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功
?
?
?
?
?
?
?
目 ??錄
?
前言………………………………………………………………( ?3 )
養(yǎng)浩然之氣 練金剛之體 ………………………………………( ?6 )
金剛功……………………………………………………………( 11 )
預備式……………………………………………………………( 13 )
第一部??雙手插頂利三焦………………………………………( 17 )
笫二部 ?手足前后固腎腰………………………………………( 21 )
第三部 ?調理脾膚需單舉………………………………………( 26 )
第四部 ?左肝右肺如射雕………………………………………( 30 )
第五部 ?回頭望足去心疾………………………………………( 37 )
第六部 ?五勞七傷向后瞧………………………………………( 41 )
笫七部 ?鳳凰展翅周身力………………………………………( 49 )
第八部 ?兩足頓頓飲嗜消………………………………………( 55 )
收功式……………………………………………………………( 56 )
注意事項答問……………………………………………………( 59 )
?
?
?
?
?
?
前?????言
中國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攝生、養(yǎng)生學術,素為世人視為瑰寶。生死之道,重“氣、體”二字?!皻狻鄙f物,“體”包萬物?!皻狻睘轶w之本,“體”為氣之寓。無“氣”不成體,無“體”氣不存。故講道不離體,離體不為道?!皻?、體”,即道德、即性命、即內外、即陰陽?!饵S帝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金剛長壽功》是我國道家祛病強身、健康長壽的一套秘不外傳的優(yōu)秀功法。它吸取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的氣功文化之精華。應用“天人合一”自然規(guī)律,結合“陰陽五行”中醫(yī)理論,由《金剛功(外八部)》和《長壽功(內八部)》兩部功法復合而成。《金剛功》為陽、為剛、為外、為顯、為離、為火、為乾、為體、為后天、為基礎;《長壽功》為陰、為柔、為內、為隱、為坎、為水、為坤、為神、為先天、為上乘。修練《金剛長壽功》實為內外結合、剛柔結合、乾坤結合、坎離結合、先天之氣與后天臟腑五谷水化精微之氣結合。長期習練可以達到“天人合一”虛空無為的境界和性命雙修、陰陽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金剛功》煉外功,煉形體,煉五臟六腑。運用雙臂變成一橫一直血線弧形,用剛性內勁之氣疏通全身的經脈。堅持習練調節(jié)、理順四肢,使身軀、骨骼、關節(jié)的連接舒暢;能調整身體中柱脊椎骨的某些變形與錯位,使其神經系統(tǒng)恢復正常;能協調五臟六腑運作,排除體內各種病氣,強身健體。
????《長壽功》練內功,練心神,練人的先天之氣。它著眼于松靜自然,存心凝神,采用許多柔和的曲線弧形動作,溝通天地先天之氣與人體臟腑元氣交融。長久習練,使進入“玄牝之門”,練精化氣,練氣化神,五氣歸元,最終達到練神還虛、復歸無極、無思無為、物我兩忘而“天人合一”的無極境地。此乃長生之道也。
????外氣動誘發(fā)內氣,內氣動則帶動外氣。先天氣賴后天氣培育充氧,后天氣得先天氣以活力資助。故《金剛長壽功》剛柔互輔,內外交融,陰陽相合,實為道家養(yǎng)生長壽之上乘功法。
本功法不分男女皆可習練。不論肥瘦病殘、不講東西南北、不拘室內野外習練。少壯煉之長智長力;老大練之長壽長生;健者練之增氣增力;病者練之,除疾除根;胖者練之正常減肥;瘦者練之體重增加;不出偏差,更無走火入魔?!督饎偣Α吠鈩?,強勁好動,象征陽氣方剛,宜在清晨陽光快出時,選擇一幽靜環(huán)境習練,讓全身金剛之陽氣與朝陽相映同輝;《長壽功》內柔,虛靜,宜在深更夜靜,晶瑩的月光下習練,意景相宜,功效倍增。
守株待兔,固不可??;葉公好龍,亦非所宜。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亡羊補牢,何如未雨綢繆。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求。欲健壯而長壽、長壽還健壯者,朝練“金剛”,夜練“長壽”,百天四月,自己可知,親友可見,長期堅持,倒啖甘蔗,漸人佳境!貧道講求實際,不愛多言。
????“道生之,德蓄之?!薄督饎傞L壽功》講德。若恬淡虛無,心神寧謐,豁達開朗,順應自然,人之元氣必定聚集,周流于身,長壽則不難矣!
