級背景,這里我簡單粗暴地把整個敘事層給剖開哩,大家多少理解一下。
(行星(恒星(星云(星系(微宇(宏宇(世界(敘事層
敘事層)世界)宏宇)微宇)星系)星云)恒星)行星)
啊對,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具體來說的話,這里有個敘事層,它是作者創(chuàng)作世界的平臺,然后它用四個根源概念組成世界。現(xiàn)在,敘事層分成了兩部分,核心的“混沌王庭”和包圍核心的“世界”。
然后是一個算式:0*∞=1,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啊,我的理解很簡單:
不存在的東西X無限概念=存在的東西,因為如果仔細用四則運算研究這個算式會出現(xiàn)bug;而且大家學過高數(shù)就知道有些涉及∞或者0的微分或積分不能簡單地用四則運算來求結果。
而且呢,大家大概在日常生活中,從來沒有看見過無限數(shù)量的東西。比如要說1/3是無限循環(huán)小數(shù),但是我們不能完成它的真實存在,換句話說“不能寫完無限個3”。我的想法是,嗯,我們不能證明無限是否存在,就像不能證明神靈是否存在一樣;那歐拉(Leonhard Euler)能通過上帝公式的巧合相信上帝存在,我為什么不能通過0和∞的bug相信無限不存在呢?
呃,0*∞=1這個算式呢,是我用來描述“世界”和“宏觀宇宙”的一個工具?!?strong>世界”是敘事層最初分裂的一部分,理所應當和敘事層的量級相近,然后是世界和宏觀宇宙的關系?!?strong>世界”由無限個宏觀宇宙,或者說“宏宇”層層堆疊的無限復雜結構組成,嗯,就是無限套娃的無限套娃的…這種光想想都頭疼的一大堆廢話比喻。當然,我從知識區(qū)up主畢導THU那里了解過,有個烏克蘭數(shù)學家(長發(fā)及腰的女數(shù)學家,和許多人的禿頭形成鮮明對比)Maryna Viazovska推算出越是在高維空間中堆疊的球體,它們之間的空隙就越大。所以這里僅憑宏宇肯定是不能填滿整個世界的啦。我把宏宇之間的這個,呃,其實是連通的整體,稱作“空隙”。
然后呢,提到高維空間,我就要大膽地提出假設:我們人類其實就生活在“無限”高維空間里,只不過沒有感知三維以上存在的器官。這個假設并不是空穴來風啊,從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時空觀到愛德華·威滕(Edward Wtten)的M理論,我們看到科學家們其實一直都在試圖探索我們無法感知到的維度到底有幾維,對此,我大膽地猜測啊,根本沒有維度這種東西,所謂上升一個維度,不就是在坐標系里加一個軸嘛。同樣,無法證明。我們要是把時間能當成一個軸的話,別的量為什么不能當成一個軸?溫度、能量、速度、作用大小、指數(shù)、對數(shù)甚至虛數(shù)……,這些數(shù)量為什么不能組成維度意義上的數(shù)軸呢?當然啊,我標的“無限”也只是說這些數(shù)軸統(tǒng)計起來很麻煩,對人類來說幾乎就是“無限”哩。
至于讀者們是否能夠接受這粗暴的“無限”坐標系,先擱置不提,因為我現(xiàn)在要提出一個更加粗暴的概念:宇宙中量子數(shù)是有限的,平行宇宙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
呃,準確來說,是一個微觀宇宙中的量子數(shù)有限,和這個微宇對應的真平行微宇數(shù)量也有限。
這個粗暴概念建立在“無限不存在”的暴論的基礎之上。既然在我們能夠企及的領域里,無限是不存在的,那么自然可以粗暴地猜想,我們的微觀宇宙在最初還是個奇點的時候,它的體積應當有準確值,它的能量也不是無限大,爆炸之后的這個“宇宙”之中,存在的量子級微粒的數(shù)量當然也是有限的,同樣,計算起來很麻煩,對人來來說幾乎就是“無限”。
在我的觀念中,平行宇宙就是由于量子級微粒在某種數(shù)學陣列中“隨機”排出來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甚至我認為“時間流動”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種錯覺。在一個宏觀宇宙之中,應當是所有的微觀宇宙都按照那種數(shù)學陣列有規(guī)律地排列著,我們所謂的“時間流動”不過是自身從前一個狀態(tài)的微宇轉移到了后一個狀態(tài)的微宇。看似這里我就要走唯心主義路線,但是這樣理解的話就大錯特錯哩!我認為“自我意識”其實也是一種錯覺。這種錯覺很難用現(xiàn)有理論解釋,但是確確實實只不過是由于微宇的運動產(chǎn)生的錯覺。
