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章摘句#6】《往里走,安頓自己》許倬云

1.事情發(fā)展到哪一個地步,我們要做什么樣的反思?從反思中能獲得什么樣的理解覺悟?這一步的工作對外在現(xiàn)象的觀察,分類,討論,應對待,最終一定會觸碰內心心底那一部分東西,將觀察的結果吸收內化為自己的觀念和行為,這也是我所說的往里走。
2.我們看書也好,聽講或寫文章也好,都可以讓得到的信息在心里內化,增加心的敏銳度,對問題能超越得失,悲喜等種種感受外在現(xiàn)象,對我們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我們的心就會更穩(wěn)定。
3.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同時在小事情上能放松自己,寬恕,體諒和憐憫他人。
4.什么是大人?你要負起你的一切責任。
5.只有搜羅資料認識資料以后,你才能夠以最好的方向,最好的方式,最好的途徑發(fā)展良好的性格。
6.你只付自己的責任,外面的記錄,光輝都和你沒有關系。
7.讀書是為了獲得一種判斷世界的能力,判斷的第一步就是看見環(huán)境,懂得環(huán)境,第二步懂得分析哪些常識是暫時的,哪些是人不可避免的一些錯誤,對于可以避免的錯誤,自己至少不要犯。
8.知識不是資料,而是從資料里提煉出來的,我們能夠借此找到一些方向,找方向的過程,是尋找智慧的途徑。
9.尋求內心的安定平靜和有把握,不隨波逐流,內心有定力,有主見,有主見就是有主心骨,使得你在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之中不翻船。
10.能夠不那么窮,還能過得有希望,有信心,不做虧心事,這樣的人生就已經很有力量了。
11.安頓自己就是要安自己的心,能夠將心比心、有惻隱之心、廉恥之心,行忠恕之道,盡心盡力一件事,這是忠道,做事的時候自己能夠時時反省,對他人能夠體諒包容,能夠做到將心比心,利人利己,這是恕道。
12.先修己以安人,修正自己做錯了事情,把作對的經驗留下來,不斷成長進步,這是修己,盡其所安,盡心之所安,我就做到了我的能量之所在。
13.面對內心迷茫,第一個建議,自己經營一個小的朋友圈,認識兩個可以談心的朋友,互相分享自己的心事,共擔苦難,共享快樂,第二個建議,面對現(xiàn)實,對大環(huán)境要有一定的認識,面對世界的不斷變化,要理解它是如何改變的,改變的方向是往哪走,能預料它會發(fā)生什么,你就不會恐慌。
14.我們想做信息的主人,想掌握信息,但我們常常被信息淹沒,我們要理解,懂得自己,但懂得自己以后,發(fā)現(xiàn)我們不過是一大堆細胞而已,我們能不能在這無數(shù)細胞中認定自己,并重建自信?必須超越的去思考,才能讓我們不迷茫。
15.逐浪排空而來之時,保持理性和做人的溫馨,用人的溫馨和理性找出一套處世立命之道。
16.在二三十歲的時候,要尋找自己,不要糟蹋他,第一,不要被欲望糟蹋,第二,不要被自憐糟蹋,保持一份清明,保持良心的獨立性,保持慈悲和平的心和自重自敬的心。
17.安頓自己更要緊的是,在欲望達不到的時候,你必須知道,人不可能所有欲望都達到,每個人都有抓不住的云,都有做不到的夢。要理解抓不到的云,讓它飄著吧,做不到的夢,有機會再做也好,沒機會再做,你還可以做別的夢。
18.你必須掌握自己,自己才是存在的主體,而不是跟隨潮流去變化,也不需要跟著人家的意見變化,要有自己的判斷,要先找到自己,找到真正問題所在,才能往里走,安頓自己。
19.我隨時準備面對新的問題,隨時準備用新的思考方式去處理它,不會總是用同一套思考方式處理過去一直面臨的問題,我會嘗試新的角度,每天學一些新的東西,每天對過去的思考方式,產生一些質疑,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到了終點站,前面永遠還有更長的路,更遠的途徑,更復雜的問題,等待著我們。
20.盡力而為之,求良心之所安。
21.見賢而思齊,看見好人和合理的行為就去學,見到錯誤的行為,每個人都拿來當鏡子照,時時刻刻捕捉和矯正自己。
22.在心里自己構建一個理想世界,然后先修己,再安人。先安你附近的人,再按遠一點的眾人,再安百姓。
23.夠用是富,不求是貴,少病是壽,淡泊是福,知足是樂,有這種生活,夫復何求?
24.只有失望之人,只有無可奈何之人,才會想想我過日子為什么過?順境里面的人不會想。
25.人的判斷力沒有了,沒有目標,沒有理想,人生灰白一片,這是悲劇。
26.答案太現(xiàn)成,一抓就一個,短暫吃下去,夠飽了,不去想了,今天物質生活豐富,方便,精神上卻空虛蒼白,甚至沒有。
27.一個人不甘心,力量薄弱,怎么自我解救?每個人自己懂得怎么想,看東西要看東西本身的意義,想東西要想徹底,不是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