????昔道祖邱處機秉王重陽全真教之精義,集眾家之所長,深受元太祖器重,賜號“神仙”,進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乃造就道教風靡鼎盛之勢。邱祖創(chuàng)立全真龍門派,人才輩出,代有高人沿襲相傳,其輩份字號歷經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園、明、至、理,累計二十二代。吾師祖席永貴,全真龍門派正宗第十八代,為湖北省武當山太子坡主持;師爺王圓吉,全真龍門派正宗第十九代,接任武當山太子坡主持;師父劉明蒼,全真龍門派正宗第二十代,出家于大天竺山鐵鐘坪大廟,后云跡陜西省華縣福城山(即少華山)碧云庵任當家。收弟徒十七人,香火余燼,今盡存吾一人矣!
????《金剛長壽功》為歷代單傳之功法,知者甚少。由于歷代皆是口傳。無文留下,社會上尚無此功法,即便道友中亦元流傳。吾十七歲于華山遇師劉明蒼而出家,承傳此功,六十八載習練不輟,獲益殊深。今雖年居八十有六,因得師之法,又承天施大恩,體格還算硬朗。
????為弘揚祖國道教文化,為炎黃子孫乃至全人類的文明昌盛、福壽康寧,遵循祖師“代代傳,不能斷”之遺訓,將此單傳口述之秘法,結合自身數十年修煉之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諸于世,以期望對眾生作微薄貢獻,使功德更大圓滿。愿歷代祖師頷首笑,助我修成大遭也。
中國道教全真派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 張至順(米晶子)
?
養(yǎng)浩然之氣,煉金剛之體
(張至順道長簡介)
???
張至順道長,道號米晶子,又號九曲回陽道人。河南省沈匠縣人。生于一九一二年。七歲時值清末民初,戰(zhàn)亂災荒交加。因家境貧困離家乞討。十二歲隨師學藝,十七歲在陜西省華山遇師劉明蒼道長而出家。在道觀,張至順從事雜役,終日勞苦,磨練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煉上獨辟蹊徑,被師授以真?zhèn)鳎瑸橹袊澜倘骈T正宗第二十一代傳人。
????張至順道長終生清修,苦己利人,順應自然,他心地虔誠,奉師如父母,恪守門訓不曾逾越。
????他離塵脫俗,研讀道經,專心修煉,把握陰陽造化之妙,立志攀登丹道之巔峰。
????他長途跋涉,忍饑挨餓,苦行募化,積累資財,整修一座又一座的道廟;
他恭謙好學,廣交良師益友,掌握到中醫(yī)、中藥、針炙、按摩的商超醫(yī)術,急人之急,為許許多多的疑難重病患者除疾救命。
????他心無掛礙,灑脫飄逸,云游四方,隨緣變化。 ?
????歷經風風雨雨,張至順志堅秘篤行,功具德備,在修煉上獲得了極深的造詣,曾被同輩道友羨稱為“水上漂”、“七九道人”、“八卦神仙”。
????張至順道長修煉六十八年驚人成就之一,就是他那金剛長壽之軀。他雖然八十六歲高齡,但耳聰目明,思維敏捷,肌肉結實,肢體靈巧,語音洪亮,步履嬌健,其體格之健壯為世所
罕見。生動地顯現了道教的“寸柄在握,我命在我不由天”的偉大思想和“長生久視之道”的修真妙締。
????張至順道長解放前隱世修煉,解放后曾任陜西省寶雞縣人民代表,全國重點宮觀陜西周至樓觀臺(道教祖庭)監(jiān)院、山東嶗山太清官南岳玄都觀知客及湖南張家界明元宮道長、湖南慈利五雷山道教協會會長、全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等職。
????張至順道長是當今世上的高道。從當年流浪乞討,清苦出家到今日修養(yǎng)有度,氣質非凡,他深深體會到祖國道教的偉大。有感于國家改革開放建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需要和氣功界魚龍混雜、典假難辨的現狀,為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本著道教“濟世度人”的宗旨和傳統(tǒng),他不同于那些匿跡遁世的修道者,于一九九三年毅然出山,將祖師的秘傳和自己畢生修煉所得獻之于世。先后在山東青島、湖南張家界、廣東(增城、湛江、肇慶)、上海、泰國等地傳授《金剛長壽功》和《丹道內功》。他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無比自豪,對炎黃子孫殷切厚望,給學員以強烈感染;而他的道家氣功真?zhèn)鳌包c點入骨,處處見血,更使學員為人寶山,日不暇接。《炁體源流之一(金剛長壽功)》就是他近幾年來在講授基礎上整理出來的。該功法在劉明蒼師傳時比較零散,尤其是《長壽功》后四部的功理部分闡述甚少,經張至順道長梳理充實,這一幾百年來單傳口授之秘法,成為系統(tǒng)文字,廣為世人受用?!稙朋w源流之二(內丹靜功)》,集中介紹他在古經中參悟并修煉的一套鮮為人知的內丹修煉方法,快捷、自然、高效,是歸根復命之法,對修煉大道者將存極大的參考價值。
?
