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體驗版的早期階段”,Eagle Dynamics匆忙加入Viper陣營

近年來Eagle Dynamics越來越傾向于使用預售模式。和傳統(tǒng)的先完成軟件后出售模式不同,這家俄羅斯公司試圖讓剛剛開始開發(fā)的軟件進行售賣。這種模式被稱為:“Early Access”。
早期體驗版并非特例,在一些資金匱乏的個人或小團體項目上,這一模式已經運行多年。但對于有一定實力的團體而言,完成軟件后經過必要的測試再售賣才是常態(tài)。玩家若選擇這種模式,風險和浪費大量精力是難以避免的。在傳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模式中,軟件必須被完成并測試后才可以發(fā)布,為了執(zhí)行測試,開發(fā)者需要花費金錢酬勞測試團隊。而Early Access模式中,測試者不僅不會得到酬勞,反而需要支付大部分款項,才可以加入搶鮮體驗。整個體驗過程的實質是玩家作為免費勞動力(還倒賠帳了)在開發(fā)不斷產生的bug和無法確定終點的馬拉松測試中的煎熬。
這一情況在早先的DCS Hornet模組中已經出現(xiàn),至今該項目玩家仍然抱怨缺乏最核心的功能,例如雷達AA模式中的TWS模式,以及雷達的整個AG模式。然而在這種情況下,Eagle Dynamics沒有選擇集中精力完成之前的模組,反而為了讓基礎更為薄弱的F-16C盡快達到Early Access狀態(tài)以便收割玩家資金,撤出Hornet的團隊投入F-16C的開發(fā),令之前購買了F/A-18C的玩家心寒不已。Eagle Dynamics非常公關性地表示投入F-16C有利于兩個項目的整體進度加速,但是他們仍然無法給出確切的完成時間。整個項目陷入了釣魚策略般的詭異,為了上一條魚能釣上來,你得再投一次餌料,期待能盡早釣上兩條捆綁在一起的魚。然而事實是Eagle Dynamics的AG雷達項目已經拖延了數(shù)年,Eagle Dynamics內部人士稱,該項目因為失去了開發(fā)人而受到挫折。這更增加了社區(qū)的疑問,如果一名項目開發(fā)人的損失即可導致項目數(shù)年延誤,該團隊的魯棒性顯然幾乎為零。如果該公司無法改進團隊建設(例如提供A/B角),則沒有任何因素可以保證項目不會再次受到類似的挫折。在這點上預售模式應該設立明確的退款條件:如果軟件逾期仍無法完成 ,Early Access的玩家應該獲得退款的權力。
盡管如此,在得到了極大補充的Viper團隊的全力運作下,F(xiàn)-16C項目達到了Early Access的出貨標準嗎?答案令人驚訝:依然沒有,這個發(fā)布甚至更加簡陋,通過復用F/A-18C的資源,Viper獲得了不倫不類的某些功能(提示音甚至都是F/A-18C的,前提是你已經購買了Hornet,否則你將聽不到聲音),絕大部分系統(tǒng)頁面均為空白待開發(fā)狀態(tài)。更有甚者,這架飛機連外部燈光都沒有完成,也沒有完成損傷模型的設定,等等等等....
近年來,無法按時完成自己預設的進度,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于Eagle Dynamics,甚至于連一段預告片都要延誤,這相當明顯地表明了團隊的合作和抗風險能力處于很低的水平。同樣是早期發(fā)布,官方的模組完成度掉到了第三方開發(fā)組的后面。隨著發(fā)布時間迫近,在最后關頭Eagle Dynamics表示F-16C僅處于Early Access的早期階段(early stage)。他們發(fā)明了一個新詞:ESEA,也跌破軟件工程歷史的下限。但在這種情況下,Eagle Dynamics卻依舊希望玩家買單:進度延誤了,收錢卻沒有??瓷先榱双@得這筆資金,這家公司已經把信譽放在次等位置。
今年早些時候,Eagle Dynamics的員工Tishchenko因涉嫌走私美國戰(zhàn)斗機軍用手冊在格魯吉亞被抓捕(他辯解稱是為了制作更好的飛行模擬游戲而非間諜行為)。這次丑聞的曝光為該項目蒙上陰影。隨著美國國土安全部和空軍部門盯上Eagle Dynamics,該公司隨后調整了預期發(fā)布的功能,并保證只以公開非機密性材料進行項目制作。但也間接暗示了其之前采用非常規(guī)手段的可能性。這引發(fā)了一定程度的對于戰(zhàn)斗機資料保密性的爭議。目前有一家第三方制作組正在Eagle Dynamics平臺上以未知數(shù)據來源(有消息稱為巴基斯坦)制作中國自主研發(fā)的JF-17戰(zhàn)斗機,并且保證高仿真度。該數(shù)據來源是否合法,出口型戰(zhàn)斗機是否不會引發(fā)泄密風險,目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