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分析師的LPL部分場次反直覺分析 十至二十分鐘篇(EDG VS RNG第二場)
續(xù)前十分鐘篇:
序言
稍稍離一點題。
在我的記憶里,在那個分析師還沒有真正發(fā)揮足夠作用的年代,電競圈的教練都有一個看起來好像十分正確的觀點。那就是”只要讓選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好,那就必然能夠拿下比賽“。
這個觀點持續(xù)了差不多兩年左右,直到遇到了一個十分有名的賽事——TI3。
抱歉抱歉,我無意在這里挑起刀擼大戰(zhàn)。只不過第一次讓我發(fā)現(xiàn)國內(nèi)電競訓練想法突然發(fā)生如此明顯的變化的,還確實是那一年的噩夢TI3。
說句實話,實際上那一年的TI對于分析師從業(yè)人員來說是一個轉折的。因為在那一年之前,分析師其實在很多電競項目中都屬于被嘲笑的。甚至直到一年后的TI4前期,我都曾經(jīng)聽一個很有名的俱樂部的教練(我這里就不點名了。這位教練曾經(jīng)也在B站混過,而且還和我私交不錯。)私底下說過——”你看隔壁居然還搞分析師這種東西,搞了也沒見出成績,要這玩意不是搞笑嗎?“
但那一年的TI帶出了一個有些微妙的問題,就是你在自己的環(huán)節(jié)里每一步都做好,但人家要是根本不和你玩這個,你怎么辦?
換句話說,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問題其實不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呢?
一直覺得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非常擅長反思,也非常尊重反思。然而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動不動就要人自己反思。比如什么一件事做不好就要子女學生反思自己做錯了什么的父母老師之流。
但真實的情況,有沒有可能是這人雖然認真努力,但這事就不該讓這個人來做。甚至極端一點,是這件事本來就不該做呢?
4
質(zhì)疑點:你們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EDG打得不錯?
階段性總結
如果以前文作為一個結點,在那這個點上,在兩邊的數(shù)據(jù)是這樣的:
雙方經(jīng)濟

對位情況

這個時間點,大后期陣容在前期小小領先,對位均衡沒有任何一點有明顯落后——包括很多人以為的打野。
你們覺得,EDG打得這么樣?
從即時數(shù)據(jù)和場面來分析,我覺得得出EDG打得不錯的結論,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
反直覺點:問題是,有沒有可能問題就不在打的有沒有問題上?
或者說,有沒有可能問題出在該不該這么打,而不在打得有沒有問題這點上?
在之前提到的相對”古早“的電競年代,除了在星際圈,這兩個問題其實是同一個問題(星際圈情況特殊一些姑且不論)。但自從分析師開始被更多引入之后,這兩者就變成了不同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后者逐漸變成了衡量選手賽場表現(xiàn)的評價依據(jù),而后者則逐漸變成了教練組工作方式的評價依據(jù)。
大約十分鐘不到一點的時間點上,在EDG這套陣容其實打得沒出什么問題的情況下,真正的問題出現(xiàn)了。

至于出了什么問題,一張截圖就夠說明了:

導致打野丟經(jīng)濟原因,不是啥很多人臆想的打野優(yōu)先保下路犧牲經(jīng)濟。實際上EDG在讓打野保下路的時候,使用的是一套犧牲AD經(jīng)驗協(xié)助打野快收野區(qū)資源的方案,因此在刷野效率不如螳螂的情況下,一直到因為沒有線權導致無法爭搶先鋒為止的整個過程中,jiejie的波比實際上是和wei的螳螂一樣打出了全收的50刀野。雖然因為實在缺乏線權導致無法爭取中立資源使得等級從領先半級(波比6級的時候螳螂5級半)刀落后半級(螳螂7級的時候波比6級半),但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真正讓打野出現(xiàn)經(jīng)濟的原因,是中路被電刀妖姬突破了。并且突破的方式十分簡單粗暴,就是把兵線推進塔里,然后和螳螂鉆野區(qū)把波比趕跑。
注意了!這里有一個額外的反直覺點。
反直覺點:從有電刀妖姬這個套路以來,所有的爭議點都在說收線快和帶線厲害管不了等等等等。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
要說明這個問題,需要一系列連續(xù)的圖片。這里需要一點耐心。