?
?
中國道教炁體養(yǎng)生法研究小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
?
剛
?
功
?
?
?
?
?
?
?
?
?
金 剛?功
????《金剛功》歷史悠久。據師傳,早在唐代已有雛形。到宋代,許多宮觀已在推廣。經元、明至清代早期,已普及到民間,有的歷名為《八段錦》。隨著各門派、各人之修煉、心法與動作有所變化。我們現傳的金剛功,是按內部師承稱八部金剛功(又稱外八部),在心法、順序、招式動作上,與八段錦都有很大的不同。
????現抄錄比較如下:
????
?
?
?
?
?
?
?
?
?
?
金剛功功法的排列順序,深含妙理。首先從通“利三焦”、發(fā)動全身的氣機開始。然后,逐個臟腑鍛煉。以哪一臟腑為先呢?《黃帝內經》說:“腎為心之主,脾為腎之主,肝為脾之主,肺為肝之主,心為肺之主?!卑凑铡饵S帝內經》的原理,先固腎腰?!澳I為先天之本”,他是人的生命的根基。其順用于外,可以生人;其逆用于己,可以自生。根深葉茂,欲枝葉繁茂,必須先培根本。脾為后天之本,故“固腎腰”之后,接之以“調理脾膚”(膚指皮膚與肌肉之間的隔膜細胞組織)。繼而,是“左肝右肺”。然后,對最主要的“君主之官”的心臟,用“回頭望足去心疾”來調理。這個順序正是《黃帝內經》五臟所示的順序,有煉了一臟、鞏固一臟之功用。在此基礎上,還要對一些潛伏的“五勞七傷“身疾,以“神光向后瞧”來掃除它。這樣,就可以祛病健身,為使身體更加強壯,又通過“鳳凰展翅周身力”和兩足消頓頓飲嗜消”的功法鍛煉,使全身經絡血脈暢通,消除飲食阻滯與不良嗜好,預防各種疾病,從而,達到圓滿之功效。
?
?
?
?
?
?
?
?
?
?
?
?
?
預備式
這是萬丈高樓之奠基石,對整部練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預備式包括形態(tài)和意念兩個方面,缺一不可。
1.兩腳并攏,身體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置于身體兩側,目視前方。全身放松,心平氣和,排除雜念,心靜自然。(預-1圖)
????2.左腳向左拉開,與肩同寬。兩手五指并攏,稍用力(內勁),伸直。兩臂伸直,兩手向體側略轉,掌心向后稍斜。氣機開始發(fā)動。(預-2圖)
?
?
?
預-1圖
?
?
?
?
預-2圖
?
3.兩手由體側向上提至腰部掌仰平,指尖對肋。(預-3圖)
?
?
預-3圖
兩手繼續(xù)向前移至腹部,一手在臍上,一手在臍下,兩手勞宮穴(握拳時,中指尖指向處)處在一條直線,上下相對。氣歸中宮(心與腎中間處)。(預-4圖)
?
預-4圖
?
?
?
?
?
?
?
?
?
?
?
?
?
?
?
第一部 ???雙手插頂利三焦
功理: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從部位和有關臟腑來說,上焦是指胸隔(胃上端,針灸穴位指鳩尾穴)以上部位,包括頭、咽喉、上肢、心、肺等;中焦是指胸膈以下至臍以上部位,包括肝、膽、脾、胃等內臟;下焦是指臍以下,包括腹部、腰部、膝部、下肢、腎、大腸、小腸、膀胱等(病理生理的角度而言,有時下焦還包括肝、膽)。
????人的元氣發(fā)源于腎,借三焦的通道敷布全身,推動各臟腑組織的活動。上焦為霧,中焦如匯,下焦如瀆。三焦有宣通氣血津液,腐熟水谷、通調水道之功能。
????手少陽三焦經脈起于無名指端之“關沖穴”(無名指指甲外角一分處)交于足少陽膽經(絲竹空)后,與心包經相絡。手腕和手指手三陰、手三陽的發(fā)源處和歸宿。本部功法使全身用內勁,反掌從頭頂直插云霄,牽動了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任督二脈和奇經八脈,達到利三焦,就使頭、五臟六腑、四肢的陰陽表里作了一次整體調整,為后面幾部功打下基礎。
功法:
1.五指并攏,兩手向下伸盡。(外l-1圖)然后,直臂向身體兩側漸舉至肩平,掌心向下,稍停。(外l-2圖)默念“生”字,以助氣上升。
?
?
?
外l-1圖
?
?
外l-2圖
2.兩手五指并攏,以腕為軸,用內勁向上成立掌,掌心向外。(外1-3圖)。
?
?
?
