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有鐵道舊性能電車(8)——デハ6340形
デハ6340系是在日本鐵道院、鐵道省在籍的木造直流電車。
概要

1914年時,它是日本性能最強的電車。
端面為平面非貫通型,正面3扇窗。一側(cè)2處設(shè)置有客門,所有門都為拉門。屋頂是全車長的雙重屋頂。車身寬度為2700mm,寬度變寬。車身長度變?yōu)殡妱榆嚍?5240mm,而附屬車為16240mm。
在集電裝置上,日本國有鐵道首次使用了受電弓,但是啟用當(dāng)天引發(fā)很大問題。通風(fēng)器在雙層屋頂側(cè)面設(shè)置4個。主電動機為通用電氣公司制造的GE-244A,架線電壓為直流600V/1200V的雙電壓規(guī)格,臺車是新設(shè)計的平衡梁式的大正3年形(電動車用DT10,附屬車用TR11)。
本系列的電動車基本上由單駕駛臺制造,車身也前后不對稱,因此需要根據(jù)駕駛臺的朝向進(jìn)行區(qū)別。并且,根據(jù)檢修上的要求,無論駕駛臺的方向如何,地板下機器的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對上行(東京站)方向有駕駛臺的機器賦予了奇數(shù)號,下行(櫻木町站)方向賦予了偶數(shù)號。這個慣例在之后制造的電車上也被連綿不斷地繼承下來,一直沿襲到國鐵民營化后的最新型電車。
本系列制造了デロハ6130形20輛、デハ6340形24輛、クロハ6190形21輛、クハ6420形4輛、デハユニ6450形6輛共計75輛。
基本形式
デロハ6130形
1914年度制造的二等三等制造控制電動車。側(cè)窗配置為1D122222221D1。車內(nèi)分為前位為三等室,后位為二等室,兩室之間設(shè)有分隔壁。定員二等24人,三等51人(其中座位26人)。
1914年度(20輛)
汽車制造分行:6130-6134(5輛)
鐵道院新橋工廠:6135-6144(10輛)
鐵道院大宮工廠:6145-6149(5輛)
デハ6340形
是デロハ6130形的姐妹形式,這是全室三等車。車身也是大致同形(但是,沒有后位側(cè)車端部的小窗戶),車內(nèi)沒有隔壁。定員103人(其中座位56人)。
1914年度(20輛)
火車制造分行:6340-6351(12輛)
日本車輛制造:6352-6359(8輛)
1917年度(4輛)
鐵道院大井工廠:6360-6363(4輛)
クロハ6190形
這是隨著京濱線開始運行而制造的二等三等制造中間附帶車。側(cè)面窗配置為D1222221D,與電動車幾乎沒有變化,但車身較長。最初的10輛車的制造當(dāng)初,中間附帶車和控制附帶車的記號沒有被區(qū)分,稱為クロハ6190形,但由于1915年制定了中間附帶車的記號“サ”,所以改稱為サロハ6190形。1917年增加了3輛,同年從后述的サハ6420形改造車增加了4輛,1918年增加了8輛,共有25輛。
定員二等26人,三等56人(其中座位30人)。
本形式的制造情況如下。
1914年度(10輛)
日本車輛制造:6190-6199
1917年度(7輛)
鐵道院大井工廠:6200-6202(3輛)
同上改造:6203-6206(4輛改造。舊形式クハ6420形)
1918年度(8節(jié)車廂)
日本車輛制造:6207-6214
クハ6420形
1916年制造的三等控制附屬車。車身與クロハ6190形相同。1917年制造了デハ6340形4輛車后,改造成サロハ6190形(6203-6206),形式消失。制造所都是鐵道院大井工廠。
デハユニ6450形
本形式是日本國有鐵路上首次出現(xiàn)的擁有郵件處理設(shè)施的電車。車內(nèi)從前位開始分為駕駛室、行李室、郵政室、三等室。側(cè)窗配置為1d1D(荷)11D(郵)12221D,定員51人(其中座位28人),行李艙載重2t,郵件房載重2t。
1916年度(2輛)
鐵道院大井工廠:6450,6451
1917年度(2輛)
鐵道院大井工廠:6452,6453
1920年度(2輛)
鐵道院大井工廠:64546455
京浜東北線開業(yè)時的事故
