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對阿拉伯天文學的抄襲
何新西方偽史雜記:
哥白尼對阿拉伯天文學的抄襲
天文學是一門需要長期觀測積累各項觀測數(shù)據(jù)的精密自然科學。
地圓球形以及及地動理論,最早記載是中國的《晉書·天文志》中的渾天說。后來在中世紀的波斯和阿拉伯天文學中,發(fā)展為系統(tǒng)理論。
歐洲文化開化很晚,古代只有占星術沒有天文學。其天文學知識來自阿拉伯人的回回天文學。
1469年,克拉科夫大學聘請烏克蘭人喬治·德羅霍貝奇教授阿拉伯天文學,取代西方的占星學。
當時是克拉科夫大學學生的哥白尼,后來剽竊阿拉伯人的天文學研究,寫成《天體運行論》。
阿爾沙提爾的行星模型非托勒密式,多個模型與一個半世紀后哥白尼完全一樣。
阿拉伯人阿爾沙提爾的著作匯集了以前多名阿拉伯伊斯蘭學者包括阿爾·圖西的成果。(Victor Roberts,The Planetary Theory of Ibn al-Shatir:Latitudes of the Planets,1966)
圖西(1201-1274,著名的波斯地區(qū)馬拉蓋天文臺的臺長)“Tusi Couple”的著作,被哥白尼(1473-1543)的《天體運行論》抄襲。
例如下圖:

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的圓圖

圖西羊皮書中的圖
較小圓的中心被哥白尼標為f,而在圖西圖里是z——這是因為阿拉伯文手稿中,手寫的z很容易被誤認為是f。哥白尼抄襲時誤看了這個字母。
圖西羊皮書中的軌道配圖:

哥白尼的圖:

顯然哥白尼的書抄襲剽竊了阿拉伯人的天文學研究。后來的丹麥人第谷也是如此。
【馬拉蓋天文臺】
馬拉蓋Maragha,地名,位于今伊朗境內。此地曾經有聞名遐爾的馬拉蓋(Maragha)天文臺。13世紀元帝國的伊爾汗國時期,在波斯天文學家圖西倡議下建立,其渾天儀等天文儀器當時也被帶到中國的元大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