外l-3圖
?
然后,曲肘,兩手仰掌,向頭頂百會穴(前后頭發(fā)中點聯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會點)處相靠,中指尖相接,置于百會穴上方約兩指寬外,稍停。(外1-4圖)默念“長”字,再助氣長。
?
外l-4圖
3.兩手背直掌相靠,指尖向天,兩臂用力,猛向天空插至直立;稍停。(外1-5圖)默念“化”字。
?
外l-5圖
?
4.雙手分開,兩臂分別向體側漸降至于肩平,掌心向下,稍停(外1-6圖)默念“收”字。
?
外1-6圖
?
5.以手腕為軸,兩臂向下構成垂掌掌心向內。(外1-7圖)
?
外1-7圖
?
然后,兩臂向下摟抱至腹部,兩手分開分別貼于臍部,稍停,(外1-8圖)默念“藏”字。
?
外1-8圖
?
?
?
?
?
第二部 ???手足前后固腎腰
功理:
腎為先天之水,也是五臟六腑之本。主水,藏精,主納氣,生命門之火(人身元陰、元陽之氣的所在),主骨生髓,同于腦。腎是主宰人體生殖、生長、發(fā)育及維護水液代謝平衡的重要臟器,是人體生命得以繼續(xù)呈現的能源動力,是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神體共融而長存的物質基礎。本部功法通過“手足前后”、彎腰、屈膝、按摩腎腰的習練以調理腎經、膀胱經,達到強腎壯腰之目的。
功法:
1.兩手合掌(空心掌)置于胸前。(外2-1圖)
?
外2-1圖
?
左腳向左前方邁出一步,腿直身正。兩手合掌向前沖出,直臂與肩同高,目視前方。(外2-2圖)
?
?
外2-2圖
?
2.兩手翻掌,背靠背緊貼。(外2-3,圖)
?
外2-3圖
兩手分開向兩側平展,掌心向后,兩臂成一字形,稍停。(外2-4圖)
?
外2-4圖
前腿屈膝成左前弓步,身體前傾(但不要彎腰勾頭),目視前方;同時,兩手直壁向后摟抱至尾椎部,合掌,稍停。(外2-5圖)
?
?
外2-5圖
?
合掌用力盡量往腰部上提。(外2-6圖)
?
?
外2-6圖
合掌分開,掌心向內,置于脊椎兩側徐徐下推至兩臂伸直。(外2-7圖)
?
外2-7圖
3.兩手由兩側分別斜向上提,掌心漸轉向前,至兩臂直平一字形與肩同高;同時,前腿也漸蹬直,稍停。(外2-8圖)
?
外2-8圖
兩手直臂向前摟抱,合掌,臂與肩平,稍停。(外2-9圖)
?
外2-9圖
兩手合掌收回胸前,左腿收回,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
稍停后,換右腿向右前方邁出一步,成右弓步,動作同前。
4.左右腿動作完成后合為一次。重復多次。
?
?
?
第三部 ?調理脾膚需單舉
功理:
脾胃為人體后天之本。脾主運化水谷,輸布精氣津液,有“脾乃氣血升化之源”之說。脾胃互相表里。胃是“水谷之?!?,主受納,主腐熟水谷,有消化飲食,攝取水谷精微營養(yǎng)全身的作用。
脾惡濕喜燥,胃惡燥喜濕;脾氣宜升,胃氣宜降。兩者相輔相成,彼此協調平衡。根據此原理,本功法采取兩臂上下舉按的動作,使陰降陽升,不斷調理脾胃氣之中和。又脾有大絡穴,在人體腋窩下六寸,走向皮里膚外。本功法的雙臂舉按開合,能疏通大絡穴,調理脾膚,消除風寒濕燥、血凝等疾病。
功法:
????1.左弓舉按
兩掌變拳(前四指盡量內屈,拇指頂前四指指甲),兩拳相對,掌心向上,置于臍上。(外3-1圖)
?
外3-1圖
左腳向左邁出一大步,雙拳移至水移至左腰外側。左拳變立掌,掌心向前;右掌變陰平常,掌心向下,掌背中部貼于左掌根。(外3-2圖)
?
外3-2圖
兩掌同時動作:左掌經耳旁用力向上直舉,變陽平掌,指尖向后;右掌從左腹外用力往下直按,指尖向左。同時,左腿屈膝成左弓步,頭身正直向前,稍停。(外3-3圖)
兩手小臂同時內旋,左掌變立掌,掌心向右,指尖向天;右掌變垂掌,掌心向左,指尖向地,握拳。(外3-4圖)
?
?
外3-3圖
?
?
外3-4圖
?
左拳下拉,右拳上提,相對于左乳下;同時,左腳蹬直,(外3-5圖)
?
