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lebots第7屆世界錦標賽 第1集 賽后分析總結(jié)

首先補充一些上一期不是太明確的。上一期發(fā)布幾小時之后,BB就放開了所有正賽隊伍的比賽列表,可以看到Double Tap、Terrortops、Rusty Jr.、Slammo!四個隊伍并不在正賽之中,目前安排還不清晰。
Double Tap實際上在三周前就在某條評論里提到他們沒能參加正賽,原因是——所有測試都通過了,但是最后的安全測試時,他們的武器滿速設(shè)置理論上可以達到規(guī)則上限的兩倍的速度。測試員檢查時要求隊伍提到滿速,于是Double Tap的武器在提速過程中崩飛了一個軸承。此時離整個正賽的安全檢查死線只有15分鐘了,所以Double Tap沒能及時換上備用的軸承……最后結(jié)果就是,Double Tap后來還是在當天通過了安全檢查,但是錯過了正賽,后來在原定的第一場比賽的時間和另一個對手打了一場。
來源:r/battlebots/comments/zljskj/comment/j093214/?utm_source=reddit&utm_medium=web2x&context=3
說到武器測試……
1 Witch Doctor vs Ribbot
Witch Doctor隊伍發(fā)布的后臺視頻里提到,Ribbot在測試時出了某種故障,因此本場只能選擇豎轉(zhuǎn)配置。Ribbot沒有解釋前鏟背后的設(shè)計。

Witch Doctor的武器在對刀之后遭受了一些鈍擊,被打掉幾塊,不過視頻里沒有說這個武器后來的安排……同時前鏟的固定螺絲被打掉了一些。



上面的圖片里展示了被打掉部分螺絲的右前鏟,而左前鏟則有點彎了(下圖)。不過隊伍在視頻里說這些傷害不妨礙修補之后重復使用。

視頻里還介紹了隊伍在賽后如何準備下一場。下圖里隊員Kurtis在用手感受輪子旋轉(zhuǎn)是否順滑。

隊伍需要檢查每一個部件是否看上去完好,這可能需要拆掉整個機器,然后再組裝起來一遍。和武器相關(guān)的部件尤其需要注意,因為它們會承受更大的作用力。

Ribbot隊一般不怎么發(fā)總結(jié),所以我們只能看到Witch Doctor曬出的“獎杯”——似乎是Ribbot被打爛的一塊護甲。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qc-ZPhlG8
2 Captain Shrederator vs Quantum
比賽一開始時,Quantum似乎并沒有直接咬穿對方。隊伍的解釋是因為不知道塑料外殼底下是什么。如果底下墊的是AR鋼的話,那么結(jié)局很可能就像第四季和Blacksmith那場一樣,咬進去拔不出來,最后比賽提前叫停。

Captain Shrederator方可能還有另一個不在底下墊鋼板的理由:雖然鋼板可能可以防止機身被咬穿,但Quantum的壓力會導致機身變形。豎直方向的變形很可能會極大影響到機身中心的軸承。

在試探性咬幾下之后,Quantum的下一口一下就廢掉了對方的武器,后來又廢掉了電調(diào)(或許可以解釋那次冒煙)。

Captain Shrederator沒怎么發(fā)賽后貼,不過在討論樓里提到電調(diào)的60安培電流不夠把外殼轉(zhuǎn)起來,以及他們的機器幾乎一直都比重量上限低30磅。最后Captain Shrederator在依然可以正常行駛的情況下裝死,躲過了更多昂貴的傷害。


不過Quantum還是很小心的,因為他們只帶了一臺Quantum。Quantum的主要部件應(yīng)該都是是隊伍自己用機器打造的,而且藝術(shù)性的代價是比較脆弱的防護。
來源:
Quantum圖貼: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85103729973023&set=pcb.685103876639675
兩隊都參與了的討論貼:r/battlebots/comments/1054tiv/captain_shrederator_vs_quantum_aftermath/
電調(diào)導致無法起轉(zhuǎn)來源:r/battlebots/comments/104eyb2/comment/j34v9bt/
Quantum隊伍訪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i72oVwCJE
3 Gruff vs RIPperoni
如果你沒能看到Discovery的全集的話,下面是兩個截圖,其中可以看到對飛輪技術(shù)的圖解:藍色的小飛輪轉(zhuǎn)速比黃色的主武器更快,但重量更輕。旋轉(zhuǎn)方向互逆,以便抵消旋轉(zhuǎn)動量。

