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上)

我認為,在第一卷里我已經提供了足以教誨一個統(tǒng)帥在交戰(zhàn)開始之前應當怎樣舉措的各類實例。如今,我要列舉的是有關交戰(zhàn)之中通常該做些什么,及至其后,亦即有關交戰(zhàn)之后的舉措的實例。
有關交戰(zhàn)之中的實例之概類如后:
第一 選擇交戰(zhàn)時機
第二 選擇交戰(zhàn)地點
第三 交戰(zhàn)之兵力部署
第四 在敵人隊伍中制造混亂
第五 設伏
第六 欲擒故縱,力避出現(xiàn)困獸猶斗之勢
第七 不露敗績
第八 傾全力,振士氣
爾后,我再將戰(zhàn)后活動之概類列舉如下:
第九 若戰(zhàn)斗順利結局,如何了結未竟之戰(zhàn)
第十 見兔顧犬,亡羊補牢
第十一 堅定動搖分子的信心
第十二 為將者對自己的部隊失去信心時為穩(wěn)住陣腳應做些什么
第十三 退卻
第一章 選擇交戰(zhàn)時機
1.普布柳斯·西庇阿在西班牙時發(fā)現(xiàn)迦太基人首領哈斯德魯拔一大清早,在開早飯之前就把隊伍拉出來,列好陣勢,準備作戰(zhàn)。西庇阿便讓自己的部下隱蔽起來,閑呆到午后一點鐘。他命令大家好生休息,吃飽肚皮。當敵人又饑又渴,加上手持武器長時間佇候被弄得精疲力竭,開始折返營地時,西庇阿突然下令部隊出擊,交戰(zhàn)中他大獲全勝。
2.梅特盧斯·庇護在西班牙與伊爾圖萊烏斯戰(zhàn)爭。伊爾圖萊烏斯在拂曉就讓他的部隊整好隊伍,朝梅特盧斯的陣地開進。梅特盧斯則讓他的部隊在營帳里閑呆到中午。那時正值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jié)。后來,當敵人在炎日的烤曬下被搞得疲憊不堪時,梅特盧斯輕而易舉地擊敗了他們,因為他的隊伍精神抖擻,部隊的實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3.還是那個梅特盧斯,在西班牙跟反塞多留的龐培軍會師之后,一再提出挑戰(zhàn)。可對方卻掛出免戰(zhàn)牌,他們認為自己無力跟兩支軍隊較量。過了一段時問,梅特盧斯發(fā)現(xiàn)塞多留的部隊士氣極盛,一個個摩拳擦掌,求戰(zhàn)心切。他想,還是適時避過他們這股狂熱為上,于是他把隊伍撤走了,而且還敦促龐培也把隊伍撤走。
4.執(zhí)政官波斯圖米烏斯在西西里的營地離迦太基人三里地。布匿指揮官天天都要把他們的戰(zhàn)線向羅馬人的防御工事推進。但波斯圖米烏斯始終堅持以小股兵力在他的陣地前搞一些小接觸進行抵御。迦太基指揮官漸漸習慣了這種現(xiàn)象,也就對之不以為然了。波斯圖米烏斯悄悄地讓他的部隊中所有其余的人都在城堡里作好準備,同時一如既往地用小部隊去對付敵人的襲擾,而且把他們纏住的時間比往常更長。午后敵人往回撤的時候,已經精疲力竭,一個個又餓又渴,無精打采,這時波斯圖米烏斯率領他的精銳兵力把處于上述窘境中的敵人打得四處逃竄。
5.雅典人伊菲克拉特斯探聽到敵人總是在同一時間用餐,便命令他的部隊提早一小時開飯,然后便率領他們出戰(zhàn)。當敵人前來時,他便將敵人攔住,使之陷入既不能作戰(zhàn),也無法離去的困境。天近黃昏時,他又把隊伍帶回去了,但要大家馬備鞍、刀出鞘,作好隨時出戰(zhàn)的準備。這時,敵人因在陣上站立時間太久和忍饑挨餓兩方面的緣故被搞得疲憊不堪,人人都急著去休息和吃飯。就在此時,伊菲克拉特斯又重新率領他的隊伍出發(fā)了。當他看清敵人營中一片混亂景象時,便向其猛撲過去。?
6.還是那個伊菲克拉特斯,有幾天把他的營盤扎在離拉棲第夢人很近的地方。敵對雙方常常是在同一時間出來收集飼料和燃料。一天,他讓一些奴隸和隨軍商販穿上士兵衣裝去做這些事情,而叫士兵都留在營內。后來,當敵人也分散出去做這些事情時,他便去攻擊敵營。當敵人身背大大小小的雜物,赤手空拳地從四面八方驚恐萬狀地趕回來時,伊菲克拉特斯輕而易舉地將敵擊斃或俘虜了。?
7.在同沃爾斯奇人的一次戰(zhàn)爭中,執(zhí)政官韋爾吉尼烏斯發(fā)現(xiàn)遠處有敵人在飛馳而來。他命令他自己的部隊保持鎮(zhèn)定,手持梭鏢,在原地休息。后來,當敵人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他的部隊仍然強壯有力,精神抖擻,他就在這時發(fā)起攻擊,并將敵人擊潰。
8.由于費邊·馬克西穆斯深知,高盧人和薩謨奈人只在初期攻擊時是強大的,可是他部下的那股子堅忍不拔的勁頭往往要在持久交戰(zhàn)中才會真正激烈起來。他令士兵們在初戰(zhàn)時頂住敵人,盡量拖延戰(zhàn)斗時間,把敵人拖垮。得手后,他給先頭部隊以增援,用全部兵力實施攻擊,擊潰敵人。
9.在海羅尼亞,腓力注意到他的士兵都是經過長期實踐鍛煉的,而雅典人雖然兇悍,但缺少訓練,只是在進攻時還有股猛勁。因此,他故意拖延交戰(zhàn)時間;不久,當雅典人精疲力竭時,腓力發(fā)起猛烈攻擊,將他們砍伐得一敗涂地。?
10.斯巴達人從偵察人員處獲悉,美塞尼亞人突然發(fā)怒,帶著妻兒一起參戰(zhàn),因此而延遲了接戰(zhàn)的時間。
11.內戰(zhàn)時,有一次蓋猶斯·凱撒包圍了阿弗拉尼烏斯和彼得雷伊烏斯的軍隊,并用斷水的辦法折磨他們。阿弗拉尼烏斯和彼得雷伊烏斯的部隊因此而殺死了所有的馱獸,投入戰(zhàn)斗。凱撒阻止他的士兵,不讓他們出戰(zhàn)。他認為,當敵人因憤怒和絕望變得狂暴時并不是進行交戰(zhàn)的合宜時機。?
12.格奈烏斯·龐培想阻止米特拉達悌逃跑,并強迫他接戰(zhàn)。龐培選定夜間進行交戰(zhàn),以便切斷對方的退路。于是,當他作好相應的準備之后,便突然強使他的對手出戰(zhàn)。除此之外,他把隊伍編得使本都的軍隊面朝月亮,弄花他們的眼睛,而他自己的軍隊則能把敵人看得一清二楚。
13.朱古達深知羅馬人英勇善戰(zhàn),所以總是在近黃昏時與之交戰(zhàn)。如是,一旦他的軍隊不得不逃跑的話,便可以在夜幕的掩護下潛遁而去。此事知者甚多。?
14.在大亞美尼亞的提格蘭諾塞爾塔,盧庫盧斯在對米特拉達悌和提格蘭的戰(zhàn)爭中的兵力不超過一萬五千人,而敵人的軍隊則無計其數(shù),但正因為如此,這支龐大的軍隊行動起來卻很不方便。于是,盧庫盧斯利用敵人的這一弱點,向尚未編好隊形的敵戰(zhàn)線發(fā)起攻擊,一下子把他們打得潰不成軍,以至連國王自己也扔下他的權仗、王袍,只顧逃命了。?