?
外3-5圖
雙拳移至腹部。(外3-6圖)
?
外3-6圖
2.右弓舉按???
雙拳移至右腰外側……動作與前同,但方向相反。
3.完成上述左右手舉按動作,合為一次。重復多次。最后,左腳收回回原式。(外3-7圖)
?
外3-7圖
?
?
?
?
?
?
?
?
?
?
?
?
?
?
?
笫四部 ???左肝右肺如射雕
功理:
這里講的“左肝右肺”,是指二臟器在五行八卦中所處的卦位。即肝屬木,位于左邊震卦位。不是指肝肺在人體臟腑中所處的實際位置。
????肝主藏血,主魂,主謀略。膽為其表,肝主疏泄,主筋,開竅于目。肝藏血并對全身血量分布起調節(jié)作用。《黃帝內經·素問》說:“人身之精華,皆上注于空竅?!庇终f:“魂晝寓于目,寓目而視;夜寓于肝,舍肝而夢?!薄端貑枴の迮K生成論》說:“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p>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肅降,外合皮毛,通調水道。大腸為其表,肺是氣體交換場所,人體通過肺吸收自然界清風,呼出體內濁氣,不斷吐故納新。?
《內經》說:“肝為脾之主,肺為肝之主?!备尾匮⒎嗡練?。血隨氣行,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有“神為氣血之性”一說。氣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
????根據以上中醫(yī)理論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本部功法采取雙臂旋轉左右升降,以調理肝、肺氣的平衡和順;同時,通過“如射雕”的動作,兩目神光瞄準掌中的勞宮穴,意想箭從勞宮,穿射遠方之雕。意到氣到,氣到血到,血到力到,就能舒肝明目,展肺利表,促進全身氣血暢通。
??功法:
1.左弓射雕
左腳向左邁開一大步,雙拳變掌,掌心相對,兩臂平行向左伸直,與肩同高,(外4-1圖)?
?
外4-1圖
不停地向上(外4-2圖)、向右(外4-3圖)、向下(外4-4圖)旋轉兩圈,在腹前下方稍停,兩掌變拳相對上提到臍部。(外4-5圖)
?
外4-2圖
?
?
外4-3圖
?
?
外4-4圖
?
?
?
?
?
外4-5圖
右拳變立掌于胸前,掌心向左,(外4-6圖)
?
外4-6圖
繞右乳下半圈向右下經右膝弧形向右前上方推出,成側掌,掌心向外,與肩同高,如開弓狀;同時,左腿屈膝成左后弓步,上身重心落在腿上。(外4-7圖)
?
?
外4-7圖
然后,左拳上提到右腋,拳心向內,如拉弦般平拉至左腋(拳、肋、肩同高),稍停。(外4-8圖)全神貫注,目不轉睛看右手勞宮穴,意想箭從勞宮穿射遠方之雕。
?
?
外4-8圖
2.右弓射雕
?右掌旋轉成直掌,掌心向前(外4-9圖)
?
外4-9圖
變拳,拉至右肋;同時,左拳推向右肋,兩拳相對,拳心向內。(外4-10 圖)
?
外4-10 圖
雙拳變掌,掌心相對,向右伸直,繼續(xù)向上、向左、向下連劃兩
?
周至小腹前向下,握拳。上提至臍部,動作同前,單方向相反。
3.左右射雕合為一次,多次重復,不計遍數;順其自然。
最后,雙手劃一圈,收拳,左腳收回原處。此后,全身之氣自然歸元于臍。(外4-11圖)
?
?
外4-11圖
?
?
?
?
?
?
?
?
?
?
?
?
?
?
第五部 ???回頭望足去心疾
??功理:
????《管子·心術上》說:“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毙闹魃衩?,主血脈,其表為小腸。“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薄靶恼撸迮K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含也……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笨梢娦脑谌梭w中的極端重要地位。
????心有疾患,也最難治。所以,在三焦和四臟得到鍛煉之后,才能鍛煉這個最重要又最難治之“君主”。
????心、氣、神互為一體。心疾大凡來自思欲太過,此謂“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彼裕钚募驳墓Ψ?,是用神光“回頭望足”。神光兼有精神和能量兩種狀態(tài)的性質。今使兩目回頭反觀,就可以置心一處,去掉雜念,達到心靜神寧;而且,當兩目反觀,用意回攝,掃視后身與足腎穴,使腎水上升乾鼎,心腎相交,滋養(yǎng)身心,調節(jié)心身陰陽平衡,心疾隨之逐漸消失。
功法:
1.左轉頭,回望足
左腳向左邁出一大步,雙拳提至左肋部,(外5-1圖),左拳變仰掌,向上提至左腋,(外5-2圖)指尖漸向下,向左后右腳跟方向插去;在左掌后插的同時,右拳變平掌,掌心向上,上提至左乳,翻掌,掌心向下,下推,沿左腳向左前上方作半圓形推舉(比頭高一些);也是同時身體向左轉,向前傾,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兩手成一斜直線;同時轉頭向后,眼光從左肩微視右腳跟。(外5-3,4圖)
?
