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文史資料選輯 (第44輯) 蘭州北京包子館(節(jié)選)
作者:李馨園 …… …… …… 北京包子館的出名,是以包子和四個普通菜的烹調(diào)絕招而出名全市的,現(xiàn)敘述它的生產(chǎn)如下: 一、包子的用料、制造,銷售。主要原料面粉來自本市有名的橋門街(中山路)黃家面鋪的小磨粉,去其三粉(黑粉),用頭、二粉,色白,性韌,吃起來既柔且軟。豬肉來自肉鋪,現(xiàn)宰的約有三指膘的上等肉。以上原料由于彼此經(jīng)常往來,以信用為主,互不欺騙,肉鋪和面房不合規(guī)格的不送,既是送來,經(jīng)過檢驗,毫不遷就地退回去,從而保證了基本原料的精良。輔料主要有“恒豐裕醬園”的白醬油,劉有福的牛肉湯,以及料酒、花椒面、精鹽、味精、蔥末等。包子皮的用面是發(fā)面六成,生面四成,合揉成條,切成八分見方的小塊,用搟面杖搟成魚脊背圓形,使湯餡不易漏出。肉餡的制造,取豬肉五花三層(肋條部份)加瘦肉四分之三,肥肉四分之一,洗凈用刀切成一分左右的肉丁,加入輔料,以雞骨、豬骨熬成膠狀,經(jīng)過冷凍的湯,徐徐加入餡內(nèi),攪拌半小時,再加牛肉湯攪拌十分鐘即成。這時拌以芝麻油,將肉餡放入包皮時,用手提起包皮周圍,這樣皮薄、不脫底,不漏餡。一個個輕輕地順序放在木板上,再輕輕地拾在蒸籠里,出籠時輕輕地盛在盤子里(即所謂的三輕),吃起來灌湯順口而流;聞起來,香味撲鼻;看起來好似一盤白雪。他的銷售價格解放前后由每個二分錢到五分錢;日銷售量為生面粉100斤,生豬肉160斤。 二、清炸豬肥腸。原料豬大腸,先用水沖洗后再用鹼、醋搓洗,去其污物腥氣,再用水洗凈,細麻繩緊扎頭端,以防走油,放進水鍋煮20分鐘,取出浸入另鍋,加大料、花椒、姜皮、大香、桂皮、丁香、精鹽、醬油煮半小時,放入盆內(nèi)待用。炸肥腸時,至油鍋加豬油燒開,將切成一寸長條的肥腸,放入鍋內(nèi)炸五分鐘,呈深黃色,盛入盤中,伴以蔥截、蒜瓣、甜面醬、蝦醬、椒鹽面而食,外脆內(nèi)嫩。 三、糖醋排骨。原料豬肋條,剁成一寸長條,用水洗去污物碎骨,放入開水鍋浸煮半小時,取出放入另鍋,加大料、花椒、白糖、姜皮、大香、桂皮、丁香、精鹽、醬油煮20分鐘,盛入盆內(nèi)以防走味風干,食用時,出鍋加少量精醋,盛入盤中,甜酸適宜,骨自脫落,香爛可口。 四、炸丸子。原料瘦豬肉四分之三,肥肉四分之一,洗凈切成一分左右的肉丁,加雞蛋青、精鹽、味精、姜末、醬油剁成肉泥,加水粉少許,攪拌均勻,用手擠成直徑二公分的圓形肉丸,放入溫油鍋浸炸五分鐘后,在較高油鍋浸炸五分鐘放入盆內(nèi),食時置油鍋炸五分鐘盛于盤中。如吃清炸丸子,立即發(fā)出“嗤拉”聲,拌以蔥截、蒜瓣、甜面醬,炸醬、椒鹽面鋪之于上,香味撲鼻,其味新穎。如有顧客喜愛“丸子干炸、汁子單拿”的話,另鍋制成,糖醋和酸辣汁盛入碗內(nèi),由顧客浸沾而吃,味醇濃,別具一格。 五、焦熘肉片。原料瘦豬肉四分之三,肥肉四分之一,洗凈切成一寸長條,加雞蛋、醬油、味精、精鹽、花椒面,用手抓拌均勻,放入溫油鍋先炸一遍,呈粉紅色,食時再入油鍋炒五分鐘,為深黃色,以糖汁、蔥花、味精少許炒一分鐘盛于盤中,上輔芝麻,外脆而內(nèi)嫩,頓時發(fā)出一種清香氣味,其色、香、味迥非其他飯館能比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