15.蒂貝留斯·尼祿在同潘諾尼亞人作戰(zhàn)時遇到的是一大清早便列隊上陣的兇悍的蠻夷。他讓自己的隊伍在原地堅持。那一天有霧,陣雨不斷。敵人在雨霧中挨淋。后來,當他察覺到敵人不僅因為老在雨中受澆,而且也因為疲憊不堪而變得軟弱無力時,便發(fā)出信號開始沖擊,并一舉獲勝。
16.蓋猶斯·凱撒在高盧時獲知,日耳曼人的國王阿廖維斯圖斯定下一條規(guī)則,甚至可以說是一條法規(guī):月虧時節(jié)不開戰(zhàn)。于是,凱撒就專門找這樣的時候出戰(zhàn),終于打敗了這位受迷信束縛的對手。?
17.神化人物奧古斯都·韋斯巴薌于安息日 進攻猶太教徒(猶太人認為在這一天干任何大事情都是有罪的),奧古斯都就這樣打敗了猶太人。
18.斯巴達人來山得在埃戈斯波塔米附近與雅典人交戰(zhàn)時每每在固定時間攻擊雅典人的艦船,然后把他的艦隊調開。這種行動習以為常后,有一次,雅典人在來山得的艦隊撤退后,開始散開,以求將兵力集中起來,來山得照例調回他的艦隊,并令其停泊。然后,當大部分敵艦按他們的慣常做法分散開后,他就對余下的敵艦發(fā)起攻擊,把它們擊毀,進而截獲了對方的所有艦只。?
第二章 選擇交戰(zhàn)地點
1.馬尼烏斯·庫留斯觀察到不能用展開的隊形抗擊國王皮洛士的方陣,于是盡力設法在狹窄的地形上打這一仗,因為狹窄地形對于密集的方陣來說,本身便是一種限制。
2.格奈烏斯·龐培在卡帕多西亞選擇一塊高地扎下營寨。結果,高地有利于他的軍隊實施沖擊。由于他那居高臨下、勢不可擋的沖擊使他輕而易舉地戰(zhàn)勝了米特拉達悌。
3.蓋猶斯·凱撒準備與法爾納切斯(米特拉達悌之子)一戰(zhàn),他把軍隊部署在山丘上,使他很容易取勝,因為把標槍從高處投向從低處往上沖來的蠻夷很快便迫使他們逃跑了。
4.為了準備與米特拉達悌和提格蘭在大亞美尼亞的提格蘭諾塞爾塔交戰(zhàn),盧庫盧斯率領他的一部分軍隊迅速搶占了近處山丘上平坦的頂部。從這里他居高臨下沖向部署在山底下的敵軍,并從側翼攻擊敵騎兵。敵騎兵掉轉馬頭,卻擠了自己一方步兵的隊伍。此時,盧庫盧斯尾隨敵軍緊追不舍,贏得了顯赫無比的勝利。
5.文蒂迪烏斯在與安息人作戰(zhàn)時從不在距敵人五百步之外將自己的部隊拉上去。如是,他就能快速前進,與敵在很近的地段交鋒,這樣他就能避開敵人從遠處射來的箭。由于他用這種戰(zhàn)法表明他有相當?shù)淖孕判模芸斓卣鞣藬橙恕?/p>
6.漢尼拔有意與馬爾切盧斯在努米斯特羅交戰(zhàn),他把隊伍部署在側翼有山谷和險路掩護的地方。就這樣,他利用地形特點作屏障,戰(zhàn)勝了一位最有聲望的統(tǒng)帥。
7.在坎尼,漢尼拔注意到清晨從沃爾圖諾河吹來的風跟從別的河上吹來的風不一樣,那風裹著沙粒和塵土滾卷而來。他部署他的作戰(zhàn)線時因而力求使部隊背向那狂怒的風沙。于是,卷風便徑直朝羅馬人的臉面和眼睛撲去,這災難對羅馬人來說實在太嚴重了。借此,漢尼拔贏得了重大的勝利。?
8.當馬略確定與辛布里人和條頓人作戰(zhàn)的日期之后,便讓他的士兵吃飽喝足,把他們配置到他的營地的正前方去,這就使敵軍在穿越兩軍之間被隔開的這段距離時耗盡精力。除此之外,當敵人被搞得精疲力竭時,他還利用部署的作戰(zhàn)線迫使敵人面臨又一個困難,使敵人面向烈日,受風塵襲擊。?
9.斯巴達人克萊奧梅尼斯在與雅典人希庇亞斯的戰(zhàn)斗中察覺到,雅典人的優(yōu)勢在騎兵方面。于是,他砍倒許多大樹,橫七豎八地胡亂堆滿在戰(zhàn)場上,這樣騎兵就無法施展其能了。
10.在阿非利加的伊比利亞人,有一次跟一大批敵軍遭遇,他們擔心會被困住,便靠近到流經那里的一條兩岸陡峭的河邊。如是,他們利用這條河作依托加固了他們的側背,并以他們素有的英勇無畏精神逐次地急速攻擊那些離他們最近的敵人,終于擊潰了所有的敵人。
11.斯巴達人克桑提普斯只是變換了一下作戰(zhàn)地點便完全扭轉了布匿戰(zhàn)爭的命運。當時他作為雇傭兵受雇于陷入絕望之中的迦太基人。他注意到阿非利加人的優(yōu)勢在于騎兵和大象,于是他搶占了山丘;而羅馬人的實力在步兵,他們占據著平原。他把迦太基人帶到平地上來,并以大象沖亂了羅馬人的陣腳。接著又用努米底亞人的騎兵去追擊四散逃命的敵軍,他擊潰了就在這一天之前還稱霸于海陸戰(zhàn)場上的羅馬大軍。?
12.底比斯人的首領伊巴密依達正率領他的隊伍列陣與斯巴達人作戰(zhàn),他命令他的騎兵沿著戰(zhàn)線正面來回跑動。隨后,當滿天飛揚的塵土瞇住了敵人的眼睛,使敵人料想會遭到騎兵襲擊時,他卻率領他的步兵迂回到一側,居高臨下地攻擊敵人的后方。就這樣,他以突然襲擊將敵人粉碎了。?
13.三百名斯巴達人踞守著德摩比利山口以抗擊無計其數(shù)的波斯人來犯。這山口只容得下人數(shù)相當?shù)碾p方進行格斗。因此,斯巴達人就直接接戰(zhàn)的人數(shù)而言是與蠻夷人相等的,但在勇敢精神方面他們卻壓倒了對方,因而大量殲滅了敵人。要不是叛徒特拉奇斯人伊菲阿爾特斯帶領敵人迂回到背后,他們本不會被打敗的。由于腹背受敵,斯巴達人終于被擊敗了。?
14.雅典人領袖泰米托克利發(fā)覺在薩拉米斯海灣與薛西斯眾多的艦船開戰(zhàn)對希臘最為有利,但他無法說服他的雅典同僚贊同這一主張。于是,他施展計謀,讓蠻夷人迫使希臘人去實施對之有利的步驟。他以索要叛徒為借口派出一名使者到薛西斯那里去,告知薛西斯希臘人正準備奪路撤走,又說如果國王想逐個圍困每一座城邦的話,那形勢將會是很艱難的。他的這一手起到了應有的作用:首先,他使蠻軍不敢稍有懈怠,而且不得不徹夜增崗加哨;其次,翌日凌晨他使他的部下精力充沛地去迎戰(zhàn)因整夜值崗而疲憊不堪的蠻軍,并如其所愿地是在一塊狹窄的水面上交戰(zhàn),薛西斯根本無法施展他在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
第三章 交戰(zhàn)之兵力部署
1.格奈烏斯·西庇阿在西班牙一集鎮(zhèn)因迪比爾附近與漢諾作戰(zhàn)。他發(fā)覺迦太基人把西班牙人(為別人而戰(zhàn)的身強力壯的戰(zhàn)士)部署在作戰(zhàn)線的右翼,而部署在左翼的則是不十分強壯,但卻更加堅定的阿非利加人。據此,他撤回自己的左翼,把作戰(zhàn)線部署成與敵人斜角對陣,使他最強壯的士兵組成的右翼與敵接戰(zhàn)。隨后,在擊潰阿非利加人并讓他們逃跑之后,他就較容易迫使站在遠處觀戰(zhàn)的西班牙人投降了。?