外5-1圖
?
外5-2圖
?
外5-3圖
?
外5-4圖
????兩手小臂旋轉(外5-5圖),握拳,收回至左腰,兩拳相對,拳心向上;同時,左腿蹬直。(外5-6圖)雙拳移至腹前,身體轉回原位。(外5-7圖)
?
?
?
外5-5圖?
?
?
外5-6圖
?
?
外5-7圖
2.右轉頭,回望足。
右邊動作與左邊相同,唯方向相反。
3.左右回望合為一次,重復多次。最后,收回左腿,雙手握拳,置于腹部。(外5-8圖)
?
外5-8圖
?
?
?
?
?
?
?
?
?
?
?
?
?
?
?
第六部 ?五勞七傷向后瞧
功理: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免有“五勞”、“七傷”發(fā)生。勞、指過度疲勞。不管是視、臥、坐、立、行;或心、志、思、憂、疲;或肝、心、脾、肺、腎各樣過勞。都稱為“五勞”。“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跋矀模瓊?,悲憂傷肺,思傷脾,驚恐傷腎,是為“七傷“。
通過前面幾部功法部功法,三焦、五臟、手足、頭身都已鍛煉,功能增強了,恐防還有一些“五勞”、“七傷”潛疾,就用“向后瞧”的方法,以神光把它一一掃除。
?????呂祖的《太乙金華宗旨》第三章說:“人之精華,上注于目?!薄把壑?,心亦正至焉;心之所至,氣亦至焉。”眼光所到之處,心意也就跟著到了;心意所到之處,氣也就跟著到了?!扒覓邼M天云”,五勞七傷就如滿天云霧。被神光所產生的一股暖氣,漸漸地驅散了;同時,當頭部左右轉動,慢慢、輕松地轉向后瞧時就會無意地使頸椎、胸椎、腰椎氣底椎等部位得到運動,原來有些變形、錯位的得到復原,沿脊椎的各臟腑相對應的穴位,也在進行光、氣梳理,起到治理疾病的效果。
功法:
????1.夾臂定神
雙拳變掌,掌心向內,五指伸開,中指相對,左右手同時向左右橫向拉開至勞宮穴在身軀邊為止,稍停。(外6-1圖)
?
外6-1圖
然后,左右手同時向臍部合攏,雙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與拇指、小指與小指尖相按。(外6-2圖)
?
外6-2圖
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線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線上三分之一處)稍停。(外6-3圖)
?
外6-3圖
?
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線直下按至臂直,兩壁緊貼身體,稍停。(外6-4.5圖)
?
外6-4圖
2.神光內照
全身放松,眼簾微垂,注視鼻尖,意想兩目為日月,為探照燈,向身體微微內照。(外6-5圖)。接著,頭向左慢慢轉動,內視,至左肩,稍停,繼續(xù)向后轉,目光隨頭轉動,慢慢地巡視,內視左半身和脊椎。(外6-6圖)
?
?
外6-5圖
?
?
外6-6圖
頭慢慢回轉至胸前,內視(外6-7圖)投在慢慢向右轉動,內視,至肩部,稍停。再繼續(xù)后轉,內視右半身和脊椎骨。(外6-8圖)
內視身驅及體內五臟六腑時,對有病的部位,要多看些時。
?
外6-7圖
?
外6-8圖
3.五氣歸元
左右后瞧合為一次,反復多次。結束時,頭部轉回到胸前中線,稍停后,慢慢睜開兩眼,翻掌,掌心向上,提至臍部,轉掌使掌心向內,氣歸下丹田。(外6-9圖)
兩手分開,握拳,掌心向上,相對于臍部。(外6-10圖)
?
外6-9圖
?
?
外6-10圖
?
?
?
?
?
?
第七部 ?鳳凰展翅周身力
功理:
以雙臂旋轉和以腰的彎曲帶動人體,在向左、向右彎曲的過程中,使四肢和全身骨骼、經絡、肌肉作有節(jié)奏的張弛運動。促使全身氣血暢通和四肢舒展,大大增進肌體的活力。
功法:
????1.向右展翅
左腳向右邁開一大步,雙拳變掌,掌心相對,兩臂平行向左伸直,與肩同高,(外7-1圖)
?
外7-1圖
不停地向上、(外7-2圖)向右、(外7-3圖)向下,(外7-4圖)劃圈。用同樣的方法再劃兩圈。
?
