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日本投降是8月15日,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卻是9月3日?
如果認真探究一下
就會發(fā)現(xiàn)這么一件事: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8月15日
在“密蘇里號”上簽署投降書
在9月2日
那么一個問題來了
為什么9月3日
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
今天就來聊聊這事兒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播出了一份《投降詔書》,如果仔細去看,會發(fā)現(xiàn)落款時間是8月14日,前一天錄好了音的。
很多人會以為,這份詔書一播出,國人都跑去慶賀,而日軍也放下了武器。其實,遠沒那么簡單。
首先,不光是中國人,幾乎所有盟國人民都覺得:被日本人忽悠了。
因為當天早上8點,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前4小時,中美英蘇各自播放了本國領(lǐng)導(dǎo)人講話,告知本國人民日本已經(jīng)投降。

大家正高高興興,慶祝日本投降時,這份《投降詔書》播放了,人們訝然發(fā)現(xiàn):在里面,通篇沒有“降”、“敗”之類的詞語,逃避得干干凈凈,投降成了隱含到不認真分析,就幾乎聽不出的潛臺詞。
怎么辦?那就讓他們重新講一遍,非把“降”這個字講出來不可。
在盟國要求下,當年9月2日,日本天皇又頒了一份投降詔書,里面兩次提到“降伏”。這個詞,和中文的“投降”同一個意思。

第二份投降詔書(注意里面的“降伏”二字)
耍小聰明的結(jié)果就是
“偷雞不著蝕把米”
日本成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
因為一次投降
卻頒了兩次投降詔書的國家
8月15日固然值得紀念
但這件事千萬要記?。?/p>
日本實實在在的投降
第二份投降詔書就是黑紙白字的證據(jù)

問題又來了:既然9月2日日本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為什么9月3日是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
首先,這肯定不是時差問題。因為東京時間和北京時間只差1個小時。
第一個原因是擔心有詐。在當時,信息傳遞最快的還是報紙,更何況又一直擔心日本在搞“詐降”,等投降儀式舉行完畢,安排慶祝已經(jīng)來不及了。等人們知道日本已經(jīng)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已經(jīng)隔了一天,到9月3日了。
第二個原因是歷史沿革。1945年9月3日,當時的中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3天,之后干脆就把9月3日當作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九三學社”這個民主黨派,之所以冠以“九三”這兩個字,就是為了紀念這個日子。
2014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jīng)表決通過,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

但不管是8月15日
還是9月3日
都是中國人應(yīng)該牢記的日子
殘酷的事實告訴億萬中國人:
落后就會挨打!
只有自己足夠強大
才能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親人

時光流逝
有些日子我們注定無法忘記
2015年的9月3日
盛大的勝利日閱兵在北京舉行
耄耋之年的老兵們首次受閱
那一個敬禮
讓我們熱淚盈眶

一面面英模部隊的紅旗
浸透著英烈的鮮血
詮釋著中國軍人的錚錚鐵骨
不可磨滅的光榮歷史
令人肅然起敬

洪流滾滾、銳不可當
先進的武器裝備讓人振奮
今天的人民軍隊
正大步走在建設(shè)世界一流軍隊的道路上
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當今寰宇,和平與發(fā)展成為主旋律
但戰(zhàn)爭陰影仍盤繞在世界人民的心頭
地區(qū)紛爭不斷,又產(chǎn)生了新安全威脅
世界并不寧靜,槍聲仍不時響起
身處和平國度
有強大國家做后盾
我們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好戰(zhàn)必亡、忘戰(zhàn)必危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
經(jīng)歷過苦難的中國人民
最懂得和平的可貴
????

今天的中國
再也不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
這和平,來之不易
今天,我們致敬先輩
致敬那場永不妥協(xié)的抗爭
更提醒你我

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轉(zhuǎn)自“河北黨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