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嘴竟然說自己不愛吹牛,問界未來要月銷10萬輛

終于,華為要開始造車了。
這兩天,AITO問界第十萬輛下線儀式在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舉行,而華為常務(wù)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也出席這次活動。

15個月,十萬輛,不得不說問界的速度是真的可以,這個速度,也是眾多新能源品牌中最快的,同時也證明了華為智選模式的成功。對此,余承東也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成功商業(yè)模式。
眾所周知,華為不造車一直以來是大眾重點關(guān)注的話題。而這次余承東也就“華為不造車”的說法給出了回應。

要知道,任正非的一紙公告,將“華為不造車”的時限再延長了5年,這也相當于直接封了華為的造車路??蛇@次余承東卻直言華為不造車活不了,這不就是與任正非和徐直軍正面剛嗎?
像余承東所說的,華為不單獨造車,是要與像賽力斯這樣的企業(yè)合作,而兩者的合作模式是由賽力斯主導,華為高度賦能的聯(lián)合設(shè)計、聯(lián)合開發(fā)、聯(lián)合質(zhì)量控制、聯(lián)合營銷。而這次問界15個月10萬輛下線,也恰恰證明了雙方合作模式的可行性,也實現(xiàn)了雙方資源利用最大化。

賽力斯與華為的跨界合作,確實取得了成功。而問界在15個月內(nèi)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也讓余承東充滿自信。
他立了幾個flag,一個是未來的AITO問界肯定能達到單月10萬輛的成績;第二是到年底,問界M9將會成為1000萬能買到的最好的SUV;第三是問界要超過特斯拉,且只能是第一。

可以看到,余大嘴還是那個余大嘴,不改本色。但不知道在說這些話之前,余承東有沒有看過問界的銷量。
就拿4月份新能源銷量來說,問界僅賣出4585輛,在新勢力中排名靠后。且今年第一季度的總銷量也不過1萬出頭,這么看來,單月1萬輛的成績都難達到,更何況單月10萬輛呢?

而在這次下線儀式活動上,余承東就新勢力營銷現(xiàn)狀表示:我不是營銷方面的人才,我喜歡做產(chǎn)品,把產(chǎn)品扎扎實實做到極致,這才是核心。我不喜歡吹牛、打廣告。
余承東喜不喜歡吹牛我們先不討論,單產(chǎn)品力這個問題可不敢茍同。
在去年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問界M7的A柱疑似發(fā)生變形,在“乘員艙上部入侵量”、“車輛結(jié)構(gòu)”兩項只獲得“A(良好)”評價,而像同樣參加測試的理想L9等車輛A柱完好,取得了“G(優(yōu)秀)”評價,這一對比差距就十分明顯了。

再說回余大嘴愛吹牛的毛病,之前他給問界定下了2022年銷售30萬輛的目標,最后也只賣出了7.5萬輛。而這一次又定下了月銷10萬輛的目標,是誰給你的勇氣?梁靜茹嗎?
說實在的,造車沒那么容易,從余承東給問界定下的這些目標我們不難看出,問界的野心不小。但問界的產(chǎn)品力能撐得起如此大的野心嗎?很難。問界當務(wù)之急,應該是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產(chǎn)品力,從而帶動銷量的提升。腳踏實地,才有可能為自己博得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