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轎車領域中國所有車企在非洲被印度車企輕松擊敗
不止摩托車:家用轎車領域中國所有車企在非洲被印度車企輕松擊敗

非洲草原的汽車
今天蘭臺要和大家聊一聊非洲的汽車市場。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非洲家用轎車領域真正的NO1不是中國車企,而是印度塔塔集團。
在家用轎車領域,印度塔塔才是絕對的王者。
是的,大家沒看錯,在非洲市場,印度車企不僅在摩托車領域擊敗了中國摩托車企業(yè);同時,印度車企在乘用車,也就是家用轎車領域同樣擊敗了中國汽車企業(yè)。

印度塔塔汽車
01、
非洲人口占據(jù)了全球人口總數(shù)的15%,不過雖然人口眾多,但是非洲的汽車銷售市場卻相當一般。
截止2020年之前,整個非洲每年的汽車銷量僅為20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chǎn)量的3%。
但是,2020年之前非洲的汽車銷量從2016年的160萬輛增加到2019年的200萬輛,從增長幅度來說,非洲市場還算不錯。
尤其是對暫時還無法打入歐美發(fā)達國家的中國汽車企業(yè)而言,非洲汽車市場其實也算是很大的市場。
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國汽車出口量 86%的地點都集中于非洲與中東地區(qū)。
非洲的汽車市場可以細分為客車、卡車以及轎車市場三大類。
這其中中國車企在卡車與客車領域依靠低價成功成為了非洲卡車與客車領域的No1,但是在家用轎車領域,印度汽車巨頭塔塔和馬恒達才是非洲市場的絕對王者。(總量計算)
根據(jù)2018年的一項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非洲每年銷售的家用轎車有40%的市場份額被印度塔塔與馬恒達這兩家公司占據(jù)。
而非洲家用轎車的高端市場則是被歐美與日本大品牌完全占據(jù)。

非洲汽車市場現(xiàn)狀
因為非洲相比歐洲、美洲以及亞洲來說,對燃油汽車的銷售限制最少、關稅最低(相對而言);因此,某種意義上非洲家用汽車市場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事情。
而非洲的頂級富裕階層從消費習慣上來說,就更傾向于之前宗主國的商品,在家用轎車領域同樣如此。
而相比次一級的富裕階層沒有頂層富豪那么豪奢,但是他們的購買力也并不低,這一個階層多會選擇奔馳、寶馬以及日本豐田等一線品牌。
剩下能買得起家用小轎車的非洲中產(chǎn)家庭主要選擇性價比,要么是歐美日韓的二手汽車,要么是印度塔塔和馬恒達汽車,至少實在預算不夠,才會考慮購買中國汽車。

南非馬恒達汽車
02、
為什么印度塔塔和馬恒達能在非洲成為銷量最多的車企?
這和非洲汽車市場的現(xiàn)狀密不可分。
非洲家用轎車市場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是家用轎車年銷售量達到以及超過20萬輛的國家,目前看,非洲只有南非與埃及算得上第一等級市場;
第二等級市場屬于那些家用轎車年銷售量達到5萬輛的國家,目前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以及尼日利亞屬于這一等級。
第三等級市場通常經(jīng)濟極度落后,家用轎車市場新車年銷量不足2萬輛,國內(nèi)基礎建設差,路況惡劣,汽車在當?shù)貫樯莩奁罚司嚤S辛繕O低。代表國家有肯尼亞、塞內(nèi)加爾和毛里塔尼亞。
以非洲第一等級市場南非為例,印度汽車公司開拓南非市場有天然優(yōu)勢。
這天然優(yōu)勢就是印度和南非同樣曾經(jīng)做過英國的殖民地,一直到現(xiàn)在印度與南非兩國都是英聯(lián)邦國家。

19世紀印度移民
另外,從19世紀開始,由于印度人吃苦耐勞、服從性好,加之相比其他亞非殖民地居民更容易掌握英語,使得印度人成了英國殖民者最喜歡的勞工。
從1826年開始,英國就開始把大量印度勞工以“契約勞工”的形式運輸?shù)绞澜绺鞯亍?/p>
以南非為例,英國不僅向南非輸入了大量的印度勞工,在“布爾戰(zhàn)爭”期間,英國從印度招募了大量印度士兵,“布爾戰(zhàn)爭”結束后,這些印度士兵許多人都選擇留在南非生活。
目前根據(jù)南非官方統(tǒng)計,目前已經(jīng)加入南非國籍的印度裔公民有150萬之多,印度裔是南非最大的亞裔族群。
不僅在南非,尼日利亞有80萬印度裔公民,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也都各有十幾萬印度裔公民。
而非洲各國人數(shù)眾多的印度裔則為印度公司打入本國市場提供了相當?shù)谋憷?/p>
還是以非洲家用轎車消費量第一的南非為例,南非有名的富豪古普塔家族就是在南非解除種族隔離制度后從印度移民到南非的,如今已經(jīng)成為南非十大富豪家族之一。

