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跟隨“小藝”流動愛
“不希望任何一個孩子受到情感的折磨。”時隔5年,伏玟曉看到《小藝的故事》,依然深有觸動。從準媽媽到媽媽,她對孩子、對關系有了更深的體會,“我們肯定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好,大家都好了,包括每個留守兒童都好了,我們所有人才能夠生活在一個更加溫暖、更加安全、更加充滿愛的環(huán)境當中。 所以特別感謝你們這么多年的努力,我相信肯定幫助到了很多像小藝這樣的人。”
5月9日,母親節(jié),上?;莸霞嫒诵睦黻P愛中心特別推出專場活動——“愛生愛、美生美”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網(wǎng)絡版直播,推動親人之間的愛更深地流淌。這也是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節(jié)活動總菜單中互動體驗心理劇巡演與直播的第四場活動,也是英偉達人工智能計算公司連續(xù)第二年公益支持的10場直播之一。

《小藝的故事》是由惠迪吉原創(chuàng)出品的結合真實案例、沉浸式互動體驗和“愛生愛、美生美”版本演繹于一體的互動體驗心理劇。故事改編自惠迪吉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青少年“愛的共振腔”建設項目中的真實事件,2015年首演至今,包括上海的劇院駐場演出、全國一線城市的巡演以及登上美國紐約LAMAMA實驗劇院的舞臺,線下共演出78場,今年還將在上海大劇院演出3場。
去年疫情期間,惠迪吉將《小藝的故事》搬上網(wǎng)絡,這次是線上版第14場直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線上加上線下所有觀劇的人數(shù)已經(jīng)累計達到了150萬人次。正如主持人曼兌所說:“《小藝的故事》是一個以關愛留守孩子為主題的劇,但是它背后折射出很多我們家庭中各種各樣的關系,不僅僅包括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另外還有師生關系、家校關系。這些關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生活中都在面對的。”而通過“愛生愛、美生美”志愿者版本的演繹,讓“小藝”負起責任,流動愛,全家開始相愛,流淌著幸福的氣息。這一切的發(fā)生,為嘉賓及觀眾帶來了很多觸動與啟迪。

當天出席直播的另一位特邀嘉賓,上海師范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行,就反思了當下的教育現(xiàn)狀以及自己的親子教育:“今天我們在‘內卷化’非常嚴重的社會背景之下,人人都在關注孩子怎么讓他的成績更加提高,包括我自己也是?,F(xiàn)在我女兒1歲多,每天我都在思索怎么給她立規(guī)矩,怎么讓她更聽話。我們在一個非??旃?jié)奏、高壓力、高競爭的社會里,就會忽視內心當中最深層的、最接近本源一種愛的、情感的表達和流動。”
這份反思得到了特邀嘉賓、惠迪吉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青少年“愛的共振腔”建設項目負責人靈心的回應:“劉行老師說到‘本源的情感’,其實在為我們呈現(xiàn)每一個生命內在最深的渴望,就是原初情感。”
惠迪吉“愛的共振腔”項目至今已開展了7年,截至2020年12月,走過全國17個省市60所學校和1個省級貧困村,線上線下關愛人群超過76000人次。像“小藝”這樣的入戶式家庭心理輔導1161戶,而每一次與“小藝”們的互動,都讓靈心深切感受到原初情感的威力。她說:“原初情感代表著每個人生命當中和親人、和世界之間最素樸、最真實、最美好的一份情感。一個家庭就像一個腔體,這個腔體中每個生命都回到原初情感、流動愛的時候,他就開始建構生命中真實的關系。”
“小藝”的改變也正是來自于這份原初情感的相連?!耙驗樗w會到了、回到了原初情感,可以成為‘愛的自我責任者’,流動愛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時候,親人們就能感受到、聞到愛的芬芳,也成為‘愛的自我責任者’,這樣,哪怕遠隔千里,心兒與心兒就連在一起了。而‘小藝’也呈現(xiàn)出一個獨立的、挺立的人格,這是每個家庭最渴望看到的孩子的模樣: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是美好關系的創(chuàng)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