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怎么給3歲的孩子做語言康復訓練?
現在有很多家長為了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于是就會通過報口才班、語言班、小主持人班等。如果說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正常的,家長想給孩子提高,那么個人認為是可以去給孩子鍛煉一下的;但是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存在語言發(fā)育遲緩、構音障礙等問題的話,那么我們建議還是通過專業(yè)的語言機構進行語言康復訓練會更好,畢竟孩子的語言發(fā)育只有一次。??
確實,有的孩子語言能力會因為參加這些課外才藝班得到提升,但是大多數的孩子只是學會了一些表達技巧,自身的語言功能并沒有得到很大的發(fā)展,與同齡孩子相比也沒有特別出色的表現。此時也許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學得不夠認真,或者是機構教的不夠專業(yè),但是很少會有家長去想問題可能出生在早期的語言學習階段。
要知道,在孩子三歲以前他們的語言學習和語言獲得都來自于家庭、父母以及其他的家庭成員,而家長給予孩子的語言刺激多少,語言質量的好壞以及語言康復訓練的多少都是覺得孩子語言能力高低的關鍵。 。
在我們接觸過的大部分語言障礙兒童當中,有很多的問題都是出現在語言刺激不足的情況下,這是因為很多家長并沒有真正做到給予孩子足夠的語言刺激,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才能教會孩子說話。接下來,我們就來給家長們分享幾個語言康復訓練的小技巧,如何在家教孩子學說話。
1、重視日常的家庭語言交流,平時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可以把你正在做的事情告訴她,也可以把你看到的物品告訴他,注意放慢語速,簡化語言內容,讓孩子能夠聽懂、理解,這樣會有利于孩子今后的語言模仿。
2、除了利用日常生活場景來給孩子進行語言康復訓練之外,家長還可以經常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精彩豐富的故事內容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詞匯。
3、多用積極的肯定詞語和孩子交流,對于發(fā)展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家長總是擔心孩子碰壞、摔碎東西傷到了孩子,于是就用阻止的語言來跟孩子交流。例如:別碰它、不能那樣做等。這樣的話家長應該少說,而是多用積極、肯定的語言,一起來探索他們好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