南非公路
更為關鍵的是古普塔家族與南非政要比如祖馬家族關系密切,甚至被南非媒體評價為“誰在管理南非政務?古普塔家族實際上已經(jīng)‘殖民南非’?!?/strong>
而類似古普塔家族的存在則為印度塔塔集團與馬恒達集團進入南非市場鋪平了道路。
因為有古普塔家族的引薦以及人脈,印度塔塔和馬恒達集團很早就在南非大規(guī)模建立汽車工廠,實現(xiàn)100%本土化生產(chǎn)。
馬恒達集團的XUV300城市SUV甚至在南非獲得了“非洲最安全的汽車“的稱號。
另外,遍布非洲的印度裔,極大的保證了印度塔塔和馬恒達集團更方便、也更經(jīng)濟的把售后服務點鋪滿整個非洲。
使得非洲國家的用戶在購買了印度塔塔與馬恒達集團的家用小轎車后,不管是維修還是保養(yǎng),都非常方便和便宜。

非洲的中國汽車
03、
那么,中國車企又為什么在家用轎車領域,在非洲競爭不過印度車企呢?
其實關于這件事,國內(nèi)已經(jīng)有了許多相關研究論文,總結起來其實和中國摩托車企業(yè)在越南市場慘敗給日本摩托車企業(yè)沒什么區(qū)別。
首先,相比于卡車以及客車市場,中國車企比如“一汽”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到非洲設廠,開始進行本土化生產(chǎn)不同,家用轎車領域中國車企進入非洲時間都普遍晚于印度車企。
而作為外來者,中國車企為了盡快打開非洲市場,往往采取“利益為先、不良價格競爭”的方法,通俗的說就是“價格戰(zhàn)”。
但是正如越南市場上中國摩托車企業(yè)之間“價格戰(zhàn)”最終導致中國摩托車企業(yè)在售后以及維護上一敗涂地一樣。

非洲的中國汽車
在非洲進行“價格戰(zhàn)”,同樣極大的損害了中國車企非洲售后體系的建立。
《中國汽車出口非洲市場面臨的問題與拓展策略》一文中就舉了非洲加蓬某中國車企的例子:
我國大部分國產(chǎn)車企尚未意 識到海外建立售后服務體系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把車賣出去就完 事大吉,缺乏戰(zhàn)略和規(guī)劃。比如非洲加蓬有家國內(nèi)汽車廠的代理商,他讓國內(nèi)工廠發(fā)來方向盤的回油管,同時把需更換回油管的汽車的地盤號告訴廠家。結果,催問多次也發(fā)不來貨,最后貨發(fā)來了型號卻不對,這說明廠家售后意識不強,缺乏完整準確的客戶資料。類似的問題還有不少。
當然,客觀說一句,中國車企也不是一開始就想打價格戰(zhàn)的,實在是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上缺乏號召力和品牌力,為了開拓非洲市場,只能采取低價策略。
中國商用車的價格極為低廉,僅為歐美同類產(chǎn)品價格的 1/2甚至 1/3,也只能適應非洲市場的低端需求……中國汽車價格便宜,式樣美觀,這是非洲消費者公認的。然而小毛病還較多,這也是不能否認的問題。例如,輪眉會松動或掉下來,側面車窗玻璃搖不上去或搖不下來,車窗鑲邊自動脫開導致車廂進水,壓縮機皮帶輪脫落等?!吨袊嚦隹诜侵奘袌雒媾R的問題與拓展策略》
其實這一點,印度塔塔和馬恒達也并不比中國車企好到哪里去,但是前面說了,印度車企塔塔和馬恒達依托于非洲人數(shù)眾多的印度裔,比中國車企更容易也更早建立相對完善的售后體系。
汽車小毛病多不怕,維修點到處都是,配件由于本土化生產(chǎn)關系嫁給也不貴,這就使得非洲消費者購買低端家用轎車時更傾向于選擇印度品牌。
當然,更為深層次的原因還是中國車企在研發(fā)上的投入不僅落后于歐美日韓等車企,甚至落后于印度的塔塔和馬恒達。
根據(jù)《中國汽車出口非洲市場面臨的問題與拓展策略》一文顯示,中國國產(chǎn)汽車行業(yè)發(fā)言投入甚至不足銷售收入的1%:
中國國產(chǎn)汽車全行業(yè)研發(fā)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僅0.6%左右。(2014年)
而印度塔塔和馬恒達,這兩家印度汽車公司研發(fā)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高達3%。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