假如,我們的宇宙是一只螞蟻,我們坐在它的背上,看到它向前走,就以為它向前走了;看到它向后走,就以為它向后走了;但是這其實是一種錯覺,我們的螞蟻宇宙沒有向前或向后走,而是前面和后面都有一個只有位置坐標改變的“我們和螞蟻宇宙”,但是以我們現(xiàn)在的科技還無法觀測到;我們以為的微宇的“運動”其實是它的靜止,而這種錯覺的產(chǎn)生卻是微宇運動的影響,因為這種影響沒有被觀測過,人類甚至認定它是靜止的自然而然存在的。
那么這個“無限”維度和“有限平行微宇”,在這個故事中又有什么用處呢?暫且不急著談。
先來看看它和宏宇之間的關系罷。呃,雖然我自己也覺得不太恰當,在故事的設定里,我是把微宇/微觀宇宙當作了宏宇/宏觀宇宙的量子級微粒了。那么,同樣的,有限的微宇相當于宏宇中有限的量子,一個宏宇的總量子數(shù)也便是固定的了。上文中提過的高維球體理論在這里又有著作用,將宏宇分割成了一群數(shù)量有限的真平行微宇和一個其實是連通的整體的“孔隙”。
類似地,把微宇之中量子之間的連通整體稱作“間隙”罷。
微宇,就是我們常說的“宇宙”或者“時空”了。我們現(xiàn)有的理論大概可以窺視靜止著的宇宙,或者說,單純的“宇”。
“天地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我們的先祖其實已經(jīng)對這個世界有了在當時社會過于超前的認知,已經(jīng)認識到“世界由平等的空間和時間組成”這種許多古文明從未想過的世界構成。反觀古希臘中的俄爾甫斯教,將時間之神Chronos視作萬物之源,認定混沌和空間其實是由時間構造的,過度重視時間的重要性;可是現(xiàn)在我們知道,當時所認為的“時間”和“空間”其實都只是廣義上空間的一小部分,它們兩個之間沒有真正的創(chuàng)世神,反而都只是小小的附庸罷了。
現(xiàn)在,身為中華文明的后裔,我當然是要用“宇”和“宙”來描述我們的微觀宇宙:它的靜止部分被我稱為“宇”,人類目前所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它的運動部分被我稱為“宙”,目前人類還無法理解的使我們產(chǎn)生“時間流動”這一錯覺的和其他平行微宇相互作用的部分。
設定上呢,宏觀宇宙還算是人類能夠多多少少理解的概念??梢灶惐任⒂^宇宙,有著數(shù)量更多但是依舊有限的真平行宏宇。但是世界就不是很好理解了,組成它的宏宇并非完全一致。這就要牽扯到“仿平行宇宙”。
對于微觀宇宙而言,它的真平行微宇是同一個宏觀宇宙中的其他微宇;仿平行微宇就是另一個宏觀宇宙中的其他微宇。
對于宏觀宇宙而言,它的真平行宏宇是同一個宏宇集合中的其他宏宇;仿平行宏宇就是另一個宏宇集合中的其他宏宇。
嗯,其實我已經(jīng)不想再從宏觀宇宙和(宏觀)世界中再細分出許許多多不同的層次了。這確實只不過是無限的俄羅斯套娃罷了。因為量子的排列組合出現(xiàn)平行的微觀宇宙,因為微宇的排列組合出現(xiàn)平行的宏觀宇宙,因為宏宇的排列組合出現(xiàn)平行的宏宇集合……這種對于世界層次的闡述其實已經(jīng)達到了人類目前無法完全理解的無限,我們大都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但是無法確切地用除了“∞”之外的意義來描述它。所以我不想描述下去了。同樣的,誰知道我們的量子是否由更低級的層次構成呢?這我已經(jīng)不愿意再考慮了。
假定仿平行宇宙存在的話,不同宏宇中的微宇的量子數(shù)又未必相同。。。
梳理一下,這個故事中的層次大概就是這樣罷:
【敘事層】=【核心】*1+【世界】*1
【世界】=【宏宇】*∞(0*∞=1)+【空隙】【不可數(shù)】
【宏宇】=【微宇】*m(m∈N*)+【孔隙】【不可數(shù)】
【微宇】=【量子級微?!?n(n∈N*)+【間隙】【不可數(shù)】
【核心】被【世界】包裹住,【世界】由∞個【宏宇】堆疊的∞復雜結構和【空隙】構成,同時【世界】在每一個【宏宇】中分配的【微宇】內部量子數(shù)未必相同。導致出現(xiàn)仿平行宇宙
【宏宇α】=【微宇x】*α(α∈N*)+【空隙α】,【微宇x】=【量子級微?!?x+【間隙x】
【宏宇β】=【微宇y】*β(β∈N*)+【空隙β】,【微宇y】=【量子級微?!?y+【間隙y】
【宏宇α-a】—真平行宏宇—【宏宇α-b】—仿平行宏宇—【宏宇β-b】/【宏宇β-a】
【宏宇β-a】—真平行微宇—【宏宇β-b】—仿平行宏宇—【宏宇α-b】/【宏宇α-a】
【微宇x-a】—真平行微宇—【微宇x-b】—仿平行微宇—【微宇y-b】/【微宇y-a】
【微宇y-a】—真平行微宇—【微宇y-b】—仿平行微宇—【微宇x-b】/【微宇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