東京-品川之間是已經(jīng)電氣化的區(qū)間所以沒有產(chǎn)生任何問題,但一進(jìn)入品川以西的新線區(qū)間,架線事故就會接連發(fā)生。不僅是從東京出發(fā)的第一輛電車,之后和下一輛電車都沒有到達(dá)橫濱,所以讓相關(guān)人員去的時候,確認(rèn)了第一輛電車在子安附近,下一輛電車在大森-蒲田之間,兩輛車的受電弓掛在架線上,不能開車。據(jù)說去橫濱的最早電車到達(dá)目的地需要2個多小時。第二天,以鐵道院總裁的名義在報紙上刊登了道歉文。
原因是由于突擊工程,路基的地基加固不充分。在其上行駛的重量級電車大幅滾動(橫搖),或者由于曲線區(qū)間的架線的張緊方法的不完備,受電弓從架線脫落。
京濱線將于12月26日停止運行,修補缺陷。這個修復(fù)大約需要4個月,恢復(fù)運行是在第二年1915年4月10日,順便將本系列的菱形受電弓更換為通常的集電桿式。
改造和廢車
京濱之間的電車運行受到好評,運輸量也增加了。因此,本系列的升降廊形2門車逐漸影響乘客的上下車。因此,從1922年開始,在車體中央部增設(shè)寬度1100mm的客用門,實施了單側(cè)3門的改造,進(jìn)行了山手線的轉(zhuǎn)用。由此,側(cè)窗配置也變更為1D1221D1221D。
關(guān)于デロハ6130形、サロハ6190形,從1925年開始進(jìn)行門增設(shè)和二等室的降級。據(jù)此,サロハ6190形將記號改為“サハ”。
關(guān)于デロハ6130形,末尾的5輛改造為デハニ6450形。
關(guān)于デハユニ6450形,由于代替形式デハユニ43850形的制造一直推遲到1924年左右,所以長期在京濱線使用,為了將郵政室轉(zhuǎn)用為客房,增設(shè)了寬1100mm的門,側(cè)窗配置為1d1D(荷)1D3221D,形式也改為デハニ6450形。
1925年,本系列的2輛車被轉(zhuǎn)用為事業(yè)用車。
1927年8月,デハニ6450形4輛(6456-6459)改造為デユニ33850形,1927年10月及次年4月,デハニ6450形6輛改造為デニ6450形。
6450-6454:側(cè)窗布置為1d1D(荷物)11D32D(荷物)1D。負(fù)荷為9t。由デハニ6450形改造。
6455:側(cè)窗布置為D1D(荷物)23D1D(荷物)1d。負(fù)荷為9t。由デハニ6450形改造
64566457:側(cè)窗配置為1d1D(荷物)1D12D(荷物)21D。負(fù)荷為9t。由デハニ23850形改造。
6458:側(cè)窗布置為D1D(荷物)1D22D(荷物)2D1。負(fù)荷為8t。唯一有窄車體的異端車。原車是デハニ6465型。
6459-6461:側(cè)窗布置為D1D(荷物)1D1D(荷物)1D1。行李用雙開拉門的寬度擴(kuò)大到1800mm。原車是デハ6340形。
1928年10月車輛型號變更
1928年10月1日施行的車輛形式稱號修改中,三等控制電動車(舊デハ6340型)改為モハ1型。行李郵政合造控制電動車(舊デユニ33850型)改為モユニ2型,行李控制電動車(舊デニ6450型)改為モニ3型,事業(yè)用控制電動車(舊デヤ33100型)改為モヤ4型。(4001,4002),三等中間拖車(舊サハ6190型)被整理并編入サハ25型。
デハ6340型→モハ1型
6354→1001
6340→1002
6341→1003
6342 → 1004
6343→1005
6344→1006
6345→1007
6346→1008
6347→1009
6348→1010
6349→1011
6350→1012
6351→1013
6352→1014
6353→1015
6356→1016
6357→1017
6358→1018
6359→1019
6360→1020
6361→1021
6362→1022
6363→1023
6364→1024
6365→1025
6366→3013
6367→3014
6368→2006
デユニ33850型→モユニ2型
33850→2001
33851→2002
33852→2003
33853→2004
33854→2005
6368→2006
デニ6450型→モニ3型
6450→3001
6451→3002
6452→3003
6453→3004
6454→3005
6455→3006
6456→3007
6457→3008
6458→3009
6459→3010
6460→3011
6461→3012
6366→3013
6367→3014
デヤ33100型→モヤ4型
