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抑郁動物模型|動物模型構建|動物模型構建價格
產后抑郁(PPD)模型
一.模型背景
產后抑郁癥是指女性于產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郁癥狀或典型的抑郁發(fā)作,與產后心緒不寧和產后精神病同屬產褥期精神綜合征。發(fā)病率在 15%~30%,典型的產后抑郁癥于產后6周內發(fā)生。在文獻中,產后抑郁癥通常被定義為發(fā)生在產后期間的重度抑郁癥(但有時包括輕微抑郁癥)。
PPD的病因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其中主要包括產后神經內分泌的變化和社會心理因素的改變。在生物學方面,妊娠后期體內雌激素、孕酮明顯增高,皮質固醇、甲狀腺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產后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下降,大腦中5-羥色胺活性降低,從而影響高級腦活動;社會因素方面,家庭經濟狀況、夫妻感情不和、住房困難、嬰兒性別和健康狀況等都是重要的誘發(fā)因素;產婦心理因素方面,對母親角色不適應、性格內向、保守固執(zhí)的產婦好發(fā)此病。
目前,關于產后抑郁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許多臨床研究顯示PPD可能與雌二醇(E2)的撤退有關,產后女性內體的雌二醇和孕酮的變化和波動有可能是引起產后情緒失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造模方法

1.雌性小鼠適應7天,手術摘除雙側卵巢;
2.動物修養(yǎng)2周后,對雌鼠進行陰道涂片,檢測體內激素情況;
3.對雌鼠進行苯甲酸雌二醇(EB)和孕酮(P)誘導16天,接著高劑量EB誘導7天;隨后進行陰道涂片,檢測體內激素情況;
4.進行行為學檢測,檢測雌鼠抑郁狀態(tài);
5.給予陽性藥Fluoxetine(10 mg/kg),灌胃給藥,連續(xù)7天;
6.進行行為學檢測。

三.數據展示
1.雙側卵巢摘除模型驗證(陰道涂片)-瑞氏染色

2.行為學檢測結果
1)給藥前行為學結果:


2)Fluoxetine給藥后行為學結果:



3.結果評價
1)陰道涂片結果:
Control組明顯可見很多無核的角化鱗狀細胞,處于發(fā)情期;Model組、Fluoxetine組可見白細胞,處于發(fā)情間期(如Fig.1)。
2)曠場試驗結果:
a.給藥前與Control組相比,曠場試驗結果顯示Model組、Fluoxetine組穿過中心區(qū)域次數和運動總距離均低于Control組且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01)(如Fig.2);
b.Fluoxetine給藥后與Model組相比,曠場試驗結果顯示Fluoxetine組穿過中心區(qū)域次數和運動總距離均高于Model組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如Fig.5)。
3)高架十字迷宮試驗結果:
a.給藥前與Control組相比,高架十字迷宮試驗結果顯示Model組、Fluoxetine組運動總距離和進入開臂次數均低于Control組且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01)(如Fig.3);
b.Fluoxetine給藥后與Model組相比,高架十字迷宮試驗結果顯示Fluoxetine組運動總距離和進入開臂次數均高于Model組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如Fig.6)。
4)糖水偏好試驗結果:
a.給藥前與Control組相比,糖水偏好試驗結果顯示Model組、Fluoxetine組糖水偏好率均低于Control組且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01)(如Fig.4);
b.Fluoxetine給藥后與Model組相比,糖水偏好試驗結果顯示Fluoxetine組糖水偏好率高于Model組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如Fig.7)。
綜上所述:通過陰道涂片結果顯示雙側卵巢摘除手術成功;通過行為學檢測顯示激素誘導的產后抑郁模型建立成功;檢測出陽性藥Fluoxetine對產后抑郁有改善作用。
北京愛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從靶點發(fā)現驗證、先導化合物篩選、優(yōu)化到臨床前候選分子階段的創(chuàng)新藥一體化生物學服務平臺,覆蓋在腫瘤,免疫,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等疾病領域,整合蛋白科學、酶學、細胞學、體內外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理學等平臺,支持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項目,支持基礎科研與臨床轉化醫(yī)學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