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幾千年來沒有金融危機,原因是以糧為本
為什么我們歷史上沒有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在我們國家有影響也就在近幾十年的事情。 我們是個大國家,所以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飯,安定繁榮的根本就是糧食問題,一直以來我們是不搞金融的,都是糧食本位制,就是以糧食作為財富載體。 《白鹿原》里面寫的可以用糧食去換任何東西,一車糧食換個媳婦回來。 以前在農村呢送禮過節(jié)走親戚是用糧食的,你背十幾個饅頭去走親戚,別人家紅白喜事,你可以拿十幾個饅頭去隨份子,可以用兩把掛面去走親戚,這都可以的,一個是因為糧食的重要性,另外一個糧食的實用性很強,我們今天太多商品的實用性,買個什么東西送禮用不上,不像你送十幾個饅頭當天就吃,你送兩把掛面省事。 農村可以用糧食換取太多東西,你可以用你自己家種的小麥去換大米,去換小米,去買吃的喝的,專門去做這種生意的。 城市化以后,農村的生態(tài)系統破壞掉了,原有的農村金融流通方式給變了,以前農村糧食來流通可以換一切,消耗量非常大,所以說就不會貶值。 今天我們脫離了糧食,進入貨幣的交換的時代,這個問題就出現了,因為貨幣這個東西看上去很方便,其實它就是一張紙,這張紙在和平年代還是有用的,一旦發(fā)生了突發(fā)情況,這張紙就沒有用了,所以財富是瞬間化為烏有了。 家里放幾千斤糧食,不管你社會怎么變糧食它還是有價值的,存在銀行里面幾千塊錢說貶值就貶值了。 振興農村就是要恢復農村的生態(tài)系統,不能過分依賴于當前金融模式,貨幣金融對大國家是危險的事情,你想想一旦發(fā)生大的變動,每個人兜里揣著一堆紙,到時候你想去買糧食都不一定買得到。 家里擁有糧食,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了,三年不出村有吃有喝,你在家里讀書下棋都可以的,但你在城市里面,你拿一堆貶值了的錢能活幾年呢? 我們對歷史要有敬畏之心,以農為本以糧為綱是有原因的,士農工商的排序是有歷史原因的,不是隨隨便便就搞出來。 這么多的人口,時時刻刻吃飯才是大問題,其他的問題對一個大國家來講都是小問題,別人來打你,只要你自己餓不死,別人也打不死你的,因為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