外7-2圖
?
?
外7-3圖
?
?
?
?
?
外7-4圖
?
當劃第三圈,雙手到頭頂時,往右后左方向劈去;(外7-5圖)
?
?
外7-5圖
?
身體身右,以腰帶動左手,彎腰,手指點右腳尖。同(外7-6圖)
?
?
外7-6圖
?
直腰,左手舉回頭上,(外7-7圖)再彎腰,以左手指點右腳尖。(外7-6圖)如此上下連點三次。
?
外7-7圖
2.向左展翅
????兩手同時上提至右側,掌心相對,繼續(xù)向上,、向左、向下劃圈,彎腰,手指點腳尖,方法同前,惟方向相反。(圖片略)
????3.握拳歸位
左右展翅合為一次,重復多次。結束本部功時,兩手向左、向上、向右下旋轉一圈至小腹,兩掌變拳,拳心向上,相對置于臍部,收回左腳。(外7-8圖)
?
外7-8圖
?
?
?
?
?
?
?
?
?
?
?
?
?
第八部 ???兩足頓頓飲嗜消
功理:
這里的“飲”指吃喝所引起的疾病?!笆取敝敢恍┎徽5膼酆煤吐?,如煙癮、酒癮等。??
全身自然松立,兩腳緊靠,兩臂下垂緊靠身,手三陰、手三陽已繃直,全身用內勁繃緊,將兩腳后跟繃直提起,(即足三陰、足三陽經絡繃緊)將身體舉起又放下,作有節(jié)奏的上下起落運動,使全身上下的經絡、骨骼、關節(jié)進行張弛調整,作到松筋疏骨,對消除飲食阻滯及不良嗜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功法:
1.與第六部功,《五勞七傷向后瞧》l.“夾臂定神”的動作相同。
2.兩腳并攏,兩腳跟慢慢抬起,(外8-l,2圖)然后,輕輕下振,共五次。頭兩次提起較高,速度較慢,相隔較久;后三次提起較低,速度較快,相隔較短。其旋律是“1-2-3,4,5”。
提振五次為一節(jié)(原文:部),至少做五節(jié)。最后,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翻掌,掌心向上,提上至臍部。
?
?
外8-l圖
?
?
外8-2圖
?
?
?
?
?
收功式
有起勢必有收式,不收功則散開元氣不能歸聚,所以,一定要收功。
方法是:
1.兩手分開,指尖向上,指背相靠,置于臍上。(外收-1圖)
?
?
外收一1圖
2.兩手上提至指尖到“天突穴”(胸骨上窩正中),稍停,(外收-2圖)舌頂上腭,隨掌上提時,意想氣從“氣?!?臍下一寸半處)沿胸而上,經舌上“印堂”(兩眉頭聯線中點)到“百會”,過后腦,下至“玉枕”。(枕骨粗隆上緣凹陷處)這樣可以開發(fā)智慧。
?
?
?
外收一2圖
?
3.兩手分開向左右變垂掌(掌心向內)置于乳房外側。(外收-3圖)同時,意想氣從玉枕沿頸椎向左、右肩分流,兩手繼續(xù)向下沿兩肋至大腿兩側。(外收一4圖) 隨手下落時,意想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氣如淋浴一般,直至涌泉穴。(腳底正中凹陷處)當腳有氣感時,手指和全身都自然放松,再安靜、自然站立片刻,即為收功完畢。
?
?
外收一3圖
?
?
?
外收一4圖
?
?
?
?
?
?
?
?
?
?
?
?
?
注意事項答問
1.《金剛長壽功》這個功名有“金剛“二字,應怎樣理解?
答:它指的是練功后,病已去除,身體健康像金剛一樣。
2.《金剛長壽功》在習練時,是否要怒眉突眼,全身繃緊?
????答:不要。恰恰相反,練功前要全身放松,排除雜念,安靜自然。
????3.練功前的思想準備是什么?
????答:打起精神。認真投入,排除雜念,心志專一,意守本體。這樣才能夠神不外馳,氣不外跑。決不可精神疲憊,馬虎敷衍。
????4.會出偏差或走火入魔嗎?
????答:按照《金剛長壽功》的練功要求及動作要領去做,決不會出現偏差,走火入魔。從各地習練的情況來看,也從未發(fā)生過上述情況。
????5.有無禁忌?
????答:有。飯后一小時內不能練,飯前飯后不能做劇烈運動,這是普通的衛(wèi)生常識。另外,下雨、大風、大霧、打雷或天氣惡劣時不宜在室外練功。????。
6.《金剛長壽功》中,有幾部的動作是左右對稱的,是否練一邊也可以?
答:不可。一定要練完對稱動作。
7.《金剛長壽功》能否與其他功法同練?