武器特寫里可以看到中間的金屬兩側(cè)都夾了塑料。武器的設(shè)計思路是擊飛對方,而不是傷害為主。

不過本場比賽也是RIPperoni第一次整機測試。此前隊伍單獨測試過每個部件,也在不火力全開的前提下測試過整機,但并不知道把武器拉滿后會怎么樣。機器剛開始時工作完好,但是在武器下面的承重前鏟彎掉之后,武器開始刮地。隊伍心知這種情況下駕駛比不過Gruff,所以依然把武器動能拉滿,希望能趁亂打中Gruff造成KO。為了減小電量損耗以備復位之需,隊伍關(guān)掉了轉(zhuǎn)起來應(yīng)該也很耗能的飛輪,因此行駛也開始極大地受到陀螺儀效應(yīng)的影響。不過武器電機一直在工作,因此隊伍也很欣慰。
來源:
BB官方社媒發(fā)布的節(jié)目之中關(guān)于RIPperoni飛輪技術(shù)的視頻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battlebots/videos/716131050119813/
RIPperoni賽后分析:https://www.facebook.com/ripperonirobot/posts/pfbid037EEfuwjwG4VmuQtjhJYKEsGCGLLnit4qZx5N7Hg6vrhSEgqGwpWhnqFDZxxqj7HSl
4 Shatter! vs HUGE
這個對決對于Shatter!來講是很不利的,因為像HUGE這樣高個子的豎轉(zhuǎn)可以繞過大部分裝甲、直接擊打機身中間,而且Shatter!的錘子會在半空中就碰到HUGE,并因此損失過半的蓄力里程。更何況HUGE的機身是AR500鋼板做的,更難做出實際性的傷害。


Shatter!最可能獲勝的方法大概是用造型充滿了鉤子的武器去攻擊HUGE的皮帶,不過這冒著被武器打中的風險。Shatter!的供電系統(tǒng)從6S電壓升到了8S,這帶來了更快的速度,但也意味著轉(zhuǎn)向更快,隊長兼操作手并沒有太適應(yīng),于是HUGE抓住了好幾次側(cè)面攻擊的機會。最后Shatter!在被KO之前只打掉了4個皮帶中的一個……

Shatter!的另一個算盤比較劍走偏鋒:HUGE第六季和Riptide那場里因為輪子外面的棍子太短而正好卡在了螺絲機關(guān)里面出不來,導致KO。如果Shatter!能砍斷那些桿子的話,那也有讓HUGE因為卡住場地而被KO的可能性。實際上這也是Shatter!在亂晃錘子時的目標,而且他們也真的打斷了一側(cè)的桿子。

注意上圖地上的金屬棍,以及HUGE輪胎里突然比較禿的中心軸。

能打斷這種軸其實也挺強勢的了。HUGE知道這個是自身設(shè)計的缺點,不過出這種事不頻繁,而且更換起來比較貴,所以暫時還沒改。

有那么一刻,HUGE在場地機關(guān)槽附近側(cè)面著地,如果斷掉桿子的地方正好卡進去的話,會是一個很神奇的KO,不過可惜并沒有發(fā)生。之后Shatter!的側(cè)面又立刻挨了一刀。此時Shatter!的頂板被掀開,里面擺放的電調(diào)開始脫位(放置時電調(diào)周邊有緩沖墊,因此只憑借頂板固定位置),只能靠電線保持連接。同時機身也開始彎曲,一定程度上導致行駛更不聽使喚。(不過隊伍評估是還可以修復)

事后檢查時,隊伍又發(fā)現(xiàn),沒有被HUGE直接打中的一側(cè)的電調(diào)里有一處連接斷開了(下圖中間),同時武器電機也和變速箱脫位。這些都導致了武器無法正常運作。


最后HUGE一個輕便的轉(zhuǎn)身把Shatter!推到了場地護欄上,Shatter!因為無法揮錘而沒法復位,不過被KO的時候應(yīng)該至少還開得動。但是就算開得動,應(yīng)該也贏不了了。HUGE這場的武器穩(wěn)定性非常好,而且行駛很到位,給Shatter!造成了Deep Six、Witch Doctor等都沒能打出來的傷害。比如隊伍帶的框架就沒法下一場接著用了,不得不直接換上了唯二的備用框架。

