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穿地心的內娛2022:我已經(jīng)無法和明星共情了
這一篇年終總結,實在太難想標題了。
因為這一年,我好像找不出一個特別有標志性的娛樂事件。
這一年的娛樂新聞不再那么牽動我們的心。過去文藝作品的最大意義是用來反映現(xiàn)實,但現(xiàn)在也不需要了,因為現(xiàn)實已經(jīng)足夠殘酷。
也因為大家的心思都在研究政策轉變和囤貨策略,忙著揣測風云變幻的上意,所以娛樂在生活中的比重變少了。
我們對于明星的八卦,也不那么熱衷了。畢竟,一個200萬的床墊,就隔開了明星和普通人的距離。我們都自顧不暇,哪有心情去吃瓜?
2022年,必定是內娛的一個低谷:影視市場慘淡、綜藝靠15年前的快男翻紅、斯琴高娃10年前的一個羊胎素??梢运⒈珺站……
不過,無聊歸無聊,總結還是要做的。不記錄點什么,這一年不就白過了?所以,就讓我們短暫遠離一下大環(huán)境敘事,看看內娛2022年究竟發(fā)生了啥。

溫馨提醒:
本篇年終盤點僅代表寫作者意見
很個人化
杠就是你對!

2022內娛戀愛元年
輸給了汪小菲和大S的撕逼
有營銷號說,今年是「2022內娛戀愛元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被曝出來的“緋聞情侶”有17對。
其實不乏大流量。(在此就不舉例了,畢竟大多沒有回應)
可是,路人對此的熱情都不是很高。如果不是粉絲,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哦,我知道了。
大概也是越來越多人明白,所謂“單身““xx眼中只有事業(yè)”都只是一個人設。娛樂圈都是俊男美女,人人都要消耗荷爾蒙。

明星戀愛無人再因此感嘆“相信愛情”。
明星離婚,對吃瓜群眾來說,也不過是另一只靴子終于落地:
1月28日,黃曉明楊穎離婚;
2月14日,張雨劍吳倩宣布離婚;
8月8日,董子健孫怡離婚;
11月26日,曹格吳速玲離婚;
……
明星之間的愛恨情仇,唯一能掀起一點水花的,還是汪小菲和大S的撕逼。

△連韓國人都在吃瓜并稱汪小菲是財閥(?)圖片來源微博@王牌教父
為什么這場罵戰(zhàn),那么多人圍觀?
因為又狗血又真實。
不愛了,就是不給你情面,你讓我難堪,我也不會讓你好過。
就像《再見愛人》的制片人劉樂所說的,很多的婚姻問題根源都是錢,是經(jīng)濟原因。
娛樂圈的這幫人是最不受到經(jīng)濟原因的影響了,可即便是這樣,他們也依舊會為了自己的錢包撕破臉。
這倒是給大家提了個醒,無論結婚還是離婚都現(xiàn)實點,自我利益要保護好。打感情牌,解決不了利益問題。

而張?zhí)m,無疑是最懂游戲規(guī)則的人。
汪小菲和大S的罵戰(zhàn),最終都變成張?zhí)m直播間的數(shù)據(jù),以及麻六記的銷售記錄。
看到張?zhí)m每天在直播間拼搏,我突然就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是窮人。
當我們還在浪費時間吃瓜、站隊的時候,人家已經(jīng)把它變成一盤生意。
你共情誰?你支持誰?重要嗎?當局者,只在乎money。

全民最焦慮
頂流也在考編?
比起明星的情事,大家更為關心的,是明星的“事業(yè)選擇”。
7月6日,中國國家話劇院公示了2022年應屆畢業(yè)生招聘擬聘人員名單,其中易烊千璽、羅一舟、胡先煦在列,引發(fā)巨大的討論度。
隨后,易烊千璽回應放棄入職國家話劇院。后來,胡先煦也在微博做了回應,但并沒有選擇放棄。而羅一舟則自始至終都沒有回應。