2.腓力(馬其頓王)正在與伊利里亞人進行戰(zhàn)爭。他發(fā)現(xiàn)正面的敵人全都是從全軍中挑選來的,而敵的兩翼卻弱得多了。因此,他把部下最強壯的士兵部署在右翼,去攻擊敵人的左翼。如是,他使敵人的整個作戰(zhàn)線陷于一片混亂,從而大獲全勝。?
3.底比斯人帕姆蒙斯經過觀察看出波斯人把最強的部隊配置在作戰(zhàn)線的右翼,于是他也如法炮制,把他所有的騎兵和最英勇的步兵部署在右翼,而在強敵對面卻留下了最弱的部隊,令他們只要敵人開始攻擊,就可以撤離,隱蔽到崎嶇難行和樹木叢生的地方去。當他用這樣的辦法使敵人主力失效時,便率領他的精銳部隊包圍了敵人及其右翼在內的整個列陣,將敵擊潰。
4.普布柳斯·科爾內柳斯·西庇阿后來又接受了阿非利加征服者的稱號。有一次,在西班牙與迦太基首領哈斯德魯拔作戰(zhàn)時,他日復一日排出的隊形都把部隊中最善戰(zhàn)的士兵列于作戰(zhàn)線的中央??墒?,當敵人也齊整地排列出同樣的隊形時,西庇阿在決定要進行決戰(zhàn)的那一天,突然變更部署,把他最強的部隊配置到側翼,中軍則留下輕裝兵,并稍稍地往后撤遠一點。如是,他以新月形的隊形從具優(yōu)勢的側翼對敵人的最薄弱部分實施攻擊,很容易地將敵擊潰。
5.梅特盧斯在西班牙擊敗了伊爾圖萊烏斯。他發(fā)現(xiàn)伊爾圖萊烏斯把最強大的部隊都部署在中央。于是,他把他的部隊的中軍稍往后撤,以避開與作戰(zhàn)線上的這部分敵人遭遇。等到他的兩翼合攏過來,他就能將對方的中軍團團圍困住了。
6.阿爾塔薛西斯在與入侵波斯的希臘人交戰(zhàn)中人數(shù)占優(yōu)勢,他部署的戰(zhàn)線正面比敵人的寬,把步兵、騎兵和輕裝兵都配置在兩翼。然后,故意讓他的中軍緩慢推進,并以此將敵軍圍而殲之。
7.相反,漢尼拔在坎尼則是收縮他的兩翼,把他的中軍前突,在首次攻擊中擊退敵軍。隨后,當交戰(zhàn)開始時,兩翼依令逐漸成弧形推進,漢尼拔把魯莽向前沖來的敵人包圍在他的作戰(zhàn)線之內,從兩翼合攏過來,強使敵人朝中央奔去,利用經過長期訓練有戰(zhàn)斗經驗的老兵組成的部隊粉碎了敵人。只有經過嚴格訓練并能對各方面作出反應的部隊才能實施這種戰(zhàn)術。
8.在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中,哈斯德魯拔為設法避免接戰(zhàn),把他的部隊部署在一座凹凸不平的小山腰上的防護工事里面。這時,李維烏斯·薩利納托和克勞狄烏斯·尼祿便把他們的兵力調到兩翼,使中央空而無兵。他們采取這一步驟包圍了哈斯德魯拔,實施攻擊,將其擊潰。
9.漢尼拔在一系列戰(zhàn)斗中敗于克勞狄烏斯·馬爾切盧斯之后,最后決定按這樣的方法部署他的營寨:以山地、沼澤和諸如此類的有利地形為依托,把部隊配置得足以進退自如。當羅馬人占上風的時候,他能做到將部隊基本上無損傷地撤回他的筑城工事;當羅馬人后撤的時候,他能有實施追擊的主動權。
10.斯巴達人克桑提普斯在阿非利加同馬爾庫斯·阿蒂柳斯·雷古盧斯作戰(zhàn)時,將他的輕裝兵部署在正面,而把他的軍隊的主力則作為預備隊。隨后下令他的輔助部隊 把標槍投擲出去,遂即在敵人面前佯裝敗陣,撤回到自己的隊伍里,并立即向兩翼散開,然后再從側翼重新殺回來。如是,當敵人受到強大主力攻擊時,同時也就陷進了這些輕裝兵的包圍之中。
11.塞多留在西班牙與龐培交戰(zhàn)時也曾采用過同樣的戰(zhàn)術。
12.斯巴達人克萊安德里達斯在與盧卡尼亞人作戰(zhàn)時把他的部隊排成密集隊形,這就使人產生這支軍隊規(guī)模很小的印象。隨后,當敵人因此不再嚴加防備時,他乘著戰(zhàn)斗打響之際,展開自己的部隊,在側翼包圍敵人,終于一舉將其擊潰。
13.斯巴達人加斯特龍前去支援埃及人跟波斯人作戰(zhàn)。他認為希臘士兵更厲害,更令波斯人畏懼,因而調換了兩支軍隊的武器,并把希臘人部署在第一線。當他們在接戰(zhàn)中互有勝負,相持不下時,他便把埃及人作為增援部隊派了出去。盡管波斯人實際上同希臘人(被當作埃及人)打了個平手,但忽然之問又來了一大批人馬(被認為是前來增援的希臘人),而波斯人是很畏懼希臘人的,于是他們便倉促地退走了。
14.格奈烏斯·龐培在阿爾巴尼亞作戰(zhàn)時,敵人在人數(shù)和騎兵方面均占優(yōu)勢。他下令步兵把頭盔藏起來,免得因反光而暴露自己,并要他們都隱藏到一個峽谷里的小丘后側去。然后,他命令他的騎兵前出到一片平地上,裝作是步兵的屏護,又吩咐他們一俟敵人出擊,立即與步兵取齊,并向兩翼散開。這個動作一完成,步兵便突然一躍而起,亮出他們的陣勢,向不小心陷入峽谷的敵人猛撲過去,并就此將他們打得潰不成軍。
15.當馬爾庫斯.安東尼與安息人作戰(zhàn)時,安息人亂箭如雨注般朝他的隊伍射來。他下令部隊原地停步,并排出龜甲掩蔽陣? 。箭矢遂在其上飛越而過,未傷及士兵,直到敵軍疲乏退去。?
16.當漢尼拔與西庇阿在阿非利加進行爭戰(zhàn)時,他手下那支軍隊里有迦太基人,有聯(lián)軍,一部分聯(lián)軍不僅由多種族人士組成,而且竟然還有意大利人。他在第一線部署了八十頭大象,用以攪亂敵人的陣腳,而把高盧人、利古里亞人、巴利阿里人和摩爾人的聯(lián)軍放在大象后面。這樣他們就無法逃跑了,因為跟著他們的是迦太基人。把聯(lián)軍放在前面即使不能重創(chuàng)敵人,至少也能收到疲憊敵人的效果。他把他的迦太基同胞和馬其頓人部署在第二線,以便他們精力充沛地去同筋疲力盡的羅馬人拼殺。意大利人則殿后,他對他們的忠誠程度并不信任,而且擔心他們不肯好好出力,因為其中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違背他們本人的意志被從意大利強行拉來的。
針對這一布勢,西庇阿將他的軍團的精華按劍矛兵、主力兵、后備兵布成三道相互接續(xù)的作戰(zhàn)線。 但不讓各大隊連成一片,而是在獨立的中隊之間留出一段距離,好讓敵人放出來的戰(zhàn)象較容易地穿越而過,以防混亂了陣腳。他把輕裝兵安頓在這些空隙之間,免得陣中出現(xiàn)缺口,但同時又給他們下達指令,只要戰(zhàn)象一沖陣,他們就可以向后方和兩翼撤離。他把騎兵配置在兩翼:令拉埃柳斯負責右翼的羅馬騎兵,令馬西尼薩指揮左翼的努米底亞人。如此精明的兵力部署無疑是獲勝的原因。?