33100→4001
33101→4002
サハ6190型→サハ25型
6190→25132
6191→25133
6192→25134
6193→25135
6195→25136
6196→25137
6197→25138
6198→25139
6203→25140
6204→25141
6205→25142
6206→25143
6200→25144
6201→25145
6202→25146
6194→25147
6199→25148
6207→25149
6208→25150
6209→25151
6210→25152
6211→25153
6212→25154
改號后的情況
モハ1型是擁有100馬力電動機的電車中最古老的,所以從1931年開始報廢,到1933年為止,全車報廢。
モユニ2型、モニ3型比旅客用車使用時間長,但從1934年開始,由于モハ10型改造的モユニ12型、モニ13型的替換,橫須賀線夏季行李運輸用。
モヤ4型因為是特殊用途,所以一直使用到太平洋戰(zhàn)爭后1949年報廢。
編入サハ25型的車輛,與電動車早期淘汰相比,使用了很長時間。另外,在1935年開始的木制車的鋼體化改造時,由于轉(zhuǎn)向架結(jié)構(gòu)方面不合適,所有車輛都以木制車體的狀態(tài)一直使用到太平洋戰(zhàn)爭后。最后一輛車在1952年1月報廢。
戰(zhàn)前(戰(zhàn)中)轉(zhuǎn)讓
1020:三信鐵道デ3→デ103→デ303→鐵道省デ303→クデハ303→クハ5802→伊豆箱根鐵道モハ47
1022:三信鐵道デ2→デニ201
1023:三信鐵道デ1→デ305→鐵道省デ305→クデハ305→クハ5804→大井川鐵道クハ506
2002:南武鐵道モハ503→鐵道省モハ503→クハ503→クハ6020
2005:三河鐵道デ401→鋼體化→名古屋鐵道モ3101→ク2101
3003:博多灣鐵道汽船デハ13→西日本鐵道モ15→ク64→モ15
3009:三信鐵道デ101→デ301→鐵道省デ301→クデハ301→クハ5800→小湊鐵道キハ5800
3010:三信鐵道デ102→デ302→鐵道省デ302→クデハ302→クハ5801→小湊鐵道キハ5801
3012:駿豆鐵道モハ101→岳南鐵道モハ101→モハ1103→近江鐵道モハ102→224
3013:駿豆鐵道モハ102→岳南鐵道モハ102→クハ102
戰(zhàn)災(zāi)報廢車
本系列也因為太平洋戰(zhàn)爭末期美軍的空襲而失去了多數(shù)。這些在戰(zhàn)后的1946年被除籍,轉(zhuǎn)讓給了運輸能力不足的私鐵。這些在修復(fù)的同時進(jìn)行鋼體化時被使用。戰(zhàn)災(zāi)報廢車(包括同時期的事故報廢)如下所示。
25134:東京急行電鐵(不入籍)
25136
25137:東京急行電鐵(不入籍)
25142:東京急行電鐵(不入籍)
25144(事故)
25148:西武鐵道クハ1319
25149
25150
25153:西武鐵道クハ1320
老舊廢車和轉(zhuǎn)讓
由于戰(zhàn)中戰(zhàn)后的過度使用而嚴(yán)重老化的本系列,與63系電車的量產(chǎn)型并行進(jìn)行修理。這些車大半被轉(zhuǎn)讓給西武鐵道,有助于增強運輸力。
4001:富士山麓電氣鐵道モハ20→モハ601→岳南鐵道モハ1102
25132:西武鐵道クハ1221→クハ1425
25133:西武鐵道クハ1222→クハ1230→クハ1413→サハ1413
25135:秩父鐵道クハ33→クハ68→クハニ29
25138:西武鐵道クハ1328
25139:西武鐵道クハ1223→クハ1417→サハ1417
25140:西武鐵道クハ1227→クハ1228→クハ1274→クハ1316
25141:西武鐵道クハ1224→サハ1510→クハ1330
25143:西武鐵道クハ1272→クハ1228→クハ1411→サハ1411
25145:西武鐵道クハ1271→クハ1227→クハ1425
25146:西武鐵道クハ1312→伊豆箱根鐵道クハ81→サハ81
25147:西武鐵道クハ1313
25151:西武鐵道(西武方面沒有入籍記錄)
25153:西武鐵道クハ1320
25154:西武鐵道クハ1226→クハ1272-クハ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