其實,明星走向編制并不奇怪,很多我們現(xiàn)在叫得出名字的、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背靠的都是響當當?shù)娜怂?、國話等單位?/p>
甚至在這件事發(fā)酵的一開始,熱搜上還出現(xiàn)“體制內男友”的話題,只是后來才慢慢變味成“明星和普通人搶事業(yè)編”的爭議。

△然而這些“事業(yè)編”演員,是要在劇場里穩(wěn)扎穩(wěn)打一場場演出來的,圖為人藝五虎,中間是第五任人藝院長馮遠征。
這背后折射出來的時代變化是值得讓人注意的:一是每年水漲船高的考編人數(shù),二是人們越來越在乎明星特權是否影響了擇材的公平。
時代變化投射的,是不安的時代情緒。正如《中國新聞周刊》的評論文章那樣寫的:“考編的普通人大有人在,這些小鎮(zhèn)做題家每天上培訓班,做真題卷,也仍然考不中那個能為他們帶來安全感的編制內職務?!?/p>

△《縣委大院》里的張新成
這幾年我用來逃避現(xiàn)實的方式就是搞穿搭,世界在毀滅,我在搞穿搭,但直到今年愈演愈烈的“廳局風”殺到穿搭區(qū)時,我就知道大家的不安蔓延得有多么離譜。
是吧,連頂流都要考編,你還有什么理由不去考?這樣的時代焦慮發(fā)生在2022年,真真是無法想象。

很難再和明星共情了
內娛你在高貴什么?
“明星考編”背后,是公平性的問題。
內娛明星特權多,不是新鮮事。只是今年,大家過得都很壓抑??吹侥承┟餍菚瘛皟?yōu)越感”,自然感到不舒服。
年末就有一個熱搜,叫#內娛你在高貴什么#,吐槽的就是這些“何不食肉糜”的內娛迷惑行為。
孔雪兒不會吃魚子醬被嘲笑。(我也沒怎么吃過魚子醬)


白鹿玩游戲說冰箱里有碗,把其他嘉賓弄崩潰。
他們不解:“冰箱為什么會有碗?是頭天晚上裝剩菜嗎?”(但普通人家里的冰箱就是放剩菜?。?/p>


岳云鵬在《新游記》里體驗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的工作,結果睡到大中午都不起來。
他告別這個節(jié)目的小作文底下,最高贊的評論是:“請先學會尊重這些工作吧。”

還有歐陽娜娜,自創(chuàng)了一個品牌nabi。
一件睡袍就要988元,不滿999元還不包郵!
有業(yè)內人士指,睡袍的材質聚酯纖維是布料中比較低廉的一種,成本估計50元。
當然這是明星的品牌,有溢價是正常,只是我們這些沒吃過魚子醬的普通人真的消費不起。


甚至一向口碑不錯的周迅,也因為無法共情底層人的生活,在《脫口秀大會5》里翻車。
當脫口秀演員說到外賣、兇宅這類生活氣息很濃的段子時,她的臉上是一片冷漠。
周迅的反應,或許就是真實。明星和我們處在不同的世界。他們的生活中,沒有謀生的艱辛,也沒有住不起的房子。
有錢,不是罪。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來說,看到明星的優(yōu)越感,心里多少是會膈應的。
一想到,他們當中某部分人日薪208萬,我好像就沒辦法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他們了。也許是我小氣吧。

△其實小鹿的脫口秀說出了真相,明星怎么真的會用他們推薦的產(chǎn)品?一切不過是逢場作戲。
《蒼蘭訣》救不了市場
《東八區(qū)的先生們》竟然出現(xiàn)在2022?
問你們一個問題,2022年你們心中的爆劇是哪部?
《開端》?《蒼蘭訣》?《點燃我溫暖你》?
《蒼蘭訣》確實捧紅了王鶴棣,《點燃我溫暖你》也讓陳飛宇的口碑回升。
但是,這兩部劇,從數(shù)據(jù)上來看,都算不上是“大爆”。
2022年的影視市場,是萎縮的。根據(jù)豆瓣用戶@風吹落雨在“收視率研究中心”小組發(fā)布2022年云合播放量,《蒼蘭訣》排在第五位,總播放量是22.65億,《開端》是第六位。而第一位是《卿卿日常》,播放量29.95億。

