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3A5000板U價格逐漸平易近人
主要有三大原因影響著國產CPU的推廣:性能、生態(tài)、價格。
性能方面,國產CPU產品確實與Intel/AMD存在差距。受制于設計水平,受制于生產工藝。例如龍芯,以前設計能力不足,10年前8核的3B1500甚至不能戰(zhàn)勝Intel的雙核產品。現(xiàn)在設計能力與Intel/AMD差距不遠了,卻又不能使用最新的生產工藝。對于自主CPU來說,因為技術團隊在國內、國產和開源設計工具也能用一用,設計就不容易被卡,但生產環(huán)節(jié)卻仍然容易受制于人,特別是較先進的芯片生產工藝技術,沒有在境內生根落戶,越是自主的產品就越不敢使用最新工藝。
軟件生態(tài)是另一個難題,如果完全兼容主流軟件生態(tài),在CPU性能不如主流產品時,非但不能與主流產品競爭,即使自己開拓的市場也會拱手讓人。如果完全自主建設軟件生態(tài),則只能有一點生態(tài)才能拓一點市場,但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自有市場不被進口產品侵蝕。
因為性能和生態(tài)原因,國產CPU和主板難以被普通消費者接受,銷量不足,研發(fā)成本和生產成本分攤到單價上就居高不下,因此使用國產CPU的電腦價格也就遠高于進口產品。高昂的價格又致使普通消費者更加難以接受,像龍芯這樣自負盈虧的CPU設計企業(yè),就只能依靠各種嵌入式芯片產品的利潤來反哺桌面和服務器CPU的研發(fā),艱難地向主流水平邁進。
隨著國家信創(chuàng)產業(yè)推廣,近兩年國產CPU產品銷量大增,研發(fā)成本攤薄,價格終于跌落到了能令大多數(shù)愛好者接受的水平。三年以前,一臺龍芯電腦主機零售價不低于6000元,兩年前的3A4000就降到了4000~5000元(個人用戶購買價格),去年龍芯推出了3A5000,性能相對3A4000提高了50%,性能接近于相同核心數(shù)量和主頻的Intel/AMD主流產品,整機售價(個人用戶購買價格)卻比當時的3A4000產品更低。
最近有淘寶商家開始銷售2500元的龍芯3A5000板U套裝,這樣配置下來的丐版整機就僅三千多元。如果自己有閑置的電腦配件,直接裝上使用,那么主機成本就能低于三千。


龍芯3A5000的性能已經完全能滿足日常使用,軟解播放4K視頻也毫無壓力。軟件生態(tài)建設如火如荼,原生生態(tài)也已經可以滿足基本的娛樂、工作、開發(fā)等需求。再加上UOS/Loongnix等操作系統(tǒng)對龍芯3A5000二進制翻譯功能的支持,使3A5000的電腦已經可以運行大量Windows程序,進一步緩解了應用軟件不夠豐富的問題。
龍芯當前正在加速向普通消費市場邁進,CPU性能對于普通的商用和家用已經不是問題,只是軟件生態(tài)的完善還需要時間,相信龍芯2025年前完全進入開放市場的承諾一定能夠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