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股方面:技術面和基本面哪者更重要?
如何選股???

我之前講過,在我的交易體系當中,選股是基本面和技術面兩者的結合。
基本面的框架我們之前也有了,無非是宏觀、中觀、微觀,再結合著具體個股的市盈率、盈利能力、盈利狀況,以及它盤子的大小來具體分析。
一般來說,由于資金的這種收縮狀態(tài),就是整個外部形勢的資金緊張狀態(tài),幾乎都是存量資金在市場當中博弈。所以我們一般選的都是市盈率相對比較低的一些,盈利能力比較強的一些,而盤子的大小要偏小一些。這樣作為我們基本面的符合條件,才能納進來。
而技術面上我們還是很簡單的,K線上基本處于20日均線以上,我才考慮。
當然買長線又是另外一種判斷方法了,如果你建倉長線的話,根據成交量,根據K線所處的形態(tài)去看,下跌基本上開始底部企穩(wěn),成交量——地量見低價,又由于MACD處于零點上方,或者是買拐點,要買在它豎線開始,由最長底部綠線開始變短的時候,短線、中長線都是要根據不同的這種技術指標。
而KDJ一般我會買在底下的金叉。
這樣就是通過技術面對宏觀、中觀、微觀、市盈率、盈利能力,我們盡可能不買虧損股,這個盤子大小在十個億以下,也不要太小。
袖珍股幾千萬,1000萬2000萬的這種股好買不好賣,不好出,所以盡可能的選1個億以上,10個億以下,最多20個億以下,這是我在市場當中選股的一些最常用的一些標準,那么買股或者是我做一個交易,我做長線還是做短線,如何去衡量這個問題,長線投資要基于這種趨勢和未來的展望,短線我們做的是投機,只需要關注它的技術指標或者它的形態(tài)。
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市場階段,采取不同的選擇,是做長線還是短線。
比如市場進入蕭條期,股價處于高位,這樣的時候你選擇做長線就不合適的。這個階段只能博弈,做它的短線博弈——投機博弈。而當長期下跌,基本面逐漸趨于好,外部環(huán)境也是逐漸寬松,個股又符合我們的基本面,尤其是技術面的一些特點,這時候是完全可以買進后做長線。
當然前提一定是這支股的基本面良好,做長線還是做短線,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市場階段采取不同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所以內容,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和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