17.在同盧奇烏斯·蘇拉會戰(zhàn)中,阿爾凱勞斯把他的裝備有長柄大鐮刀的戰(zhàn)車配置在第一線,用以混亂敵人的陣腳;在第二線他部署了馬其頓人的方陣;第三線則是依羅馬式樣裝備的輔助兵,加上意大利的逃兵。他對這些逃兵的作戰(zhàn)頑強極為信任。他在最后一道作戰(zhàn)線上還部署了輕裝兵,兩翼則是數(shù)量相當可觀的騎兵,用以包圍敵人。
針對這一布勢,蘇拉在每一側翼構筑了很寬的壕溝,并在壕溝末端建造了堅固的棱堡。他用這種辦法消除被敵人包圍的危險,在步兵,尤其在騎兵的數(shù)量方面敵人都超過他。其次,他把步兵分三道作戰(zhàn)線排列開,中間留出一定距離,一旦需要,可穿越這些空間把后衛(wèi)線上的輕裝兵和騎兵拉上去。隨后他又指揮第二線上的后排兵把大量的樁子密密地深深地扎進地里,待戰(zhàn)車接近,他就讓前排兵隱蔽到這些樁子中間去。然后,令游動部隊和輕裝兵發(fā)出震天的喊聲,接著將標槍投擲出去。采用這種戰(zhàn)術,不是敵人的戰(zhàn)車撞到樁子上被絆住,便是敵人的車手在一片喧囂聲中膽戰(zhàn)心驚,受標槍威脅,只得調轉車頭往回開,因而撞擊自己人,攪亂馬其頓人的陣容。當敵人奪路而走時,蘇拉便指揮他的隊伍沖進。阿爾凱勞斯調騎兵前來迎戰(zhàn),這時羅馬騎兵突然猛撲過去,把敵人趕了回去。這一戰(zhàn),蘇拉大獲全勝。
18.蓋猶斯·凱撒采用同樣的方法迎戰(zhàn)過高盧人的裝備有長柄大鐮刀的戰(zhàn)車。他在地里設置了木樁,阻止了他們前進。
19.在阿爾比勒,亞歷山大雖然擔心敵人人多勢眾,但他對他的部隊的英勇無畏充滿信心,因而面向四面八方部署作戰(zhàn)線,以便一旦受到包圍能做到全線出擊。
20.馬其頓國王佩爾修斯把他的部隊編成一個二層方陣,配置在其軍隊的中央,每邊均布以輕裝兵,騎兵則部署在兩翼。保盧斯在同他作戰(zhàn)時布設三線楔形隊形,在各線之間還不時派些散兵出來游動。當他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無法取勝時,便決定撤離,并借此佯動將敵人誘至他事先選定的一個崎嶇的地方。可敵人識破了他的退卻實是一種計謀,便保持完整的隊形尾隨跟進。于是他下令左翼的騎兵用盾掩護自己全速沖擊敵方陣。他的目的是在與敵人短兵相接中用盾去搗毀對方的矛尖。當馬其頓人失去他們的長矛時,他們也就亂了陣腳,慌忙逃遁而去。?
21.皮洛士在保衛(wèi)阿斯庫盧姆附近的他林敦人時,遵循荷馬史詩中把最弱的部隊配置在中央的說法,把薩謨奈人和伊庇魯斯人部署在右翼,布魯?shù)偃恕⒈R卡尼亞人和薩倫特人部署在左翼,把他林敦人放在中央。騎兵和戰(zhàn)象則留作預備隊。
對方的執(zhí)政官們很有見地,他們把騎兵部署在兩翼,把軍團置于第一線和作預備隊,并以輔助部隊補充其間。我們知道雙方在這里各有兵力四萬人;皮洛士折兵一半,羅馬方面則損失五千人。
22.格奈烏斯·龐培在古法薩羅與凱撒交戰(zhàn)時部署了三道作戰(zhàn)線,每道作戰(zhàn)線又有十列縱深。他把他認為最英勇可靠的軍團配置在兩翼和中央,用新兵補充戰(zhàn)線間隙。在右翼,沿埃尼派夫斯河他部署了六百名騎兵,由于河床淤積使這個地方難以通行,把其余的騎兵則跟輔助部隊一起部署在左翼,這樣他就能從這里包圍凱撒的部隊。
針對這一布勢,蓋猶斯·凱撒也排成三道作戰(zhàn)線,把他的軍團部署在中央,令其左翼靠著沼澤地,以避免左翼有戰(zhàn)爭。他把騎兵部署在右翼,他還從他的步兵中選拔了一批飛毛腿,這些人都曾經過騎兵作戰(zhàn)的嚴格訓練。 此外,他還留下六個大隊作戰(zhàn)斗預備隊用,將他們呈斜形配置在右翼,以便隨時迎戰(zhàn)敵騎兵的攻擊。這一布勢對凱撒那一天的勝利起了決定作用,當龐培的騎兵一開始涌進時,這幾個大隊的兵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擊潰,迫使其掉轉馬頭后撤,卻又被其他部隊殺得片甲不留。?
23.當卡蒂人一次又一次地派騎兵來進行騷擾,隨后便躲進森林時,凱撒·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皇帝命令他的部下,一遇到敵人的輜重隊,就應立即下馬進行步戰(zhàn)。通過這種辦法,他確信任何地形方面的困難都將不致影響他取得勝利。
24.當蓋猶斯·杜埃柳斯發(fā)現(xiàn)迦太基人的機動船隊躲開他的重型艦船,而他的士兵的英勇精神因而受到挫傷時,設計了一種鐵抓鉤。他用這種鐵抓鉤鉤住一艘敵船,羅馬人便通過搭在船舷上的跳板沖上甲板,在敵船上展開肉搏戰(zhàn),將敵人殺死。?
第四章 在敵人隊伍中制造混亂
1.擔任執(zhí)政官的帕皮留斯·小庫爾索爾已無法在與頑強抵抗的薩謨奈人的交戰(zhàn)中取勝。于是,他暗暗指示斯普留斯·瑙蒂烏斯派遣若干輔助騎兵和馬夫騎上尾巴系上拖地樹枝的騾子,讓他們鼓噪著從對面那座小山上奔馳而下。他未將此舉的目的告訴他的部下。當他一看到這些人,便高聲叫喊他的同事已經近在咫尺,他們已經取得勝利;他鼓勵他的部隊在援兵抵達之前,去奪取這場戰(zhàn)斗的榮譽。這時,羅馬人個個信心百倍,爭先向前沖去,而敵人看到飛揚的塵土反倒膽怯起來,終而轉身逃走了。?
