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要遠離小人?過來人都知道,在“小人”面前,你唯有敗退!
任何改變小人的想法都不會成功的。
芒格早就發(fā)出過警告,千萬不要跟豬摔跤,你們都會弄臟,但對方會樂在其中。
這不是在罵人,而是比喻。道理就是這么個道理,在這個社會上,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人和事,這時候你越是較真,你就輸?shù)迷蕉唷?/p>
所以,我們必須管好自己,盡量不要讓自己陷入到低層次的陷阱中,給自己帶來很多沒必要的麻煩。
“小人”這個說法也不是在罵人,這是一種客觀描述,孔子老人家早就說過小人的特點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為啥說要遠離小人?
其實,小人未必是壞人,在我看來,他們主要的問題就是內(nèi)心戲太多,讓你在跟他打交道的時候感覺很累。
舉個例子,我原來經(jīng)常去某個肴肉店買菜,跟老板很熟悉,見面會聊上幾句,后來有次我發(fā)現(xiàn)他家的菜有變質(zhì)的問題,家里人吃壞了肚子,再去的時候就提醒他注意點,飲食衛(wèi)生是大問題。
沒想到他反應激烈,高聲說自己的菜都很衛(wèi)生,讓我不要敗壞自己店的名譽。我說我不是來找你賠償和吵架的,你愛聽不聽,然后就走了。
但這個人沒完沒了,他知道我有他的朋友圈,就每天發(fā)好幾條陰陽怪氣的話,我只好屏蔽了此人,后來見我沒反應,就三天兩頭發(fā)信息,我煩不勝煩,就刪掉了這個人。
我知道是我錯了,哪怕是很熟的人,你也不知道他哪里不對勁,一旦招惹上了,他就會跟牛皮糖一樣纏著你。

小人的勝負欲和勢利心很直白
跟小人打交道,必須是沒有利害沖突才行。
比如在職場上就是這樣,哪怕你們平常關系很好,但對方就是老想著要在各方面蓋過你,他(她)覺得自己掩飾得很好,實際上別人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你升職加薪,進步超過了對方,那你就會招人恨,表面恭維你,背后議論你,給你制造麻煩。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們上面提到的那個老板就是這樣,他非要跟你玩誰勝誰負的游戲不可,你不接招都不行。
另外,小人還有很直白的勢利心,比如他看你是騎個電動車,還是開個小汽車,態(tài)度就大不一樣。說到這里,不得不承認,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小人之心,都難免有看人下菜的時候。

過來人都知道,在“小人”面前,你唯有敗退
只要是跟小人打過交道,你就會知道你永遠戰(zhàn)勝不了小人,哪怕你給了他教訓,他也還有“阿Q精神勝利法”,他會在心里詛咒你,打敗你。
這你就無法可想了,畢竟他心里怎么想你是管不到的。
實際上,我們不是怕了小人,而是從理性的層面講,我們實在沒有必要跟他們糾纏,不值得。
無論你是贏還是輸,都是耽誤了正事,浪費了時間,得不償失,愚不可及。所以對于小人,我們最好就是敬而遠之。
有時候在不得不與小人“交戰(zhàn)”的時候,我會主動認輸投降,敗下陣來,他高興就好。

人生苦短,我們心里要裝著重要的人和事
人生在世,有這樣一個原則,就是要把時間和心力用在重要的人和事上,少在無所謂的人和事上浪費時間。
雖然說人生如戲,但畢竟不是戲,我們可以有游戲紅塵的視角,但不能有游戲人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
什么叫重要呢?我舉個例子,比如巴菲特和芒格這對老友就是一個典范,他們之間未必沒有摩擦和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但他們都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水準,他們都不會在雞毛蒜皮上斤斤計較。
合作了幾十年,兩人基本沒有紅過臉,沒有激烈爭吵過,看法不一樣不要緊,重要的是朝前看,他們深知對方是自己的重要人物,和重要的人不必糾纏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不必對過去耿耿于懷,當然要想如此,兩個人都必須非常聰明才行。
平常人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搞反了:對重要的人很刻薄,求全責備,經(jīng)常計較一些瑣碎的小事,而在無所謂的人面前,又很寬容,喜歡跟他們談一些重要的事情。
所以說人往往愚蠢,我們不停地學習和努力,就是在對抗愚蠢和平庸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