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
辭職第一天,清晨起來,靜坐20分鐘,本意是理清思路,規(guī)劃未來,結(jié)果卻是各種念頭紛沓而至,如漫天雪花紛飛飄舞,根本無法收攏,遂結(jié)束了這煎熬的靜坐,開始以行動代替思考。 鍛煉結(jié)束后,煮一把掛面當做早餐,吃過后匆匆洗漱一下,便如往常一樣出了家門。 是的,7點30分準時出門,就好像我還在上班似的。至于這樣做的原因,聰慧如你可能已經(jīng)猜到了,那是因為我還沒有勇氣告訴父母我辭職的消息。 當我騎著我的鳳凰牌山地自行車走在熟悉的上班路上時,不禁在想,我為什么不把辭職的消息告訴父母呢?我在害怕什么呢?我在心里不斷的問著自己。 轉(zhuǎn)過一個彎后的路是南北走向,金色的陽光從側(cè)面將我籠罩,忽得明白,我怕的是父母得知我辭職后的反應,因此,思緒越發(fā)的混亂了…… 騎行十數(shù)分鐘后,混亂的情緒平復了一些,騎行的方向不知何時偏離了原本上班的方向,而是來到了城郊,道路兩旁不知名樹木散發(fā)的氣息以及樹上各種鳥雀的叫聲讓人身心放松。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剛剛平復的情緒又莫名地生起一股茫然無措之感,那是一種由些許后悔以及忽然多出大量時間而不知如何安排所組成的復雜感受,一顆心又沉了下來。我于是在路邊停下車,打開QQ音樂,找到《那一年》單曲循環(huán)起來,傾聽數(shù)遍之后那顆心才恢復些許活力,于是我再次騎行起來,向著來時的方向折返而回。 路上我為自己做了一個簡單的計劃:近幾日放松心情并適應這種時間全部由自己支配的生活。接下來就找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去做,比如書法,音樂,學外語口語以及做木雕,暫時就這些。 有了這個簡單的計劃,感覺自己好似永久性的輕松了一些,而非暫時性的,于是我切換了一首律動較快的外文歌曲,雙腳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輕松且歡快的踩著腳踏,一路飛馳,來到了我們城區(qū)的一處臨河的步行公園,開啟了我的悠閑時光。 在這里,我時而去健身器材玩耍,時而散步,累了就停下休息,拍照,徹底地放松下來。
領近中午,動而思靜的我來到城區(qū)內(nèi)的一處書店,辦理了一張讀書卡,想著未來的一段時間多讀點書,因為我覺得一個人身在低谷,就更要與人為善、給自己“充電”以及一直樂觀、一直自信。 最后用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的一句話以及作為結(jié)尾吧:你生命的前半輩子或許屬于別人,活在別人的認為里,那把后半輩子還給你自己,去追隨你內(nèi)在的聲音。
(刺破云層的落日)
(傍晚的天空)
希望這篇有感而發(fā)的作品剛好被需要的人看到,并且或多或少起到些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