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讀經典易經不是你一個人在學
2023-10-11 11:39 作者:bili_1469121520 | 我要投稿

具體內容放在我的首頁動態(tài)介紹了

有物必有象,象也是易經的源頭,伏羲正在觀察自然萬物后,用符號象征的事物及其時間、方位關系,這才有了易經的根基—八卦,后來周文王將八卦重疊演繹成六十四卦,既象征事物的外形,又象征事物間的聯系,在相互交融、相互演變中,體現了易經陰陽對立,辯證發(fā)展的核心思想!
而中國人素來喜歡看象,這個“象”實際上包含了三種含義:一是自然界萬物的具體形象,易經里體現為八卦的符號;二是事物之間狀態(tài)的具體形象,易經里體現為六十四卦的卦象;三是具體事物的變化發(fā)展的形象,易經里體現為六十四卦卦辭和爻辭的意象、法象等,綜合構成了宇宙的理論模式。
這一功能最大的應用,是古代先賢天文、地理體系的形成,古人觀天之象,測算出星移斗轉的周期,確定紀理歷法和四季變化額節(jié)氣;觀地之象,標志出空間位置額坐標系統(tǒng),指導城市建設、人群匯集。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中國人對人面相的癡迷,古人常說“相由心生”,這個相當然也是物象的一種,不但具體存在,而且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和易經的理論高度契合,甚至催生了“面相學”的諸多思想,指導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傳統(tǒng)中醫(yī)“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也是源于象的功能,通過觀察人的表象、五官、神態(tài),進而判斷人的身體狀況,確定治療方案,可以說,沒有易經就很難產生博大精神的中醫(yī)理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