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里路瘋堵2小時,新全國十大堵城出爐,有你的家鄉(xiāng)嗎?
今年1月份的時候,某德地圖發(fā)布了2021中國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列出了10大堵城。不過只針對50個主要城市分析,不夠全面。而前幾天某度也姍姍來遲,發(fā)布了一份類似的交通報告,范圍擴到全國100座城市。咱們看看最新的十大堵城,有沒有你所在的一隅。

TOP 1:北京
榮登中國最堵城市稱號的是帝都北京,比2020年排名上升了2位,通勤高峰平均車速為25.84km/h。北京交通擁堵見慣不怪,首都嘛,人都往那扎堆,汽車保有量龐大;而北京作為千年古城,起初道路規(guī)劃受限于時代眼光,后人只能不斷絞盡腦汁調(diào)整,往外擴路。不過即使擴到八環(huán),估計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能在分流、限流上做文章。

TOP 2:重慶
2020年的堵城之最重慶,排名下滑一位,成為亞軍,通勤高峰車速為25.27km/h。重慶8D魔幻城市不是白叫的,而且還是著名的“橋都”,橋梁和隧道眾多,過橋位置不賭不瘋魔。但是重慶老百姓通勤時間普遍不長,因為公共交通發(fā)達,地鐵啦公交啦單軌啦索道啦云吧啦輪渡啦等等,總有一款適合你。

TOP 3:長春
那座叫“春”的城市長春,一下比2020年前進7位,擠進第三。長春的汽車保有量超200萬,但以其城市面積和人口來看,密度并不算太糟糕,照理說不應(yīng)該成為中國堵城第三。有人分析說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道路施工太多,修好的路三天兩頭又給刨開;二是紅綠燈不合理;三是個別司機素質(zhì)不高,搶道別車、快路慢開;四是不喜歡乘坐公共交通,都愛開私家車出行。有沒有本地人證實一下?

TOP 4:貴陽
貴陽也是堵城老面孔了,排名交2020年下降兩位,擁堵指數(shù)有所改善。貴陽作為貴州省會,幅員雖大,但人大都集中在老城區(qū)。由于路窄車多,道路規(guī)劃又不合理,因此一些主要上班、上學(xué)道路到點必堵。而且似乎貴陽人比較喜歡耍樂子,一到周五下班甚至比周一早高峰還要堵。

TOP 5:上海
不用說,魔都作為中國經(jīng)濟最強的城市,人口超2400萬人,汽車保有量接近480萬輛,堵車并不奇怪。而且上海人經(jīng)濟水平高,購車欲望高,一人擁有多輛車的大有壕在。好在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較高,早早就通過限牌、提高停車費等手段增加用車成本,減緩了交通壓力。

TOP 6:廣州
廣州堵車也是噩夢,但竟然排不進全國前五,高峰擁堵時平均車速也有30.94km/h,算堵城中比較好的了。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外來人口多,車流人流量大,擁堵很好理解。尤其跨城上班的人不少,廣州<>佛山、廣州<>東莞往返車輛數(shù)量在全國能排得上號的。另外深圳作為廣東GDP之最,卻稱不上10大堵城,這跟城市規(guī)劃、管理、市民素質(zhì)等確實有關(guān)。

TOP 7:武漢
武漢為第七大堵城。武漢老城區(qū)路窄車多,因為修路擴路施工,又加重了道路擁堵。另外湖泊多,以及長江水分隔市區(qū),汽車繞路、過橋也是造成擁堵的因素。不過對于武漢人來說,經(jīng)歷了2020年的封城,現(xiàn)在是“小堵怡情,大堵養(yǎng)性”,寧堵勿空。

TOP 8:哈爾濱
又一座東北城市,相較2020年飆升17位,排至第八。哈爾濱也是座老城了,城市道路規(guī)劃跟不上汽車保有量增長的速度。路窄,高架橋少,空間利用率低。同時停車位也不足,很多車只能停路邊。還有哈爾濱老鐵吐槽修建地鐵工期超慢,嚴重拖累了城市交通。

TOP 9:昆明
昆明這些年處于快速發(fā)展?fàn)顟B(tài),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人均保有量名列全國前三。另一方面去過昆明的都知道,到處都在修地鐵、道路改造,這又進一步增大道路壓力,導(dǎo)致交通擁堵。

TOP 10:西安
十大堵城最后一名,西安。西安已經(jīng)實行常態(tài)化限行,但依然解決不了堵車的現(xiàn)狀。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在西安通勤真是開車傷心,搭車落淚,哪哪都透露一股淡淡的憂傷。另外也歸咎于西安古跡太多了,道路規(guī)劃都要精打細算繞路走,往往發(fā)揮空間受限。

看完十大堵城,再看某德地圖的十大最健康交通城市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南通、洛陽、常州、臺州、唐山、南寧、無錫、蘇州、紹興、寧波。不知你所在的城市,行車體感又是如何呢?

本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