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賢師琴,蘇東坡
聽賢師琴,蘇子瞻:
大弦春溫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識?宮?與?角,但聞牛鳴盎中 雉登木。?
門前剝啄誰叩門,山僧未閑君勿嗔。?
歸家且覓千斛水,凈洗従前箏笛耳。
東坡云,歐陽公嘗問僕琴詩何者最佳?余以韓愈聽穎師琴答之。公言此詩固竒麗,然自是聽琵琶詩,非琴詩。余退而作杭僧惟賢詩,詩成欲寄公而公薨,至今以為恨。
蘇子瞻寫了一首詩,名為《聽賢師琴》。
他形容大絃的聲音溫暖而平和,小絃的聲音清亮而細膩。他在生活中從未聽過宮調(diào)和角調(diào)的琴聲,只聽過牛在鳴盎中的聲音,或者雉鳥在木門前啄食的聲音。他不知道是誰敲門,山中的僧人可能還沒空,他希望君子不要生氣,讓他回家去找一千斛淨水,用來清洗以前彈奏箏和笛的耳朵。
東坡問過歐陽公,問他詩和琴,哪個更好。我回答說,韓愈的詩是美麗的,但那是關於聽琵琶的詩,不是琴的詩。我退下來後寫了一首詩,名為《惟賢詩》,本來想寄給歐陽公,但他卻在那時去世了,至今仍然為此感到遺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