2.費邊·魯盧斯·馬克西穆斯在第四任執(zhí)政官期間,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實現(xiàn)在薩謨奈突破敵人戰(zhàn)線的企圖。后來,他把劍矛兵從列陣中撤出來,讓他們跟他的副官西庇阿一起去實施迂回,命令他們占領一座山頭,從那里他們可以深入到敵人背后。這一行動得手后,羅馬人勇氣倍增,薩謨奈人則惶恐不已,終于被粉碎了。
3.大將米努奇烏斯·魯福斯受到兵力大大超過他的斯科迪斯奇人和達西亞人的重重逼迫。他派他的兄弟和一小隊騎兵帶著喇叭到前邊的某個地方去,并指示他只要一聽到戰(zhàn)斗打響,他們就要突然從另一個方向顯現(xiàn),而且要吹起喇叭。如是,山谷里到處響起喇叭的回聲,敵人以為對方人數(shù)眾多,因之驚恐地逃遁而去。
4.執(zhí)政官阿奇留斯·格拉布里奧與安條克國王的軍隊相對抗,后者在希臘的德摩比利山口布陣。執(zhí)政官不僅受到不利地形所牽制,而且若不是波爾奇烏斯·加圖阻擋,他早已損傷慘重地被擊敗了。加圖雖然已是下了臺的執(zhí)政官,但他在軍隊中還是士兵的護民官,他擔任此職是人民選舉的。(格拉布里奧派他去進行一次迂回)他把守衛(wèi)著卡利德羅米山頂?shù)陌M欣藬f走,隨后突然從敵人背后出現(xiàn)在俯臨著國王營帳的一座山頂上。安條克軍中亂成一團。這時,羅馬人前后夾擊,挫敗了敵兵,把他們打得四處逃散,并奪占了他們的營帳。
5.執(zhí)政官蓋猶斯·蘇爾皮奇烏斯·佩蒂庫斯準備跟高盧人打一仗。臨戰(zhàn)前,他命令一些騾夫悄悄地趕著騾子登上周圍的幾座小阜。然后,當戰(zhàn)斗打響時,要他們反復地讓戰(zhàn)士們看到他們仿佛都是騎著駿馬似的。高盧人以為對方的增援正源源開來,盡管勝利幾乎在握,他們還是從羅馬人跟前逃走了。
6.在阿基塞克斯蒂,馬略打算在次日跟條頓人決一死戰(zhàn)。他派馬爾切盧斯于當夜帶領一小隊騎兵和步兵深入敵后。為了造成他派遣了一支大部隊的假象,他下令武裝的馬夫和隨營人員也隨隊一起出發(fā),還牽了許多配有鞍墊的馱畜,使人覺得這確是一支騎兵部隊。他命令這些人只要一發(fā)現(xiàn)戰(zhàn)斗打響,就從背后襲擊敵人。這一計謀在敵人中間造成了極大的惶恐,以致盡管他們十分兇猛,還是轉身逃跑了。
7.李錫尼·克拉蘇在反奴隸起義戰(zhàn)中擬率領他在卡馬拉特魯姆的隊伍攻擊高盧人的統(tǒng)領卡斯圖斯和坎尼庫斯。他派出十二個大隊跟隨他的兩名副官蓋猶斯·蓬普蒂尼奧和昆圖斯·馬爾奇烏斯·魯福斯迂回到山后。當戰(zhàn)斗打響后,這些隊伍高聲吶喊,從山上向敵人背后直沖而下,使敵人大受震驚,以致根本無心戀戰(zhàn),四散逃命去了。
8.有一次,馬爾庫斯·馬爾切盧斯深怕微弱的喊聲會暴露出他的部隊兵力不足,于是他下令所有的隨軍商販、雇員及至各類隨營人員都要參與吶喊。他就這樣使敵人誤以為遭遇上了一支大部隊而陷入慌亂之中。
9.瓦萊留斯·拉埃維努斯在與皮洛士的一次交戰(zhàn)中殺死了一名普通的士兵。他高舉起他那把濺滿鮮血的劍,使兩支軍隊都相信皮洛士已被殺。敵軍因受騙而亂成一團,他們想統(tǒng)帥既已被殺,他們將孤立無助,于是心驚膽戰(zhàn)地返回營地去了。
10.朱古達因先前與羅馬軍隊有過交往而學會了拉丁語,他在努米底亞與蓋猶斯·馬略交戰(zhàn)時單騎沖到前沿,并高聲宣布,蓋猶斯·馬略已死在他的刀下。他用這個辦法使我方許多戰(zhàn)士逃散了。
11.雅典人邁隆尼德斯在一次跟底比斯人的交戰(zhàn)中突然朝自己部隊的右翼沖去,一面高聲喊道,他已經在左翼打勝了。借此,他鼓舞了自己部下的士氣,激起了敵人的恐慌,并贏得了此戰(zhàn)的勝利。
12.有一次,克羅埃蘇斯用一支駱駝軍去與敵人強大的騎兵隊伍作戰(zhàn)。當這些駱駝出現(xiàn)時,其奇特的形狀,加上駝體散發(fā)出來的臭味,使敵人的戰(zhàn)馬大受驚嚇,不僅致騎手們一個個摔下馬背,而且還把他們的步兵踩在馬蹄下,使其兩翼受挫,從而為克羅埃蘇斯提供了將其殲滅的良機。
13.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為了爭奪他林敦,與羅馬人交戰(zhàn)時也曾用戰(zhàn)象使羅馬軍隊陷于困境。
14.迦太基人也常常使用這些東西跟羅馬人作戰(zhàn)。?
15.有一次,沃爾斯奇人把他們的營帳扎在灌木叢和森林近側??妆R斯把火種扔到每一件易燃的東西上,一經起火,火勢迅速蔓延到整個壁壘。如是,他使敵人失去了營帳。
16.普布柳斯·克拉蘇險些被對方用這種辦法與他的整個部隊切斷聯(lián)系。?
17.西班牙人在反對哈米爾卡爾的戰(zhàn)爭中把公牛系在大車上,車上裝滿樹枝、牛脂和硫黃,將它們放置在陣前。當戰(zhàn)斗信號一起,便點著車上的燃料,然后驅趕這些公牛向敵人沖去。這一來敵人的戰(zhàn)線亂作一團,頓時被突破了。
18.法利希人和塔爾奎尼亞人讓他們中的許多人裝扮成祭司,一手執(zhí)火把,一手抓著一條蛇,活像福利埃 降世。這一幕景象使羅馬軍隊驚嚇不已。
19.有一回,維愛和菲登埃兩地的人們也手持火把干了同樣的事情。?
20.西徐亞人的國王阿瑟斯正與人數(shù)眾多的特里巴利人部落對陣。他命令婦女、兒童以及所有平民百姓都要把驢群和牛群趕到敵軍的后方去,還要把長矛梭鏢豎著運送到作戰(zhàn)線前面去。然后他到處散布流言,說增援部隊正從遙遠的西徐亞部族朝他這里開過來。他用這樣的聲明竟強使敵人撤走了。
第五章 設伏
1.羅穆盧斯在臨近菲登埃時埋伏下一部分兵力,并佯作逃跑狀。當敵人不顧一切前來追趕時,便把他們引向他早已預先隱伏著部隊的地方。此時伏兵從四面八方向敵人沖去,而敵人則毫無抵御之力,在他們的猛烈攻勢中被粉碎殆盡。
2.執(zhí)政官昆圖斯·費邊·馬克西穆斯受命前去支援蘇特里翁人抗擊伊特魯里亞人,他把敵人的兵力全部吸引到自己這邊來。然后他佯裝被嚇壞了,退到一處較高的地方,裝成還是在潰退的樣子。當敵人亂哄哄向他沖來時,他也發(fā)起了攻擊。費邊不僅在戰(zhàn)斗中消滅了敵人,而且還奪占了他們的營地。
3.森普羅尼烏斯·格拉古正與克爾特伊比利亞人作戰(zhàn),他佯作擔驚受怕,將他的軍隊關在營里。后來,他派出他的輕裝兵去騷擾敵人,要他們打一下就跑,通過這種辦法把敵人引出來。他在敵人還沒有列陣之前先向他們發(fā)起攻擊。如是一舉全殲敵人,且奪占了他們的營寨。
4.執(zhí)政官盧奇烏斯·梅特盧斯在西西里跟哈斯德魯拔作戰(zhàn)時百倍警覺,因為哈斯德魯拔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和一百三十頭大象。他假裝擔驚受怕,把他的軍隊撤到帕諾木斯? ,并在他的陣地前挖了既大又深的壕溝。然后,他仔細察看了哈斯德魯拔的軍隊,排在前列的是大象。他下令劍矛兵向這群象投擲標槍,隨后迅速撤回他們的防御工事。大象的馭手被戲弄激怒,便驅趕大象直向前沖,結果大象紛紛掉進壕溝。一部分大象被如雨般射來的箭矢射殺,另一些大象則被趕得掉頭向自己陣里沖來,以至使哈斯德魯拔軍中亂成一團。此時,正在待機而動的梅特盧斯率領他的全部兵力從側翼向迦太基人發(fā)起攻擊,并一舉將其殲滅。他甚至還俘獲到不少大象。
5.西徐亞女王泰米麗絲和波斯國王居魯士發(fā)生交戰(zhàn),雙方互有勝負。女王假裝畏怯,把居魯士誘騙到一隘路處。她的軍隊對這一帶非常熟悉。就在這里女王突然掉過頭來,利用有利的地形條件,戰(zhàn)而勝之。?
