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麗科普】肉毒素的毒理特性
肉毒毒素就像洋地黃、阿托品及紫杉醇等天然物質,盡管人們首先認識到的是它們的毒理特性,但隨著認識的深入目前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常規(guī)藥物。最早有關肉毒毒素的記載是過期食物產生的肉毒毒素引起食物中毒。18世紀早期,德國醫(yī)生Kerner發(fā)表了對食源性肉毒毒素中毒臨床癥狀的第一次準確和完整的描述。18世紀晚期,比利時微生物學家van Ermengem教授,首次從食物和食物中毒者中分離出了致病菌——梭狀肉毒桿菌。
20世紀70年代,舊金山Smith-Kettlewell眼科研究中心的眼科醫(yī)生Alan Scott的研究方向為斜視患者的非手術療法,他堅信可以通過一種化學物質來削弱眼外肌牽拉眼球的力量,從而達到肌肉切除相同的作用。在經(jīng)過一系列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后,Alan Scott醫(yī)生最終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批準,開始將A型肉毒毒素用于治療人類斜視和眼瞼痙攣。

將A型肉毒毒素用于整形美容領域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眼科醫(yī)生Jean Carruthers注意到在治療眼瞼痙攣時會對眉部產生意想不到的作用:明顯改善了眉間皺紋,使表情看起來平靜自然。Allergan首先開展了一項將肉毒毒素用于治療眉間皺紋的研究項目,最終在世界范圍內都批準了這個適應證。
面部是身體中肌肉唯一緊貼在皮膚的部位,身體的其他部位都不能像面部表情肌一樣可以通過自動或不由自主的收縮表達情感。當表情肌收縮時,可以移動面部的皮膚,產生垂直于肌肉走行的皺紋及皺褶。張瑛麗認為肉毒毒素能阻斷膽堿能神經(jīng)傳導而引起骨骼肌暫時的麻痹、松弛,可以被用來治療一些肌肉功能亢進的疾病,也可以通過暫時性地弱化表情肌的亢進狀態(tài)而改善或消除皺紋。

所有膽堿能神經(jīng)纖維都有肉毒毒素的受體,這是肉毒毒素發(fā)揮作用的基礎。通常,當神經(jīng)沖動沿軸突傳遞到神經(jīng)肌肉連接突觸前膜時,預先形成的包含乙酰膽堿囊泡會與突觸前膜產生分離并與軸突末端的軸突膜相融合,釋放內容物進入突觸間隙,然后乙酰膽堿作用于肌肉使之收縮。有一組蛋白稱為SNARE復合體,負責從囊泡釋放乙酰膽堿,肉毒毒素可以鈍化SNARE復合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軸突會與肌肉重新建立連接,最終,運動終板功能恢復,因此肉毒毒素的作用是暫時的。
整形與美容外科應用肉毒毒素主要用于麻痹、松弛面部表情肌。面部肌肉可以分為兩種:表情肌和咀嚼肌。表情肌的走行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全身的骨骼肌通常會通過韌帶與骨連接,司機體的運動,而大部分面部表情肌肉不是與骨連接,而是與軟組織相連接,通過移動皮膚及相關的結構來表達情緒狀態(tài)。例如,升降眉可以表達驚喜、生氣、悲傷或疲憊。表情肌與皮膚通過一系列纖維相連,再加上它們之間的筋膜層,就組成了SMAS系統(tǒng)。當深面的表情肌運動時,與之相連的皮膚也隨之移動。面部咀嚼肌,例如咬肌和顳肌,具有骨附著點,其功能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骨骼肌相似,司下頜的運動。

由于面部表情肌的往復運動,皮膚可能會由于反復的機械作用而產生皺紋。形成的皺紋垂直于肌肉收縮的方向,例如前額的主要肌肉是額肌,額肌纖維垂直走行,收縮使前額縮短,眉抬高,導致前額出現(xiàn)水平方向的橫行皺紋。張瑛麗提醒大家有些人過度地使用某塊肌肉,使其始終處于亢進狀態(tài),長時間后在垂直于肌肉運動的方向會形成永久性皺紋,如過度地收縮皺眉肌可以導致眉間產生垂直或斜行的皺紋。肉毒毒素可以暫時性地弱化面部肌肉的亢進狀態(tài),以改善或消除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