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地瓜
我是在北方上的小學,但是我體內(nèi)流淌的是南方人的血液。
因而一到冬天,總是很難捱的。
室內(nèi)尚且有暖氣,但是那室外,可沒有。
所以每個冬日的清早,越過門檻的那一瞬間,是我最勇敢的時刻。
那時候沒有什么暖寶寶,有的就只是戰(zhàn)栗,就只是發(fā)抖,以及可以勉強代替暖寶寶的烤地瓜。
當然,那時候的人普遍用一只大油桶在烤,放到今天,這并不是很健康。
烤地瓜在那時候堪稱救我一命,揣在兜里,那是相當暖和。
每天早上,最期待的還是拿到地瓜的時刻,因為它是熱的,捂著,風也變暖了。
與我同道的還有一個住的離我家很近的小女孩,剛開始是不曉得的,后面碰見的多了,也就熟識了。
我的父母自然也會問她:”要不要吃烤地瓜?“她永遠都是說不要,頭還搖的像個撥浪鼓似的,我是覺得很可愛。
但是其實這是出于恭敬,因為我不止一回看到,她直勾勾地盯著那個小塑料袋子呢。
我父母是比較大大咧咧的人,他們注意不到,但我因為離得近而敏感,還是注意到了。
第一回的時候,我是硬塞給她的,盡管她說不要,給我遞了回來,但是在這”你來我往“中,最終還是收下了。
畢竟,想吃才是真的。
對于這個‘你來我往’的過程,最親切而形象的比喻,大概就是過年你親戚給你塞紅包的過程。
有了這第一次,以后,這樣的事情每天都會上演。
簡化的,只是你來我往的過程。
不過一直都沒變的是:分半的時候,我永遠拿的是大一些的那一塊,即便那一塊一開始是在她手中。
老實說烤地瓜并不算得上特別好吃,是因為匱乏,因為外界,它才變得彌足珍貴。
現(xiàn)在我偶爾還能見到一樣的,黝黑的油桶,一樣的火熱和金黃。
但是畢業(yè)以后,再沒有同道的人,自然無從分享,分享那個一個人吃不完,兩個人有點少的烤地瓜。
我記得那個女孩子,真的記得。
只是我再沒見過她。
那時候哪里曉得什么喜歡,什么愛情,我只是知道她想吃,就分給了她。
只是覺得她好看,只是覺得她比班上那些給我起外號的男孩子,嘲笑我不會拼音的好學生們要好,要好得多。
僅此而已。
現(xiàn)在的我想起她,我是覺得,我絕對是錯過了一次愛情。
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