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李嶠
? ?“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邑M能明知狄公負冤卻不為他申明冤屈”。評價一個人的人品,其實不需要太多的事例,古之君子,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皆可稱國士。?李嶠其人,在復(fù)核狄仁杰謀反案中,能夠挺身而出,忤逆上意,乃真男人也。?至于后世對他的評價之差,蓋因他在武后時期,官拜宰相,而其文采與蘇味道并稱“蘇李”,又與蘇味道、杜審言、崔融合稱“文章四友”,晚年成為“文章宿老”等有關(guān)。這些讓人炫目的成就自然讓人心懷嫉恨。李嶠前后三次拜相,多次被貶,而從不改節(jié)。后人挑不出他的毛病,自然就把他和宋之問,杜審言之流綁在一起。
????????李嶠為人不但仁義俱備,而且膽量與智慧并存,唐高宗時期,廣西僚人叛亂,李嶠以監(jiān)軍身份隨同出征,到廣西當?shù)?,親入僚洞宣撫,成功招降叛軍。這種壯舉如果沒有勇氣與智慧,是斷然不敢涉險?!短撇抛觽鳌啡绱擞浭隼顛?/p>
????????嶠,字巨山,趙州人。十五通五經(jīng),二十擢進士,累遷為監(jiān)察御史。武后時,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因罪貶廬州別駕,卒。嶠富才思,有所屬綴,人輒傳諷。明皇將幸蜀,登花萼樓,使樓前善《水調(diào)》者奏歌,歌曰:"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帝慘愴,移時,顧侍者曰:"誰為此"?對曰:"故宰相李嶠之詞也。"帝曰:"真才子!"不待終曲而去。嶠前與王勃、楊炯接,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晚諸人沒,為文章宿老,學(xué)者取法焉。今集五十卷,《雜詠詩》十二卷,《單題詩》一百二十首,張方為注,傳于世。
????????李嶠滿腹文章,詩才亦盛。曾作《雜詠詩》一百二十首,分為乾象、坤儀、居處、文物、武器、音樂、玉帛、服玩、芳草、嘉樹、靈禽、祥獸十二大類,各以一字為題,又稱《單題詩》,一詩詠一物,如《日》、《月》等,句句用典,是詩歌的類書形式。這組《雜詠詩》在天寶六載已有張庭芳為之作注,后流傳至日本,在平安時代成為貴族及士族階層重要的幼學(xué)讀物。
????????李嶠的詠物詩對后來學(xué)者朱熹,王陽明的影響深遠,沒有李嶠的詠物詩,很難有朱王的格物詩。雖然,有很多學(xué)者文人認為李嶠的詠物詩充滿陳腐的堆砌雕琢和連篇累牘的隸事用典,毫無生氣,使人膩而生厭。在老夫看來,李嶠之詩,特別是詠物之詩,清淺易懂,毫無做作,實為佳品,大和民族之子民以李嶠之詩為兒童開蒙讀物,實乃智慧之舉。茲錄一首《梅》以饗讀者:
《梅》
大庾斂寒光,南枝獨早芳。
雪含朝暝色,風引去來香。
妝面回青鏡,歌塵起畫梁。
若能遙止渴,何暇泛瓊漿。
????????李嶠一生為官,三次拜相,然家貧如洗。據(jù)說武后看到李嶠臥室里用的是粗綢帳子。認為宰相如此有損大國體面,便賞賜他宮中御用的繡羅帳。當夜,李嶠睡在繡羅帳中,結(jié)果通宵難以安睡,覺得身體好象生病一般,極不自在。他對皇帝道:“臣年輕時,曾有相士對我說過,不應(yīng)奢華。如今用這么好的帳子,所以睡不安穩(wěn)。”武則天無奈,只得任由他用舊的粗綢帳子。
????????老夫此前說過,凡武后一朝,能立身不阿者屬鳳毛麟角,很多后世文人,把李嶠與蘇味道,杜審言,宋之問之流混為一談,真是毫無辨識之能。從李嶠一生看來,此人不貪財,不好色,不懼勢,能征戰(zhàn)。試想李嶠之后幾人能夠?
????????? 李嶠壽命亦長,上篇談到的李百藥以長壽終,而李嶠亦得以壽享天年。在我看來,唯心正,身正,亦得以壽齊。
????????????李嶠因高居官位而遭忌恨,以致后世恣意貶低其人品及文學(xué)成就,實乃常事,木秀于林,風必催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但李嶠的光芒任誰造謠生事,亦無法掩蓋。杜甫詩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