再看同一個人整理的云合2021年的數(shù)據(jù),第一位是《贅婿》,播放量48.49億。

而2020年,數(shù)據(jù)就更好,前三位的總播放量都超過40億。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爆劇”的播放量是在逐年下降的。

△以上數(shù)據(jù)均來自豆瓣小組“收視率研究中心”,豆瓣用戶@風吹落雨發(fā)布
原因?
大概就是我開篇說的,大環(huán)境不好,大家不是想辦法賺錢,就是要努力活下去,追劇也沒追得那么爽了。
然后,還有就是大家對國產(chǎn)劇信心的丟失。
《卿卿日?!贰渡n蘭訣》《點燃我溫暖你》是偶像劇、小甜劇,是小品,但離鼓舞人心的大作還有一點距離。
《開端》不錯,但是也是屬于小精品的范疇,前8集節(jié)奏明顯好于后8集。
《夢華錄》原本是勾起了我的興致,可是“雙潔”這個價值觀,實在讓我無法給它打高分。

而今年,還有很神奇的一部《東八區(qū)的先生們》。
集體唾棄,集體倒油。里面明晃晃的厭女,讓超20萬人在豆瓣打了一星評價,目前以2.1分的成績成為年度最差連續(xù)劇。
讓人憂心的不僅僅是這部劇的價值觀,而是像《東八區(qū)的先生們》這樣的作品怎么能拉到投資?怎么能拍成這樣?又怎么能過審的?這可能才是國產(chǎn)劇最大的bug。

凜冬已至
中國電影已死?
2021年,偶像行業(yè)死掉了;
2022年,中國電影也行將就木。
今年,核酸行業(yè)有多興旺,電影行業(yè)就有多心酸。

△《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
行業(yè)的寒冬不僅僅是客觀因素的影響,還有主觀上的信心不足:對于從業(yè)者來說,立項困難重重,殺青后又開始了反復的審核,總算拿到龍標,又要面對這慘淡的市場環(huán)境,而對于觀眾來說,好片子只能網(wǎng)盤見,院線片從海報就令人困惑,加上口罩原因,大家更加不敢涉足電影院。

△院線里充斥的都是《喜悅的夏天》這種畢業(yè)片質量都稱不上的片子。
雖然年年都在喊影視寒冬,但今年有好幾個瞬間,還是讓人覺得凜冬已至。
先是電影院老板剪爛銀幕;再是英皇UA的內地附屬公司終止了全部7間電影院營運,并提交破產(chǎn)清算申請。

不僅電影院老板在自救,導演也在自救,陳可辛創(chuàng)立了泛亞洲制片公司Changin’ Pictures,目標是成為為流媒體觀眾提供優(yōu)質內容的強大制作中心。目前甄子丹、章子怡已經(jīng)加盟。

今年能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有《青春變形記》《瞬息全宇宙》《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而它們都無一例外,是海外華人視角在闡述華人故事,卻因為相同的文化環(huán)境和情感讓觀眾產(chǎn)生了深深的共鳴。
雖然他們創(chuàng)作的不是華語電影,但在某種意義上,卻讓華語敘事完整了。
《青春變形記》講的是加拿大多倫多的亞裔小美,在一次意外下變成了小熊貓,從而開始了和家族命運的抗爭過程;《瞬息全宇宙》則是當家庭婦女伊芙琳一家準備保稅時,她突然跟著平時懦弱的丈夫一腳踏進了多重宇宙;《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則記錄了一群海外華人精心籌備了一場春晚,然而在工作過程中卻遭受了不少困難。

△《一場很(沒)有必要的春晚》海報,看似山寨,但是又騷得很有生命力,這是我們現(xiàn)在電影圈缺乏的生猛。
我很喜歡三部作品里面的小人物敘事:一個處于青春期的乖乖女;一個每天焦頭爛額于家庭事務的家庭婦女;還有一隊“不靠譜”“愛甩鍋”的社畜……
過去我們所說的“外國的月亮好圓”,殊不知這三部作品講述的,的確和我們是同一個“月亮”——東亞生存環(huán)境里的壓抑和荒誕,并不會隨著物理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想要改變,還是要從人心做起。