發(fā)現(xiàn)這張圖有什么問題了嗎?
如果沒有理解這張圖有什么問題的話,那么接下來的一列圖會讓你明白這張圖的場景對EDG造成了什么災難性的后果。



黃圈和綠圈都是EDG打野jiejie和RNG湯圓為首的RNG人員。這些圖幾乎包括了本方、對方、上河道、下河道在內(nèi)的以中路為軸心幾乎所有的情況??蔀樯?,這些截圖里都是jiejie一個人面對至少兩個人?
注意看我標出的紅圈,實際上EDG這邊人數(shù)并不少。fofo的沙皇始終都在附近,但為啥幾乎都沒有出現(xiàn)在圖里?
現(xiàn)在看看那第一張關鍵圖,能理解原因了嗎?
沒錯,電刀妖姬無論是消耗還是收線,對于沙皇來說手都太長了。為了避免被消耗和收線,沙皇必須站在比妖姬射程更遠的地方??呻姷堆У膹椛渖涑蹋侨种€屏幕。因此,當妖姬推線的時候,沙皇要想不被消耗地收線,也得站在三分之二個屏幕之外。那么當妖姬推完線開始往兩邊走的時候,無論如何沙皇都會距離妖姬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屏幕遠。也就是說,當妖姬開始做事的時候——比如這里不斷地從各個方向整治jiejie的波比——沙皇是永遠不會出現(xiàn)在同一個屏幕里的。
甚至你看上一張圖就可以發(fā)現(xiàn),EDG的一塔和二先鋒,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掉的。
至此,結論也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
反直覺結論:實際上,真正造成EDG局勢崩盤的,不是妖姬的帶線,而是電刀妖姬在對線時的射程。在妖姬開始帶線之前,在中路還在正常推線的時候,EDG的中路就已經(jīng)因為兩邊中路的射程差距而崩線了。EDG崩盤的時間點,其實比妖姬開始帶線的時間還要早得多。
好,現(xiàn)在問題來了。雖然成了突破點,雖然實際上崩了線,但這是FOFO的問題嗎?這是EDG選手打得不好造成的嗎?
到此為止。整個10到20分鐘的所有局面,都已經(jīng)在這幾張截圖里完全表現(xiàn)出來了。
到16分鐘妖姬開始單帶的時候,EDG已經(jīng)是一種三路崩線的局面。

要知道,上面這張小地圖的局面出現(xiàn)時,可是EDG人頭1:0,且各個位置的選手全程沒有犯任何錯的情況下。
結果到了爭奪聽牌龍的時期,也就是18分鐘,那就是一波典型的場面復刻。

由于長期在各種地點面臨一對二甚至對三,此時jiejie已經(jīng)從10分鐘前的平經(jīng)濟領先經(jīng)驗,完全變成了壓倒性劣勢。而這個需要爭多聽牌龍的關鍵時期,EDG這邊依然是必須得讓妖姬從領先三分之二個屏幕的位置開跑的情況。也就是說,第一時間永遠是少對多,哪怕站個位置都是對面能領先到。
在已經(jīng)完全跟不上經(jīng)濟的jiejie被妖姬偷掉后,EDG已經(jīng)是無法爭奪聽牌龍,且只要妖姬在側翼就沒法打的狀態(tài)。在這種只能追妖姬的情況下,就出現(xiàn)了名場面:

那么問題又來了,這場面到底是誰造成的呢?
還記得我在開頭說了什么嗎?
”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問題其實不是出在選手身上呢?“
”真實的情況,有沒有可能是選手確實打得不錯,但本來就不該這么打;甚至極端一點,是陣容本來就不該選呢?“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