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行星,這顆星球能裝32萬個地球,體積超很多恒星,現(xiàn)仍在變大
我們生存在地球上,感覺地球非常大,原野中極目失望,也看不到地球的邊際,但其實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它的直徑大約是12,756千米,質量大約是60萬億億噸,也可謂是相當巨大了。

在太陽系所有的天體中,地球的大小可以排到第6位,比地球的質量更大的天體的排名依次是太陽、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很顯然地球并不是最大的行星,木星的就比地球大多了,它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18倍,如果說木星像個籃球那么大,那么地球也就像個花生米那么大。

那么木星就是最大的行星了嗎?也并非如此!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超過4000顆太陽系外的行星,其中有不少氣態(tài)行星,都比木星的體積和質量更大。

那么已知最大的行星是哪一顆呢?已有的天文數據中,目前觀測到的體積最大的行星是HD 100546b,它位于距離我們大約335光年的恒星HD 100546周圍,是一顆巨型氣態(tài)行星,直徑是木星的6倍多,長達90多萬公里,使太陽直徑的65%,體積相當于太陽的1/4,是木星的250多倍,至少可以裝下32萬個地球,這樣的體積比很多紅矮星(恒星中的最小級別星體,數量眾多)的個頭都要大不少。


該行星被發(fā)現(xiàn)于2015年8月,天文學家認為該行星仍然處于形成階段,年齡只有500~1000萬年左右,還處于未成年時期,如今它正在主恒星的行星盤中聚集氣體和塵埃,其體積仍然在繼續(xù)長大,質量也將進一步增大,但在其形成的后期,其體積會逐漸縮小。這顆行星的發(fā)現(xiàn)也是科學家第一次直接觀測到行星形成的早期階段,由于比較靠近主恒星,目前它的表面溫度超過600攝氏度。

目前還不知道HD 100546b的確切質量,有人估計其為20倍木星質量,真是如此的話,那說明這個星體是一顆褐矮星了,另外一般認為質量超過木星13倍的星體,就可以是褐矮星了,但是一旦超過木星質量的80倍左右時,這顆星體就會激發(fā)出內部的氫核聚變,從而成為一顆恒星。

褐矮星的內部可以產生氘核聚變,通常也不被認為是行星,但也不是恒星,不過由于其內部的氘核聚變歷時時長通常不會超過1億年,所以不少天文學研究機構仍將褐矮星看作作行星,比如美國宇航局的天文學家們就常把褐矮星列為行星。

所以,從質量上看的話,如果認為褐矮星是行星,那么行星的質量最高可以達到木星的近80倍,如果不認為褐矮星是行星,那么行星的質量最高可達到木星的13倍,但是無論是哪種標準,這樣的行星的質量都仍然跟太陽相差甚遠,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木星的1000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