HUGE的能量甚至打彎了下圖所示的鈦板……

不過萬劫不復之中稍微比較幸運的是,HUGE選了長刀,因此沒有直接打中Shatter!的武器軸。

來源:
Shatter!賽前和賽后分析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fpbeW15V0;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NtcGSsnBo
Shatter!博客:https://www.botsfc.com/home/battlebots-vii-post-fight-report-1-shatter-vs-huge-a-big-fight
其余截圖來自于OOTA交流群。
5 Glitch vs Riptide
雙方都沒有發(fā)總結(jié),不過我最近發(fā)現(xiàn)有個叫OOTA的交流群,里面有時候會有隊員透露的消息。很幸運,比賽雙方的主力隊員都發(fā)了許多幕后消息。Glitch的行駛系統(tǒng)不適合加速,一個輪子卡住了(最后被掀翻時可以看到只有部分輪子在轉(zhuǎn)動),而且這場的遙控還出現(xiàn)了明顯的延遲。

不過搞笑的是,雖然節(jié)目顯示Glitch隊在深夜趕著通過安全檢測,但實際上Riptide通過的比Glitch還晚。更搞笑的是,Riptide本場其實武器有問題。隊伍在之前測試時發(fā)現(xiàn),在武器起轉(zhuǎn)后,產(chǎn)生的巨大能量會融化系統(tǒng)里的鋁制墊圈,于是在武器停下并冷卻時,墊圈就會變形,導致武器無法再次起轉(zhuǎn)。Riptide直到第二場之前才拿到鐵制的墊圈來替換,所以本場Riptide不敢停轉(zhuǎn)武器。

在比賽最后,Riptide嘗試把武器轉(zhuǎn)速提到滿格,以便趁機測試效果。比賽結(jié)束后,墊圈已經(jīng)沒了,而且內(nèi)部的柱狀滾輪也歪得到處都是……不過好在這些滾輪也無處可逃,因此武器還是可以勉強轉(zhuǎn)動,不過可以看到軸承在武器主支撐柱上留下的印痕。
至于最后Glitch翻面不動時的那一擊,Riptide方的解釋是他們在嘗試幫Glitch復位,因為他們相信一個更長更精彩的比賽對兩個隊伍都有好處。Glitch隊長其實也在叫Riptide再打一下,不過Riptide可能沒有聽見??磥硎怯⑿鬯娐酝?。不過,最后那一擊反而把Riptide的武器打了一個大窟窿。

對于Riptide,他們帶了4把武器,其中三把完全相同,另一把形狀相同但稍微軟一點,所以這些不妨礙他們準備下一場。
對于Glitch,他們其實翻面了的時候是可以行駛的(隊伍上傳了測試視頻),不過比賽最后可能有別的問題吧。

來源:OOTA交流群
6 Gigabyte vs Free Shipping
Gigabyte本次的駕駛員兼隊長是大學年紀的Derek,上一屆負責發(fā)賽后總結(jié)的也一直是他。這場應(yīng)該是他頭一次正式開Gigabyte(測試箱太小,而且隊伍在比賽當天早上才趕上通過安全測試),所以不是很習慣Gigabyte的轉(zhuǎn)向,沒有提前給遙控器限制旋轉(zhuǎn)信號大小。于是開場就在撞墻的同時把屁股交給了Free Shipping……

神奇的事就這樣發(fā)生了。Free Shipping的某一擊使得Gigabyte內(nèi)部的金屬板切進了一些電線(隊伍沒來得及給處于機身和外殼之間的電線留一些位置),導致Gigabyte框架帶電??蚣芎碗姍C之間產(chǎn)生了電弧(?),于是這時候Gigabyte的旋轉(zhuǎn)無法停止了。

于是機器在瘋狂旋轉(zhuǎn)的時候把復位桿懟向了地板,導致斷裂,同時持續(xù)的能量把電機化成了兩半(下圖)。

不過Gigabyte還是對Free Shipping造成了一定的傷害的。下圖是鉸接鏟結(jié)構(gòu)遭到的破壞,可以看到中間連用來放置鏟子的鐵柱都彎了。


好消息是,之后幾場比賽里Gigabyte的駕駛應(yīng)該會更好一些……
來源:Gigabyte賽后總結(jié)貼;r/battlebots/comments/1057761/gigabyte_vs_free_shipping_post_fight/
7 Minotaur vs Tantrum
(都沒發(fā)貼)
另:本屆的三位裁判是Lisa、Derek和Fon,其中曾在ABC時期當過裁判的Fon替換了之前的Jason。BB發(fā)起人之一的Greg在訪談里提到,實際上Fon是原定的第三位裁判,而Jason是替補未能成行的Fon的。這屆Fon終于可以參加Discovery時期的錄制了,于是Jason自己卸任了,不是因為有任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