6.埃及人準備在平原上交戰(zhàn),這平原附近有一塊沼澤地。他們用海草把沼澤地覆蓋起來。然后,當戰(zhàn)斗打響時,他們佯作潰退,把敵人引進陷阱。敵人因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地方跑得太快,而陷入這片沼澤地,結果被包圍住了。
7.比里亞托原是一個土匪,后來成為克爾特伊比利亞人的領袖? 。有一次,他假裝逃避羅馬騎兵而撤退,把他們引誘到一個滿地都是深洞的地方。他自己在他非常熟悉的小路上走得飛快,可那些羅馬人對那里的地形全然無知,因而陷入困境而遭殺害。
8.辛布里戰(zhàn)爭的指揮官福爾維烏斯在離敵人很近的地方扎下他的營帳。他命令他的騎兵去靠近蠻夷人的工事,在稍事攻擊之后即裝作撤走。他連續(xù)幾天都這樣干,辛布里人每次都窮追不舍。他發(fā)現(xiàn)這時對方的營帳常常無人守護。于是,他在堅持派出一部分兵力去重復日常的那些滋擾活動的同時,親自率領輕裝兵秘密地在敵人營帳背后埋伏起來。當敵人按常規(guī)涌出營寨去實施追擊之后,他突然發(fā)起攻擊,拆毀了敵人的沒有護衛(wèi)的壁壘,奪占了營帳。
9.當兵力遠遠超過我軍的法利希人已經在我們的領土上安營扎寨時,格奈烏斯·福爾維烏斯讓他的士兵放火燒燃離營帳較遠處的一些建筑物,使法利希人以為這是他們的人干的。這時,他們心里便想起他們也應該到那里去搶劫一番,于是紛紛離散了。
10.伊庇魯斯人亞歷山大,在與伊利里亞人戰(zhàn)爭時,先埋伏下一支部隊,然后讓他的一部分士兵穿上伊利里亞人的服裝,命令他們去毀壞他自己的,也就是伊庇魯斯的田地。當伊利里亞人目睹這番情景后便到處搶劫。他們還認為前面帶路的那些人是偵察兵,于是也就更加有恃無恐了。可是,當他們被這些所謂的偵察兵牽著鼻子帶到這塊無路可走的去處后,即被如數(shù)消滅了。
11.錫拉庫薩人萊普廷斯在與迦太基人進行戰(zhàn)爭時也曾下令毀壞他自己的田地,放火焚燒某些房屋和堡壘。迦太基人以為這是他們的人干的,都跑過來幫忙,于是他們便進了埋伏在那里的人的包圍圈而被擊潰。
12.迦太基人派馬哈爾巴爾去鎮(zhèn)壓造反的阿非利加人。馬哈爾巴爾知道阿非利加人酷愛喝葡萄酒。他在許多葡萄酒里摻進了曼德拉草根,這是具有介乎毒藥和催眠藥之間效應的一種東西。隨后,經過一番規(guī)模不大的交火,他便有意退回營寨了。深夜,他把輜重和所有摻上麻醉藥的葡萄酒都留在營帳里,假裝著撤離了營地。當蠻夷們奪得營帳,欣喜若狂地貪婪地狂飲著那些摻了藥的葡萄酒時,馬哈爾巴爾突然回來了;對付像死人一樣直挺挺地張開四肢躺在那里的阿非利加人,只好把他們生俘,或者干脆殺死了事。?
13.有一次,漢尼拔知道,無論他的營地還是羅馬人的營地周圍都缺乏木材。于是,他故意放棄這個地方,臨走時在他的營地上還留下許多牲口。羅馬人既然弄到了這么多的戰(zhàn)利品,便都狼吞虎咽地大吃起來,因為缺少柴禾,也就只好吃難以消化的生肉。當天夜里,漢尼拔率領他的軍隊轉了回來。他發(fā)現(xiàn)羅馬人毫無防備,加之吃了不少生肉,都覺得不舒服。漢尼拔趁機給了他們重大殺傷。
14.提比略·格拉古在西班牙時獲悉,敵人因缺乏糧食而挨餓時,便想方設法在他的軍營里準備下了一批各式各樣的食物,然后便將軍營棄置了。當敵人進占這座營地,發(fā)現(xiàn)里面藏有那么多食品后,人人都狼吞虎咽地大吃起來。正在這時,格拉古帶領他的軍隊回來了,隨之一舉將其殲滅殆盡。
15.希俄斯人在與厄立特里亞人作戰(zhàn)時在一塊高地上抓到一名厄立特里亞的間諜。他們把他殺了,然后讓自己的一名士兵穿上他的衣服。這名士兵便跑到那塊高地上去發(fā)信號,把厄立特里亞人引誘進他們的埋伏圈中來。
16.眾所周知,阿拉伯人有一個慣例,敵人臨近時要發(fā)信號,白天放煙,夜間生火。有一次,阿拉伯人下了命令,這個做法要不間斷地堅持,但當敵人逼近到跟前時就中止。敵人抵近時沒有發(fā)現(xiàn)火光,還以為阿拉伯人尚不知他們已經近在咫尺,便拼命往前沖,結果盡遭殲滅。
17.當敵人在一塊高地上扎下他們的筑壘兵營時,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把他的一部分兵力撤走了,同時命令留下的部隊依然照老樣子點燃燈以此造成他的全部兵力仍在原地的印象。他親自率領他的部隊穿過人跡不到的地區(qū)迂回到敵后,攻擊敵人,將其趕出了他們的指揮陣地。
18.羅得島的門農在騎兵方面占優(yōu)勢,他想讓占據著山頭的敵人下到平地上來。他派出一些士兵,假裝投奔敵營的逃兵,并帶去消息說門農軍內人心思變,不日將有隊伍陸續(xù)過來。為使這種說法得到印證,門農下令在敵人可以觀察到的地方星星點點地構筑一些小據點,好像變節(jié)分子已經撤離了這些據點。在山上的那些人受這種表演所蒙騙居然下山來到平地上,只等他們一去攻擊那些小據點,便立地遭到門農的騎兵所圍困。
19.摩羅西人的國王哈里巴斯在戰(zhàn)爭中遭到伊利里亞人巴爾迪利斯指揮的一支相當大的軍隊的攻擊。哈里巴斯把一部分非戰(zhàn)斗人員派到鄰近的埃托利亞地區(qū)去,并傳出消息說他要把他的城鎮(zhèn)和領地讓給埃托利亞人。他本人則率領那些能夠操持武器的人埋伏在遠近的山頭上和其他難以通行的地方。伊利里亞人深怕摩羅西人的領地被埃托利亞人奪走,便亂哄哄急沖沖地懷著去進行擄掠的強烈愿望,日夜兼程朝這里趕來。當他們分散開時,哈里巴斯便從隱蔽地一踴而出,殺得他們暈頭轉向,倉皇潰逃。
20.蓋猶斯·凱撒的副官提圖斯·拉別努斯渴望在日耳曼人來到之前投入與高盧人的交戰(zhàn),因為他知道,日耳曼人是前來支援他們的。他假裝失去信心,在河對岸扎下他的營寨,并聲稱明天他便拔營離去。高盧人料想他要逃脫,便開始橫渡中間的這條河流。拉別努斯跟他的部隊一起掉過頭來趁著高盧人在十分艱難的半渡間將他們消滅了。
21.有一次,漢尼拔獲悉,羅馬指揮官福爾維烏斯的營寨構筑得很不經心,而且這員大將還常常喜好去作無謂的冒險行徑。那天清晨,正好碰著濃霧,漢尼拔派出小股騎兵去試探一下羅馬人工事里的狀況。福爾維烏斯立即出動。就在此時,漢尼拔在另一地點攻進了福爾維烏斯的營寨,直搗羅馬人的后方。八千名最英勇的士兵連同他們的指揮官本人均遭殺戮。?