答:《金剛長壽功》不排斥其他功法,但如收到良好的效果或出現問題,怎么分辨,如何處理?如果一定要與別的功法一起練,可以將兩種功法習練的時間適當的隔開,以避免不良的問題發(fā)生。
????8.練功后出現嘔吐雜質或吐血塊、尿血、便血、泄瀉、汗出如膠等現象正常嗎? ??
????答:練功后出現上述現象時,如果精神正?;蚋佑芯?,精力充沛,則屬正?,F象,并且是好現象,那時在排病毒,挖毒根。但如果出現上述現象時,精神萎靡不振或是疲憊乏
力,則屬不正常。應停止練功,檢查自己練功是否符合動作要求或近日飲食起居是否失節(jié)。
????習練金剛功多見下面幾種現象。一是嗜睡,這是因為精氣神不夠,練功后人體自我調節(jié)出現的正常現象,持續(xù)時間不長,一般是一至二周時間,因體質差異和練功勤快與否有差
別。二是拉肚子,不同于生病拉肚子,排泄物粘粘糊糊帶黑色:或暗灰色,雖然拉肚子,但精神很好,持續(xù)時間也不長。三是病隋加重,感到病灶部位疼痛加劇,這是治病除根的關鍵時候,要繼續(xù)練功攻克它二不要怕,經過一段時間后,病情會減輕而至痊愈。
????9.《金剛功》是不是跟體操差不多?
????答:不一樣。金剛功與體操相比,有以下幾點不同:
????(1)它不像體操那樣快、計數、按節(jié)拍。而是按“道法自然”,不計數,想練多少遍就練多少遍,想練多久就練多久,動作速度較慢,也不按節(jié)拍。
????(2)從力度上講,金剛功講究內力、暗力。也就是說,整個用力過程要有連綿不斷的平等力和持續(xù)性,而不是外力、強力。???
(3)《金剛功》始終要求松靜自然,意念專一,精神內守,特別是金剛功的“起勢”和笫六部“五勞七傷向后瞧”的神光照射及“收功式”更是體操所不能及的。
10.《金剛功》剛勁有力,《長壽功》的動作很多,是不是對老弱病殘不大合適?
????答:不是這樣。老弱病殘都可以練,但要根據各人的年齡,病況及身體強弱而論,具體情況具體對持:
(1)初學時,動作不要求規(guī)范標準,一般的照動作做,不出大體就行。隨著體力的增強而論和練功動作的熟練,逐步地達到標準化,規(guī)范化。
(2)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和興趣,選練其中的一部,幾部,或選擇動作容易的的先練,但每次一定要做預備式,練完后一定要收功。能練全套功更好
????(3)病情嚴重或有殘疾不能站立的,可以坐著練,躺著練。不能動手,可以動腳,不能動腳,可以動手。既不能動手又不能動腳的,可以看別人練,自己在旁邊用心去想,去體會?;蛑鴨尉殹督饎偣Α返牡诹俊段鍎谄邆蚝笄啤罚瑔尉殹堕L壽功》的第一部《竊吃昆侖長生酒》,單練《長壽功》第二部《升降日月任督走》或者第八部《魚沉海底壽命長》都可以。 ??
????11.《金剛功》、《長壽功》習練的時間如何安排?
????答:《金剛功》宜在早上太陽快出、未出時面向東方習練;《長壽功》宜在晚上夜靜時面向月亮練。其理由在《金剛長壽功》)的功理部分已經講過了,但如受工作生活的限制,也不強求。一般講,這兩套功法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哪個方位都可以練。可以早上練長壽功,晚上練金剛功,也可以一套功前后倒置過來練。但要注意每套功都要從預備式起,練完后要收功。
????12.《金剛長壽功》推廣之后效果如何???
????答:據我們收集到一些情況看,習練金剛功的學員很快的飯量增加,體格增強,走路輕快,工作學習精力充沛,許多疾病逐漸的消失。如頭痛、失眠、健忘、過度肥胖、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硬化、膽結石尿結石、肝炎、肺炎、哮喘、脾胃病、肩周炎、脊椎病、各種眼疾以及腫瘤,某些癌癥等。青島一癌癥患者,練《金剛功》,累了就歇,歇了又練。一天練到晚,不到一個月,胃癌竟然消失了。肇慶一名二十七歲的女青年,從小就是病態(tài),臉暗黑色,一雙手像烏鴉爪子,別人都拍挨近她。練了《金剛長壽功》,臉色轉白,有血色,手由黑紫色變老紅,先天性的疾病開始出現轉機。不久前,臺灣有人慕名前來,學練《金剛長壽功》,很快的把他的糖尿病治好了。類似病例很多,不一一列舉,總之,《金剛功》對祛病健體的效果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