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行者

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中,誕生了許多計時的工具,有使用日射成影方式的日冕,也有依靠流體下落來進行計時的沙漏。
但無論是哪一種,也只是滿足了日常的需要。隨著科技與工業(yè)的進步發(fā)展,更精準(zhǔn)方便的計時工具——機械鐘表,誕生了。
自此,時間的腳步,于這精致而又精密小型機械的滴答聲中前行了起來。
這用以記錄變遷的機械,齒輪的轉(zhuǎn)動似能帶起過往的回憶,但又與沉溺在時間長流中的我們不同,只要仍有動力,它們就似乎能一直前進下去,比我們更為長久……
直到今天,在計時工具數(shù)字化的現(xiàn)代,機械的鐘表仍受到許多人士的青睞。
個中原因,除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外,大概更多的是鐘愛那份機械所專屬的魅力吧?


那么讓我們先來觀看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機械表制造視頻



在機械表的制造視頻中,以及在各家名表的宣傳視頻中,有一個部件一定會給到特寫鏡頭,那就是擺輪游絲。
既然給到特寫,那說明一定是非常重要的部件了。而整個鐘表到底能不能精確地計時,就全靠這擺輪游絲能否正常工作。
為了說明擺輪游絲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機械表到底是實現(xiàn)計時工作的。


說機械表受人青睞,是人類機械智慧的集大成者并不是沒有理由的。
鐘表是記錄時間的工具,由不得一絲一毫的偏差,而保證鐘表精確無誤的,便是鐘表匠人們。
如果說鐘表記錄的是時間,鐘表匠人們就是那段時間,那段歷史的見證人。
他們正是我們歷史中的鐘表,其一絲不茍,追求精確的職業(yè)道德,可謂是匠人的鐘表情懷,亦是鐘表的匠人情懷。





小編想寫機械鐘表的話題很久了,機械表的確是充滿情懷的物品,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鐘表師傅們帶著眼鏡,拿著鑷子認(rèn)真工作的場景。
這樣的匠人匠心,無數(shù)次激起小編心中的敬佩之情,激勵自己站起來打敗拖延中,認(rèn)真過好每一天的每一分鐘。
最后讓我們用一段動畫和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來結(jié)束這篇話題。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卻被微風(fēng)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我何曾留著象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zhuǎn)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
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
——朱自清,《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