周冬雨在今年的金雞獎上致辭說“這十年,是我們中國電影的好時代,在中國,是我們電影人的福地”,可哪怕是周冬雨這樣一個劇本無憂的新生代三金影后,手上還有至少7部存貨(《鸚鵡殺》《熱搜》《平原上的火焰》《燃冬》《堅如磐石》《朝云暮雨》《長空之王》)還沒上映。
當湯唯在海外的頒獎典禮上有多風采照人,國內的電影節(jié)就有多顯得菜雞互啄。一轉眼,《分手的決心》都準備去沖奧了,而我們還陷入一些舊時的敘事無法自拔。
中國電影現(xiàn)在的問題,早已不是“誰來代表中國沖奧”“誰能帶領中國電影沖出亞洲”,而是該如何存續(xù)。明年,還有能看的中國電影嗎?這是我們最大的問題。

2022年是很差。
但是,令人沮喪的一年里,
也并非完全沒有“興奮點”。
有幾件事,我覺得還是值得說一下。

谷愛凌
我們期待已久的女性偶像?
如果要說誰是2022年的天降紫微星,那絕對非谷愛凌莫屬,她和冰墩墩一起成為了今年的國民頂流。

谷愛凌絕對是Z時代里不可忽略的話題女王,她玩轉短視頻、熱愛美食、她讓人倍感親切的京腔普通話,更重要的,是她在冬奧會上兩金一銀的成績實在太過于耀眼,直戳事業(yè)粉和慕強批的心臟。(最近剛公布她在斯坦福拿到了滿分成績)
很多人對谷愛凌無感,因為覺得她太過于完美:運動天才,時尚資源驚人,還是斯坦福高材生……無數(shù)光環(huán)加持讓她完美得不像一個真實的人,甚至被戲謔為“我的朋友谷愛凌”——因為每個老中人的成長軌跡里,總有被父母拿來和隔壁小孩對比的悲慘經(jīng)歷。

但我依舊覺得谷愛凌是2022年度現(xiàn)象中不可或缺的:作為女性,她大膽地表達自我,我?guī)缀鯚o法在國內娛樂圈或者是體育界里找到谷愛凌的代餐(N年前的李娜或許可以一比)。
作為一個身份與兩個國家緊密聯(lián)系的混血女孩,她的自我身份認知已足夠自洽,她不是腦袋空空的學習機器,而是有靈魂的、朝氣蓬勃的。

△張藝興和谷愛凌的連線,谷的落落大方讓人印象深刻
更重要的是谷愛凌的橫空出世,終于打破了普遍的“白瘦幼”審美,年輕的女孩子有了榜樣,這個榜樣是陽光健康的、充滿力量的,她那么具體而真實,娛樂圈太多的白瓷娃娃在告訴我們要瘦、要白、要看上去是被人照顧的小白花,而谷愛凌的出現(xiàn)則是:我自己就能綻放光彩。
真好,2022年有谷愛凌,是一件令人覺得振奮的事情。
而且,她是真的用成績說話,真的優(yōu)秀。

0713的翻紅
說明我們永遠熱愛真誠
今年內娛真正能激起我的花癡之心的,大概就只有0713這群老baby。
他們這十五年的故事里,有友情、有夢想,也有信念。
在娛樂圈這個跟紅頂白的地方,能保持初心并不容易。
但是,還有人沒有忘掉自己。

一群糊人做的糊綜,為啥會成為今年的最高分?
用《少爺和我》的臺詞回答就是:用真心。
在這里,看不到傲慢,看不到虛偽。
他們糊,但是他們不賣慘。
他們坦誠,哪怕自己發(fā)展得不那么順利,但已經(jīng)是這個世界的幸運兒。他們嘗試過成名的滋味,他們也從未被音樂拋棄。

他們紅了,他們機會多了。
但他們最想做的,仍舊是他們15年前的音樂夢。
在這混亂的世界里,我們需要一些不變的東西,給我們安全感。
0713這群快男,就是一種讓人安心的“不變”。
不變的真心,不變的情懷。
沒有人能回到過去,但是,過去就在那里,我們還能夠記得,還能夠看見。
(文章鏈接:今年國綜天花板,竟然是2007快樂男聲?)

