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辣椒的歷史不過200年左右, 普遍吃的蘋果距今不到100年
中國人吃辣椒的歷史不過200年左右,
普遍吃的蘋果距今不到100年
?
中國人最能引起談資的估計就是吃了。中國人平時比較沉悶內(nèi)斂,但一到酒席飯桌上,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吃”激發(fā)出了難有的熱情、幽默與灑脫,借著酒勁,可以侃侃而談,熱烈歡鬧的氣氛其它場合難以達到,這或許就是中國人愛在飯桌上談生意的緣故。
說起吃,中國古人卻是歷經(jīng)艱苦才一步步讓今天的餐桌如此豐盛的。古時的中國,可用于食材的作物很少,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豆類還是主要食物。
古代中國,本土產(chǎn)的食材很少,只有葵、藿、韭、粟、黍等等,大部分的食材都是從外域引入的,名字里帶“胡”、“番”、“洋”等字眼的食材都是從外地引入的。古代食材引入有三個重要時期:一是漢代打通西域后,二是明代大航海時代和鄭和下西洋,三是清末民初中西文化大交流時期。
一、從外域引入的食材舉例
小麥,原產(chǎn)于西亞,大約在商周時期引入中國。即便引入,由于不懂磨粉技術,小麥不是主要食物,只有糧食缺乏時用來蒸著吃,很難下咽消化,小麥一度不受人歡迎。
茄子,晉、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
菠菜,原產(chǎn)于波斯地區(qū),唐太宗年間傳入中國。
?
西瓜,宋代傳入中國。
漢代時傳入中國的食材有:葡萄、核桃、豌豆、胡椒、黃瓜、石榴、胡蘿卜等等。
明朝時傳入中國的食材有:辣椒、土豆、玉米、向日葵、花生、西紅柿等等。
清代時傳入中國的食材有:草莓、蘋果、菜花、卷心菜、洋蔥等等。
這些外域食材,絕大數(shù)從西亞和美洲引進,大大豐富了中國人的餐桌菜譜。
二、古時的食具食器和烹飪方法
憑著中國人的勤勞智慧,祖先發(fā)明了鼎、盆、豆、鬲、甑、釜、盂、簋、鋪、簠、敦、籠、碗、箸、觴等等幾十種食器食具,如今大多都失傳了,不會使用了,好多連名字也不會叫。
經(jīng)過千百年的積累傳承,我們學會了烤、煮、蒸、炒、炸、燉、煎、燜、燴、涮、汆、煨、鹵、腌、熗、焗、拌、熬、煸、熘等等幾十種烹飪食材的方法。
三、古人對待食品安全的規(guī)定
古人對待食品非常重視和嚴格,嚴厲打擊懲罰食品安全犯罪行為。
如,周代規(guī)定:“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鬻于市?!?/strong>即,不能把沒有熟的食品在集市上販賣。這或許是關于食品安全的第一條法律。
漢代律令規(guī)定:“諸食脯肉,脯肉毒殺、傷、病人者,亟盡熟燔其余。其縣官脯肉也,亦燔之。當燔弗燔,乃吏主者,皆坐脯肉臟,與盜同法?!?/strong>即,壞了的肉要及時焚燒處理,不處理的,主管的官吏也要受處罰。
唐代律令規(guī)定:“脯肉有毒,曾經(jīng)病人,有余者速焚之,違者杖九十。若故與人食并出賣,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絞。即人自食致死者,從過失殺人法?!?/strong>就是如果販賣食品致人死亡的,是要受絞刑的。
宋代規(guī)定,從事食品行業(yè)人員要全部加入行會,接受監(jiān)督檢查。
在肉食類,古人多吃羊、雞、狗,很少吃豬肉,蘇軾的《豬肉頌》說豬肉:“價賤如泥土”,被貶后發(fā)明了東坡肉,漸漸的豬肉才受歡迎,成了肉類的主要來源。
傳入中國最遲的、中國人普遍食用的竟然是蘋果。現(xiàn)在我們每家每戶水果盤里的蘋果,是19世紀中葉由歐洲傳入中國的,中國本土產(chǎn)的蘋果又小又硬,已經(jīng)絕跡了?,F(xiàn)在中國是第一大蘋果種植和出口國,可中國人普遍吃蘋果的歷史不到100年的時間。
我們?nèi)缃褡钕矏鄣?strong>辣椒,明末才傳入中國,起初只當觀賞花卉種植,只覺得漂亮,不敢食用,據(jù)記載是清代乾隆年間才開始食用,因而,我們吃辣椒的歷史不過200來年的歷史。那些說四川一帶自古就種植和食用辣椒是為了除身上的濕氣的說法,純屬臆想。辣椒的辣椒素刺激人的神經(jīng),人體的自我保護機能分泌出興奮物質(zhì)予以減輕痛苦,因而越吃越上癮,但辣椒卻嚴重傷害著我們的腸胃。
?“炒菜”,絕對是中國獨有的發(fā)明。有人說這項今天看來普通的烹飪技術,其實距今不過1000年左右的歷史。大約在宋朝時期,由于“鐵鍋”的出現(xiàn)和“植物油”的普及,才出現(xiàn)了炒菜。也有人說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炒菜。炒菜是中國人的絕技,也是中國菜的精髓。比起西方至今仍然普遍用的蒸、烤、煮,中國人可謂聰明的多。
民以食為天,食也是人的最原始的欲望。吃的文化影響著中國的各方面,在今天食物豐盛的年代,要學會珍惜,學會敬畏,如此方可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