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馬文斗:集全館之力做好展覽的方方面面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云南省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成就展”已經(jīng)開展,受到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個大展有一個怎樣的呈現(xiàn)?有哪些亮點?策展過程有哪些閃光的點滴?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在不同角度為展覽工作做出努力的人們……

受訪人:馬文斗(云南省博物館館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云南省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成就展”執(zhí)行副組長、策展組組長)


Q:“成就展”是否是云南省博物館建館以來最重要的展覽之一,為什么?
A:展覽規(guī)模來看,本次展覽是云南省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舉辦過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展覽,使用展廳總面積達3800平方米,2000平米的大堂、室外區(qū)域也做好使用準備,保證為100周年成就展提供充足的展陳空間。
展品數(shù)量來看,此次展覽我們對全省所有文博單位收藏的100周年成就展相關藏品數(shù)據(jù)進行摸底調(diào)查,梳理出16個州、市重要的展品資料2000余件,提出100余件重點展品清單。
Q:云南省博物館在策劃此次展覽中作出哪些努力?
A:為了做好這次展覽,我們集合了全館之力。作為策展單位,我們主要負責建國前大綱初稿的編撰,還有整個展覽的美術設計及創(chuàng)意審定、施工及布展等主要工作。這其中單是展覽大綱就修改了數(shù)十次,美術設計也是幾易其稿;為了保證按時開展,館領導班子和工作人員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泡在了展廳……雖然辛苦,但最后的效果達到了預期。除了展覽制作,開展后還面臨著更大的接待壓力和挑戰(zhàn),當然我們也針對觀眾的服務、講解提前做好了準備。
Q:是否可以介紹一些展覽中的亮點?
A:本次展覽中大家有機會見到許多新技術的運用。觀眾剛進入大廳,就能看到播放有專題片的大屏幕,對展覽氣氛的渲染起到增強作用;在展覽的場景還會使用裸眼3D技術,如反映三線建設中成昆線的建成,火車影像將向觀眾迎面駛來,會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
本次展覽將采用線上和線下并行的方式,導覽除了人工講解外,還可以通過掃描文物或者場景旁設置的二維碼,深入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故事,如紅軍長征過云南場景,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轉(zhuǎn)接到網(wǎng)上展廳,最新的AR增強現(xiàn)實眼鏡也在本次展覽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