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觀瀑
秋天,我與文友來到位于黃河南岸的孟津小浪底,站在大壩上,風兒拂過臉頰,絲絲寒意透過衣襟沁入心扉。庫區(qū)四周層林盡染,那斑斕的色彩,像一幅偌大的油畫。而那一汪庫水,若一顆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河洛大地崇山峻嶺之間。河流抵達黃河孟津段后,在高程281米的雄偉大壩上積蓄力量,只等著小浪底大閘開啟,便如瀑布一樣以俯沖姿態(tài)涌入河流,景象壯觀。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然而,千百年來,這條渾厚凝重而又古老的河流,從青藏高原出發(fā),穿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黃土高原,經(jīng)過數(shù)千里的長途跋涉,抵達黃河中游洛陽孟津段,然后一路向東,在黃河下游泥沙沉積河床抬高,成為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天河",那滾滾洪流頻繁改道,令下游人們飽受水患之苦,泥沙之下,淹埋著多少曾經(jīng)的繁華。
黃河寧,則天下平。1991年春天,備受關注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一個中華民族千年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小浪底屹立在黃河之上,猶如黃河年輕而強大的心臟。
小浪底,是萬里黃河最后一道峽谷出口。當洪峰迭起、威脅人類安全時,小浪底落下閘門,削峰蓄洪,曾肆虐又難以駕馭的河流,如今波平浪靜,安瀾無恙;而當黃河流域兩岸大旱,河道面臨斷流時,小浪底輕舒羽翼,提閘放水,千里河床歡聲四溢,極大造福了兩岸人民。昔日桀驁不馴的黃河,終于實現(xiàn)了大河安瀾。黃河下游的防洪標準從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出現(xiàn)了"萬里黃河孟津藍"的景象。
小浪底大壩,將昔日峽谷激流變成了高峽平湖,在近300平方公里的廣闊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縱橫,島嶼、半島星羅棋布,有"北方千島湖"的美譽和"萬里黃河第一湖"的美稱。駐足巍巍大壩,一覽小浪底奇觀,領略人類改造自然的舉世偉工,俯首浩渺碧波,可盡享山水交融的北國風光。
從夢想到現(xiàn)實,小浪底,譜寫了黃河壯美和諧的新樂章。
2021年8月下旬以來,秋汛嚴重。10月9日晚8時,小浪底水庫水位達273.5米,創(chuàng)1999年水庫蓄水以來歷史最高水位。9月29日零時至10月10日11時,小浪底管理中心水量調度室共接收執(zhí)行黃委會調度指令59次,對應閘門調整139次。作為黃河中下游關鍵性控制工程,小浪底對下游防洪安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的小浪底水庫,寧靜而安詳。天空高遠而澄澈,朵朵白云點綴其間;游輪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劃出的白色浪花像舞動的銀鏈;幾只鷗鳥,時而在水面和藍天間翻飛,時而追逐著游輪掀起的浪花嬉戲,增添了幾分夢幻和詩意。
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庫區(qū)朋友打來電話,小浪底水庫如今正在泄洪,咱可以去看小浪底瀑布了!
看小浪底瀑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還沒有看到瀑布,便先聽到如雷般轟鳴的聲音,這聲音是一種召喚,我們情不自禁加快了腳步,站在泄洪洞前,我屏住呼吸,凝目而視。只見泄洪出水口3條排沙洞和3條明流洞噴涌而出6股巨大飛瀑,凌空騰起,攜風裹雨,如巨龍從天而降,巨大的水柱,由細而粗,匯聚在一起,一躍就是上百米,帶著呼嘯的風聲和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在空中劃出一個巨大的弧形,咆哮著跌入河道,落入世界最大的消力塘,旋即又掀起排排巨浪,酷似冰山爆發(fā),濃霧滾滾,"卷起千堆雪";又像萬馬奔騰,勢不可擋,一瀉千里,其磅礴之勢,令人嘆為觀止。這從泄洪洞噴射出的巨大水柱,以極高的速度向前方噴出,落入黃河之中,追波逐浪,浩浩蕩蕩,奔流到海不復回。
不知不覺間,夕陽的余暉柔和地鋪在河面上,若巨幅彩錦煞是好看。落日將眼前的一切鍍上了一層淺淺金黃,被晚霞輝映的黃河,雄渾而壯闊,宛如一幅歷史長卷,凸顯了中華民族鏗鏘向前的步伐和生生不息的頑強精神。而黃河小浪底,作為古老黃河上一顆年輕而強大的心臟,它用有力的跳動,演奏出多彩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