22.另有一次,羅馬軍內在獨裁官費邊和騎兵統(tǒng)領米努奇烏斯之間發(fā)生了分歧。費邊想等待一個有利時機,米努奇烏斯則求戰(zhàn)心切,急于出擊。漢尼拔把他的營寨扎在敵人的兩支軍隊之間,他把一部分兵力隱伏在陡峭的懸崖間,讓另一部分兵力去占領鄰近的小丘,擺出一副與敵挑戰(zhàn)的架勢。當米努奇烏斯率領他的部隊出擊時,漢尼拔在各處布下的伏兵突然一躍而起,要不是費邊在這關鍵時刻趕來相助,米努奇烏斯的部隊定會被消滅殆盡。
23.隆冬季節(jié),漢尼拔在特雷比亞河邊扎營,與執(zhí)政官森普羅尼烏斯·隆古斯的營地只有一河之隔,雙方營內情況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漢尼拔令馬戈率領經過挑選的部下埋伏起來,又命令努米底亞騎兵前出到森普羅尼烏斯工事跟前,以引誘頭腦簡單的羅馬人出戰(zhàn)。同時,他又吩咐這些部隊在我方首次攻擊后即從他們十分熟悉的徒涉場撤回。由于出戰(zhàn)非常隨意,又去追擊了一陣子努米底亞人,隆古斯挫傷了他的部隊的情緒,恰似在一個嚴寒的冬天叫人空著肚子去徒涉河流的心情一般。正當我們的士兵凍得發(fā)僵,餓得發(fā)慌的時候,漢尼拔指揮他的部隊來攻擊他們了。他的那些部隊為了執(zhí)行這項攻擊使命預先把身子烤得暖暖的,肚子吃得飽飽的,甚至還用油脂擦了身子。這時,馬戈也在他受領設伏的地方攻擊了敵營尾部的羅馬人。
24.在特拉西梅諾湖一帶有一條小路蜿蜒于大湖和山腳之間? ,這條小路一直通到開闊的平地去。漢尼拔佯裝撤走,他走的便是這條直通開闊地區(qū)的小路,并且就在那里安下營寨。當夜他讓士兵們在附近山頭上的各要點和隘路盡頭處安歇。次日破曉時有霧,他前移了他的作戰(zhàn)線。在追擊看來像是正在撤退中的敵人的弗拉米尼進了隘口,他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伏兵,直到他被從正面、側翼和尾部團團包圍。他和他的部隊盡遭殲滅。
25.漢尼拔在與獨裁官尤尼烏斯爭戰(zhàn)時,命令六百名騎兵分成幾十個小隊,于深夜逐次輪番在敵營周圍作不間斷的騎行。如是,整整一夜羅馬人都要換著班到壁壘上去值崗放哨,被折騰得精疲力盡,加上那天夜里連續(xù)不斷地下著大雨。所以,當?shù)诙烨宄坑饶釣跛拱l(fā)出撤崗的信號時,漢尼拔卻率領他的休息得很好的隊伍進攻過來,并奪下了尤尼烏斯的營寨。
26.斯巴達人用同樣的辦法沿地峽 構筑了許多堡壘,以護衛(wèi)伯羅奔尼撒半島,底比斯將軍伊巴密儂達借用輕裝兵部隊鬧騰了一整夜,使敵人無法休息。第二天清早,當他把他的部下撤回來,斯巴達人隨之退下去后,他又突然指揮他的昨夜得到很好休息的主力部隊朝前沖去,徑直突破了那些無人守衛(wèi)的壁壘。
27.在坎尼之戰(zhàn)中,漢尼拔在部署他的作戰(zhàn)線時命令六百名騎兵投到敵人方面去。 為了證明他們的忠誠,騎兵們把長劍和盾都交給了羅馬人,隨之便被遣送到后方去。后來,戰(zhàn)斗一開始,他們就拔出原先藏匿起來的短劍,揀起已經倒下去的士兵的盾牌,把羅馬人的軍隊殺了個措手不及。
28.亞皮德人假裝投誠,把他們部族里的一些人交給總督普布柳斯·李錫尼發(fā)落。這些人被接納了下來,又被部署到最后一道作戰(zhàn)線上。后來,他們把后方的羅馬人殺得大敗。
29.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兩面臨敵,一面是西法克斯的營地,一面是迦太基人的營地。他決定夜襲營內儲有大量易燃物資的西法克斯營地,點燃這些東西,在努米底亞人惶恐萬分奪路逃生時將其消滅;同時,依靠預先設下的伏兵截住迦太基人,因為他料及迦太基人此時必定前去救助他們的聯(lián)軍。敵人想象這是一場偶發(fā)的大火,所以全都不帶武器向營地沖去,西庇阿趁機襲擊并消滅了他們。他的兩項計劃大獲全勝。
30.米特拉達悌在交戰(zhàn)中曾多次敗在盧庫盧斯手下,因此他很想雇人去謀殺盧庫盧斯。有一個名叫阿達塔斯的膂力過人的壯漢 ,米特拉達悌讓他投誠到盧庫盧斯那邊去,在取得敵人的信任之后就下手干那勾當。這個謀殺者干這勾當?shù)故鞘制饎牛删褪鞘冀K未能得手。因為盧庫盧斯雖然收下了他,且把他編進騎兵部隊,但暗地里還是在監(jiān)視著他。一則對一個叛逃者是不應當立即給予信任的,再則也是為了防止其他叛逃者接續(xù)前來。后來,這家伙在多次出擊中表現(xiàn)不凡,也很忠誠,因而漸漸地得到了信任。他選定了下手的時間,他想趁軍官們和全營一起休息的機會下手,因為這時出入統(tǒng)帥營帳的人不多。偶然的機緣救了盧庫盧斯的命。如果在盧庫盧斯精神好的時候,謀殺者想要去見他,那是立刻會被帶到他跟前去的。不巧那像伙急于求見那天,盧庫盧斯因頭天夜間費盡腦汁反復思索作戰(zhàn)計劃問題而搞得十分疲憊,所以正在睡覺。當阿達塔斯申辯說他必須受到接見,因為他手上有意外的非常緊急的公文必須呈報。但盧庫盧斯的奴隸對他們的主人的健康關懷備至,堅決擋駕。于是,阿達塔斯反倒害怕起來了,他害怕自己已成為懷疑對象,竟然翻身騎上一匹預先在大門外備下的馬直向米特拉達悌處逃去。那項使命他可是到頭來也沒有能完成。
31.西班牙塞多留在離龐培的大營所在地勞龍鎮(zhèn)不遠處扎下營寨。那里只有兩個地方可以征集到糧秣,一處較近,另一處離得遠些。塞多留下令要不斷派出輕裝兵去襲擊臨近的點,但對遠處那個點,任何部隊都不準去騷擾。如是,他最終使他的對手相信遠處的那個點要更安全些。有一次,當龐培的軍隊來到這個地區(qū)時,塞多留命令屋大維·格雷奇努斯帶領模仿羅馬樣式裝備的十個大隊和十個大隊的輕裝西班牙人,跟塔克文·普里斯庫斯和二千名騎兵一道前去埋伏下來,對付前來征集糧秣的人員。這些人馬執(zhí)行他們受領的指示十分賣力。在對周圍地形作過一番勘察之后,當夜幕來臨時,他們把上述那些部隊都隱蔽到鄰近的森林里。最適合于隱蔽作戰(zhàn)的西班牙人輕裝兵被部署在第一線,重裝兵擺得稍稍往深處一點,騎兵則部署在最后,以防止馬的嘶叫聲暴露了整個的計劃。然后,他們下令全體人員立即休息,要求保持肅靜,直到第二天第三個時辰 為止。龐培的人員以為平安無事,把糧秣都裝載好,準備回營,那些擔任警戒的人也都為這種平靜景象所迷惑紛紛溜出去搶劫。這時,西班牙人以他們民族特有的迅捷機敏突然一躍而起,直向稀稀拉拉的敵兵撲去,使他們蒙受重大傷亡。當羅馬人還未對這首次攻擊組織反擊之前,從森林中突然殺出來的重裝兵又將正在返回本部的那些羅馬人打了個稀里花拉,派出追擊潰逃者的騎兵,一路上把潰逃者殺得十分凄慘。塞多留還采取了不讓任何人逃脫的措施。使派到前面去執(zhí)行這一任務的余下的大約二百五十名騎兵抄小路飛速急馳,在抵達龐培的營寨前便調轉馬頭往回走,這樣正好碰到跑在頭里的逃兵。龐培獲知這一情況后,隨即派出由德奇穆斯·拉埃柳斯率領的一個軍團前去支援他的部下,可是撤到右翼的敵騎兵假裝敗陣,遂迂回過這個軍團,再從背后攻擊它,同時那些原來追逐收糧人員的人便從正面攻擊它。如是,這個軍團連同他們的統(tǒng)領一起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當龐培率他的全部兵力前來增援這個軍團時,塞多留的軍隊便從山腰間殺了出來,使龐培處境艱險。如是,塞多留除去取得了一箭雙雕的效果之外,還迫使龐培成為他自己的軍隊遭到慘敗的見證人。這是塞多留和龐培之間的首次交戰(zhàn)。據李維記載,這次交戰(zhàn)中龐培軍傷亡達一萬人,還損失了全部輜重。?
