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煮茶”能帶讓茶館經(jīng)濟復蘇嗎?
茶飲市場近幾年開始進入了“白熱化”的競爭階段,一線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等下調(diào)單品價格,并且開始加盟制,為的就是和蜜雪冰城等品牌搶占下沉市場的用戶。但是下沉市場的先入者已經(jīng)占據(jù)了大部分的“江山”,眾多后來者可謂困難重重。

就在奶茶市場打的火熱的同時,也有一些品牌開啟了“咖啡”賽道這一副線。由此看來,這些品牌在鮮制飲品的角逐上都針鋒相對。
可就在這樣的形式下,一種新興的“圍爐煮茶”正式向茶飲賽道宣戰(zhàn)。在網(wǎng)絡平臺上,圍爐煮茶的描述是這樣的:在秋冬的午后,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架起炭爐,擺上茶壺,投入精心挑選的茶葉,旁邊還熱著花生、栗子和紅薯等小食。

與鮮制茶不同,圍爐煮茶都是消費者自己煮茶,而且相當于一種“中式下午茶”,沒有鮮制茶的快捷和便攜。
圍爐煮茶其實就像飛盤和露營一樣,雖然是不同的“玩法”,但是也都有著共同點。這一波又一波的新式消費出現(xiàn),不知是市場的陷阱還是消費者的自娛自樂。

1. “圍爐煮茶”打開新市場
其實圍爐煮茶也并不是現(xiàn)代人的首創(chuàng),而是起源于魏晉時期的煮茶文化。
在魏晉時期,煮茶這一飲茶方式風靡一時,發(fā)展到唐宋時期已經(jīng)到了鼎盛的階段,蘇東坡“紅焙淺甌新活火,龍團小碾斗睛窗”,說的就是煮茶之事。
但是到了明朝,開始倡導撮泡法喝茶,漸漸地煮茶的習俗就減少了,只有一小部分貴族和文人墨客還保留著這一飲茶方式。而且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傈僳族、白族、納西族、佤族等,都有烤茶煮茶的習俗遺傳下來。

不過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煮茶烤茶已經(jīng)生活化了許多,往往就是挖一個火塘生出不熄滅的火,然后在上面烤茶煮茶、烤玉米和豆腐等。不僅可以烤火除濕,還能邊飲茶邊吃東西,在冬日里非常流行。
而近期爆火的“圍爐煮茶”就是在這樣的歷史傳統(tǒng)中發(fā)展而來的。不過現(xiàn)在的圍爐煮茶更講究一種“氛圍感”。
“圍爐煮茶”的主角雖然是茶葉,但是眾多的配角似乎讓茶葉失去了光芒。在網(wǎng)友分享的圍爐煮茶帖子中,火爐是必備的,而且生的火都是無煙的炭火,煮茶用的茶爐也是陶制的,火爐四周用各式各樣的小匣子裝著花生、栗子等小食,喝茶的杯子也更是小巧精致。

而最重要的氛圍感還是來自圍爐煮茶的場所,在一些一線城市的同城服務上,可以看到眾多的茶館都推出了圍爐煮茶的消費套餐,這些套餐平均的消費都在每月200次左右。由此看來,圍爐煮茶作為一種新興的飲茶方式,可以算得上是火爆了。
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抖音上,話題“圍爐煮茶”,已經(jīng)擁有超過9億次播放;快手上,“圍爐煮茶”話題,擁有近2000個相關作品,累計播放近1500萬次。小紅書上,“圍爐煮茶”成了官方推薦話題,分享圍爐煮茶好去處或經(jīng)驗,可以獲得官方流量支持,目前這一話題已擁有1200萬瀏覽。

圍爐煮茶隨著冬日的來臨也愈漸火爆。
2. 為何“圍爐煮茶”火爆“女性圈”?
圍爐煮茶的火爆也吸引了眾多用戶的體驗,而且在消費者的屬性看來,圍爐煮茶的用戶大多都是女性。
往常的飲茶大戶大多都是中年男性,在茶臺前看似專業(yè)地擺弄著那些茶具,從洗茶到展茗一步不落,到最后泡出一壺顏色透亮的茶湯。男士飲茶更喜歡的是泡茶,而煮茶這一更愜意的飲茶方式備受女性的青睞。
為何“圍爐煮茶”會火爆“女性圈”呢?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圍爐煮茶很“出片”。在網(wǎng)友分享的圍爐煮茶帖子中,很難找出一張不好看的照片。在這項消費中,無論是食物的顏色,還是圍爐排列的構圖,都沒有拍攝死角,所以跟其他的茶飲比起來,這種更具有“氛圍感”的煮茶方式更能出片,可以滿足女性消費者的拍照需求。
再就是如今古典文化的盛行,國潮的流行讓這些消費者給圍爐煮茶注入了新的特色。圍爐煮茶的茶壺和裝食物的小匣子都有著鮮明的古典特色,而飲茶的人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帶入到了這種古代的氛圍中。

如果細心觀察還可以發(fā)現(xiàn)圍爐煮茶和飛盤運動、戶外露營等有著一樣的“社交屬性”。而社交是女性消費者在產(chǎn)生消費行為時最先考慮的因素。大家在煮茶時,圍坐在一起,一群人聊著天,度過閑暇愜意的午后,相信這是很多女性消費者追捧的生活方式。
圍爐煮茶有著眾多女性消費者喜歡的特色,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火爆全網(wǎng)。
3. 沒能帶動“茶館”的生意
圍爐煮茶雖然形式大于內(nèi)容,但是客單價卻不便宜。
在團購軟件上看,一人圍爐煮茶的價格大都需要18.8-65元, 2- 3人套餐價格則需要128-288元 ,要是再多約上幾位好友則要花費300-850元,團建包場的價格更是高達1000-5000元。

而且因為圍爐煮茶的消費時間較長、翻臺率低等特點,商家也推出了團券的標準。如果使用兩人餐的話,就限制兩人用餐。如果 超過限制人數(shù)的話,每人要額外收費100-200元不等,而如果超過了用餐限定時間的話,也要收取額外的費用。
在這樣高額的消費下,很多食客一般在圍爐煮茶一次之后,就不會再去第二次了。
這其實和煮茶的茶種類也有關,茶館根據(jù)煮茶的飲茶方式,基本給出的套餐都是白茶和黑茶,沒有平時大家喜聞樂見的綠茶也烏龍,更沒有芝士奶蓋和芋圓等小料。而白茶和黑茶的口味,是很難符合大眾用戶的口味的。

在目前看來,再火爆的飲茶方式也不能促進小茶館的生意。如果小茶館想要獲得這一波煮茶紅利的話,還是要改善價格環(huán)境和服務。而要想持續(xù)推進茶經(jīng)濟的話,還是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小茶館要想突破茶葉的限制,就要從用戶和服務入手。
結語
圍爐煮茶的再次“翻紅”讓這些茶館嗅到了新的商業(yè)模式,也已經(jīng)有一些商家在自主更新了。比如在煮茶時,提供米酒和其他餐品,讓產(chǎn)品品類更加豐富。
不過,圍爐煮茶是曇花一現(xiàn)還是能長久火下去,現(xiàn)在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