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何為罪孽?要給他人建議嗎?為何精分很殘忍?為何要去改變他人?|...

精分的終極目標,那就是找到自己的欲望,從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最成功的分析就是分析者突然的結(jié)束,他意識到只有自己最懂自己,也不再相信什么分析家,同時他也頓悟到自己該去做什么了,而不是癡迷于改變他的癥狀。
當一個人來找分析家做分析,那么分析家面對的就是他的無意識主體,分析家的倫理就是真相,必須讓分析者的無意識幻想冒出來,以及帶他去看到這個"真實"的世界的荒無,而不是被構(gòu)建出來的一個虛假現(xiàn)實,去看到大他者永恒的缺失,它的不一致性,這是一場精神歷險,之后在重構(gòu)主體的現(xiàn)實,繼續(xù)進入意義的秩序當中,而不是停留在無意義當中,然后他仍然有自己的基本幻想。
我們至少要有過一次與幻想拉開過距離的經(jīng)驗,(談個戀愛?)
這樣我們才能體驗到幻想的極端偶然性,這樣你才能明白幻想的特殊性,從而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幻想,那是脆弱的。
但是你看到這一點后并不是讓你去分析對方的幻想,從而帶他穿越幻想,前面說了這是一種罪孽,這是種傷害,當一個人沒有去發(fā)出精神分析的請求時,你擅自冒犯他人的幻想就會給他人帶來痛苦,一個人不需要面對真相也能活著,不要以為你看到某種真相就要強加于人,就要帶誰穿越幻想,(尤其是面對一個具體的他人時)這并沒有做到對他人的尊重,或者他就是殘忍的施虐狂。
即使分析家他也是把傷害減到最小,他也不會直接分析指明主體的真相,最終的分析就是分析者對自己的分析,分析家要克制那種想要把答案說出來的沖動,他不會真的相信自己是大他者,不會覺得自己真的懂分析者。他只能通過各種問題去輔助分析者自己完
比如有些朋友向我們傾訴的時候,那就是認識到他有自己的享樂模式,他即使說著各種煩惱的話,要知道那可能也是他的享樂,不要試圖去改變他,這可能就會觸及到對方的現(xiàn)實支撐,也不要把你自以為理解的他自身的真相告訴他,這只是一種你的自大,更不要輕易給建議,
當然我們可以給一些具體事件的建議,
比如電腦怎么修,最不能給的建議就是涉及到他自身真理或倫理行動的建議,比如教別人怎樣活著,首先建議是一種否定,而且你的建議通常只是你自身的癥狀,
是你的想象,你想要對方改變的東西其實
是自己想要改變的,而且做不到的,
如果你真的希望某個朋友或伴侶改變,那也只能通過他自身意識到某些東西,你能做的只有支持,陪伴,
如果一個人真的想改變,
那一定是出于自身的,
不要覺得自己的建議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
影響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自身,你自己去改變,對方可能就會把你當做鏡子一樣去認同
當然我這不是教你這樣去改變他人的,這很變態(tài),你想要做出某種改變,那是你自身的事,而不是為了影響誰。嘗試改變他人,
給他人建議通?;乇蝗擞X得很反感,還會讓人覺得你在當?shù)?/strong>
盡管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認爹,但他們從別處獲得的一些建議通常不會踐行多久的,
他不想改變是因為那是他的享樂,他的改變也只是因為他的享樂模式被修改
而且一個人是否改變根本不重要,重要是他自身的快樂,人家明明很開心,干嘛要讓人改變呢, 除非對方礙著你事了,你看他不順眼,所以才想要人家改變
這就是種對同一的追求,從而壓迫差異性,為何就不能允許對方以特定的方式存在著呢?
當你想要某個人改變,那即是用來某種你認為的正確的標準范式在規(guī)范他,認為大家都這樣啊,做個正常人嘛,
這就是同一性帶來的侵凌。
你想要改變一個人,就是覺得對方不好。
你說愛他才想要改變他,其他人你也不會問事呢,但這就是你自戀性所在,如果改變不了,沒有滿足你心中的期待,你可能就會恨他了。
越是親密的人就越會這樣;因為在那里差異性暗淡了,所以不僅要追求同一,也要追求差異,為了尊重他人,為了更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