如果2022要推薦一部國產(chǎn)劇
我會選擇《二十不惑2》
今年最喜歡的國產(chǎn)劇,是相對比較小眾的《二十不惑2》。
雖然主演有關曉彤,但是完全不影響這部劇的質量。而且,關曉彤也交出了80分以上的功課。
這是一部少有的,第二季比第一季更好看的劇。(沒看過第一季也不影響追第二季)

國產(chǎn)劇的軟肋一直是職場,但《二十不惑2》有很扎實的職場戲。
卜冠今演的姜小果和關曉彤演的梁爽,都是真·事業(yè)女性。
她們雖然也有感情線,可是她們的成長,與男人無關。
姜小果,可以代入我們每一個人。
她勤奮、努力、聰明,一心扎在事業(yè)上,但是卻經(jīng)常遭遇職場不公平的對待。
她也跟我們一樣,曾經(jīng)想過算了,職場就是要看人臉色。
可是最終,還是沒有辦法躲過“不甘心”。她辭職,決心為自己的夢想放手一搏,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這是一個不靠美貌而獲得喜愛的主角。她是那么地真實,就像是那個在職場里摸爬滾打的自己。

至于梁爽,則是一位從高處跌落低處,再重新爬起的女主播。
必須得說,這個逆襲的劇本,寫得是相當出彩。
我是第一次在國產(chǎn)劇里,了解到某一個行業(yè)是怎么工作的。它細致地刻畫了各種主播的職能和分工不同。
而梁爽,從低做起,也必須適應不同主播圈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而最有意思的是,當她重新爬回最高處時,她沒有選擇回到原點,而是發(fā)現(xiàn)了自己新的興趣點,離開主播界,再一次去冒險。
勇敢跳出舒適區(qū),去實現(xiàn)自我,這才是一個職場大女主會做的事。我也好久沒有在國產(chǎn)劇里看到這么有野心的女性了。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非常用心的都市劇。雖然流量都排不進年終前十,可是很值得一看。我的推薦理由是:這里有一群認認真真為生活而努力的女孩,她們的世界因自己發(fā)光。


以上就是我們花癡編輯部的年終盤點,又或者叫年終感悟更貼切吧。
今年的很多新聞,都會讓我想到6月的時候,香港的珍寶海鮮舫在西沙群島附近遇到風浪傾側,最后沉沒的這件事。
好像很多事情都跟珍寶海鮮舫一樣,曾經(jīng)富麗堂皇,但也難抵輝煌不再。

雖然,今年我們確實沒有以前那么關注娛樂新聞了。
但并不是娛樂不重要,每當我在微博里眾多的疫情新聞里看到少數(shù)的娛樂新聞時,就好像鯨魚探出海面呼氣一般,我從疫情的敘事中脫離出來,回歸到家長里短、雞飛狗跳,得以喘息。
廣州解除封控后,存大人和愛人去看了陳婧霏的live,在唱完《至暗時刻》后,陳婧霏說“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生活”,人潮洶涌處,有粉絲高舉著玫瑰花。浪漫在回應。

而女王,今年也在同一個場地,看了八三夭的Live。
全場一起大合唱“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
那一刻也真的好像時間穿越一般,回到那個沒有疫情發(fā)生的年代,忘乎所以地沉浸在感動當中。
有音樂真好,有娛樂真好。

這幾天,我總是和朋友說,我們明年一定會好的。
因為,2022那么糟。
我們都扛過去了。
2023,難道還能更差嗎?
新一年,愿辭去一切舊秩序,走向新詩意。
我們都要更好,我們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