32.龐培在西班牙作戰(zhàn)時,先把部隊埋伏好,再佯裝深怕敵人前來追擊他的樣子,直至把他們引進伏擊地點。然后,當時機來到時,他一聲號令,從正面和兩翼屠殺敵人,還抓獲了敵將佩爾佩爾納。
33.龐培在亞美尼亞時,米特拉達悌的騎兵在數(shù)量和質量方面都居優(yōu)勢。夜間,龐培將三千名輕裝兵和五百名騎兵埋伏在兩座軍營之間覆蓋著灌木叢的山谷里。天剛破曉,他就派出騎兵去襲擊敵人的陣地,并發(fā)出指示,只要敵人的全部兵力,騎兵和步兵一參戰(zhàn),羅馬人就可以漸次后撤,但要注意保持隊形,后撤距離以使伏兵能夠從背后對敵人奮起突襲為限。這一計劃取得了成功。那些倉促逃生者掉頭四竄時正好碰上龐培殺來,如是造成了前后夾擊的態(tài)勢。我們的步兵在與敵人白刃格斗時還刺傷了敵人的許多馬匹。這次交戰(zhàn)挫傷了國王對騎兵所懷有的信念。?
34.在奴隸戰(zhàn)爭中,克拉蘇在離敵營很近的地方,坎滕納山附近,構筑了兩座營寨。一天夜間,他調遣他的軍隊,把他們部署在坎滕納山腳下的基地里住下。為了欺騙敵人他把他的帥帳駐在一個大營帳里,又把騎兵分成兩個支隊:一部分交給盧奇烏斯·昆圖斯去和斯巴達克斯作戰(zhàn),采用真真假假的打逗去疲憊他;用另一部分去對付卡斯圖斯和坎尼庫斯小集團中的日耳曼人和高盧人,要他們佯裝逃跑,以把敵人吸引到克拉蘇親自率軍設伏的地點。當蠻夷們跟蹤追來時,騎兵轉身向兩翼散開,突然羅馬軍一躍而起,大聲呼喊著沖上前來。據李維說,這次交戰(zhàn)中遭殺戮的軍人連同他們的指揮官不下三萬五千人,奪回來五個羅馬鷹徽? 、二十六面旗幟,以及許多別的戰(zhàn)利品,包括五副權杖和斧子。
35.蓋猶斯·卡修斯在敘利亞跟安息人及其首領奧薩塞斯作戰(zhàn)時,在正面只部署騎兵,而將步兵隱伏在后方地勢崎嶇之處。隨后,當他的騎兵掉轉馬頭后撤,一踏上熟路時,他便將安息人的軍隊朝預先為他們準備好的伏擊地引去,并一舉將其粉碎。
36.文蒂迪烏斯將自己的部隊限制在軍營里,假裝懼敵。連續(xù)獲勝而興高采烈的安息人和拉別努斯一起出戰(zhàn)。文蒂迪烏斯把安息人引入一個不利地勢,并突然向他們發(fā)起攻擊,終而制服了安息人,使他們不再追隨拉別努斯,并從這個行省撤走了。
37.文蒂迪烏斯只有一支很小的軍隊可以跟法爾納斯坦斯領導的安息人作戰(zhàn)。他發(fā)現(xiàn),由于兵力充足敵人的信心日見增進,他把十八個大隊部署在一個隱藏在山谷里的營地一側,在步兵后面是騎兵。然后,他派出一支很小的隊伍去襲擾敵人。當這支小隊伍佯裝逃跑招引敵人緊緊追趕來到設伏地時,早在一側等候的軍隊一躍而起。如是,文蒂迪烏斯把敵人逼得倉忙逃竄,并將他們消滅殆盡,其中也有法爾納斯坦斯本人。
38.有一次,蓋猶斯·凱撒和阿弗拉尼烏斯的營地都扎在平原上。雙方都極力想搶占附近的山頭。由于山巖陡峭,搶占山頭的任務十分艱難。這時,凱撒排出的陣勢使人覺得他是準備把軍隊撤回伊萊爾達去。他的供應不足更使他的這一打算令人信以為真??墒?,事隔不久,他悄悄地拐了個小彎,突然出發(fā)去占領那些山頭了。阿弗拉尼烏斯的人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十分震驚,真好像他們的營地已經被占領了一般,于是全都拼命地也朝那些山頭奔去。凱撒預料到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在阿弗拉尼烏斯的部隊還未排好陣勢之前,便向他們猛撲過去。敵人正面是他設伏在那里的步兵,背后是他提前派往那里的騎兵。
39.在福倫加洛倫,安東尼獲悉執(zhí)政官潘薩已經在逼近過來。他便在埃米利亞大道兩旁的森林地里設下伏兵以迎敵。這一戰(zhàn)安東尼大敗潘薩的軍隊,潘薩本人負傷,不久后死去。
40.內戰(zhàn)時期,阿非利加國王朱巴有一次佯裝敗退。這使庫里奧內心浮起一縷得意,但這得意的心情并無根據。庫里奧在這種錯誤企望的驅使下便去追擊朱巴國王的一員大將薩博拉斯。他以為薩博拉斯直接在敗退,因而開進了開闊的平原地,卻被努米底亞的騎兵死死圍住。他的軍隊遭覆滅,本人被殺。
41.雅典將軍梅蘭修斯有一次響應敵國彼奧提亞國王桑修斯的挑戰(zhàn),前來決斗。當他們兩人剛剛面對面站定,梅蘭修斯就喊道:“桑修斯,你的做法太不公道,你違反了協(xié)定。我是一個人來的,你卻有人陪著一起來跟我決斗?!鄙P匏挂苫蟛唤猓钦l跟他一起來了。當他伸出脖子四下張望時,梅蘭修斯趁機一劍將其刺死。
42.有一次雅典人伊菲克拉特斯在切爾松尼斯得知,斯巴達將領阿納克西比烏斯正率領他的軍隊由陸路開進。伊菲克拉特斯從他的艦隊抽調出一支強大的隊伍,讓他們上岸,選定地方埋伏好;同時命令他的艦船照樣出航,而且要使敵人看上去他的全部兵力都已上了船。當斯巴達人因此失去警覺,大模大樣地行進時,伊菲克拉特斯便在陸地上從背后進攻、逼壓并消滅了他們。
43.有一次,利布尼人占據了一處淺水灘地,他們下到水里,只把腦袋露出水面,以使敵人相信此處水很深。他們用這個辦法使一艘追趕他們的敵艦擱淺在灘地上。利布尼人俘獲了這艘敵艦。
44.雅典將領亞西比德在赫勒斯滂與斯巴達人首領明達魯斯作戰(zhàn)。明達魯斯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和更多的艦船。亞西比德派出一部分士兵于夜間登陸,并把他的一些船只隱匿到某些岬角側后去。他自己則率領一小部分隊伍出發(fā)了,以此使敵瞧不起他很有限的兵力。當敵人前來追趕時,他就逃跑,直到最終把敵人帶進預先設伏地。然后,他便從背后攻擊敵人。當敵人一上岸,他就借助早就為此埋伏在陸上的部隊將其殲滅。
45.還是這位亞西比德,有一回,他參加海戰(zhàn)時在一個岬角上豎起幾根桅桿,并命令他留在那里的人:只要他這里發(fā)出開戰(zhàn)的信號,他們就在這些桅桿上把帆揚起來。他用這個辦法迫使敵人退卻了,因為敵人誤以為又有一支艦隊開來支援他了。
46.羅得人門農在一次海戰(zhàn)中擁有一支二百艘艦船的艦隊。他想招引敵艦隊出戰(zhàn)。于是,他作出決定只在他的一小部分艦船上揚帆,并下令揚帆的這些艦船先行起航。當敵人從遠處看到的帆數(shù)推算出艦船的數(shù)目后,接受了挑戰(zhàn)。因為他們受到了實際數(shù)量多得多的艦船的攻擊,結果大敗。
47.雅典人的首領提謨修斯準備參加一次與斯巴達人的海上戰(zhàn)斗。當斯巴達艦隊一開進作戰(zhàn)線,他就派出二十艘駛速最快的船只采用一切手段千方百計疲憊敵人。隨后,當他發(fā)現(xiàn)敵人的機動能力明顯衰落時,便全力開進,并輕而易舉地戰(zhàn)勝了對手,因為敵人早被他搞得精疲力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