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導讀 | 迪爾凱姆《自殺論》| 渠敬東主講 | 第1集

自殺作為社會的表征
1.《自殺論》介紹
被稱之為西方社會學經典。由法國經典社會學家或稱之為社會學三大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埃米爾?涂爾干寫成。在西方和中國都受到廣泛重視與影響

寫于1897,西方人普遍處于“世紀末”的情緒里。西方的現(xiàn)代社會、工業(yè)社會發(fā)展到有著急劇社會沖突的階段,人們心里有嚴重不安感,而眼中又充滿對新奇事物的追逐。如涂爾干所講“每當?shù)玫搅俗约合氲玫降臇|西,就很容易厭倦,再去追求一種新的東西。往往復復,周而復始,卻讓自己在情感、情緒和精神里陷入到一個無聊的卻又茫然不知的狀態(tài)里”


2.自殺現(xiàn)象

(1)對于以往對自殺各種解釋的反駁(序言)
自殺不是一個純粹個人的一個心理或精神疾病導致的現(xiàn)象,或作為自殺的根源而產生作用。相反,他認為每個社會從社會分布的角度,每個社會注定有一部分出于自愿而死去。從個人來講,每個人的自殺出于可能各種各樣的個人原因;但從社會的角度講,一個社會擁有它非常明確的、穩(wěn)定的,或在一段歷史時期具有波動、急劇上升自殺率的現(xiàn)象。自殺率是一個統(tǒng)一的確定的實實在在的一種序列。它不變和可變的特點則描繪了一個社會的存在狀態(tài),它的道德與非道德、秩序與無秩序的差別。涂爾干首次提到我們要用自殺的分布、自殺率的變化反過來看自殺的成因。我們要研究能引起群體而不是個體的自殺根源。自殺完全不是一種個人因素造成的

(涂爾干的調查數(shù)據(jù)所反映的:精神病人越少的國家反而自殺者越多。同時反駁了認為自殺與種族、遺傳、天象、地理分布有關的言論)
(2)涂爾干對自殺現(xiàn)象的標準社會學分析(第二卷)
①基本立論:每一個社會群體都有一種既不能由個人心理、生理構成,也不能由客觀環(huán)境的本質來解釋的一種特殊的自殺傾向。這種自殺傾向取決于社會原因,并且自身就是一個群體的現(xiàn)象

②自殺的四種類型
?利己型自殺(自我主義的自殺)
自殺雖然表現(xiàn)為一種純粹個體狀態(tài),但是真正能夠讓人只在自我的狹窄范圍來組建自己的生活,把自己和社會的其他部分的人際、群體乃至國家都斷然隔離開來,這樣的現(xiàn)象仍然是社會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