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喙部過度生長的案例

理智判斷自己的鸚鵡是否需要人為介入修剪喙部的長度。大多數(shù)鳥類一生都不需要修剪喙部。如果因為出生缺陷、受傷或疾病的原因影響到喙部生長,從而得不到適當磨損,則需要我們的幫助來恢復正常。?
我們不建議任何人自己修剪鳥嘴。這樣做很容易讓鸚鵡受傷!?
案例01

這只玄鳳鸚鵡下喙發(fā)生過意外,導致下喙部分裂,無法修復。如今通過定期修磨喙部能正常進食。?
案例02

即使有著嚴重的喙部畸形,有些鳥兒也能正常使用它們的喙。這只亞馬遜鸚鵡幾年前下喙部筆直生長,但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上圖展示其喙部修磨前后的對比。?
案例03

這三只虎皮鸚鵡喙部過度生長的慢性疾病,每隔幾個月就要修剪一次鳥喙。有些喙部問題只需修剪一次就能終生無憂,但還有些鳥喙,無論每次修得有多短,都會無休止地長下去,需要定期人為修剪續(xù)命。?
案例04

這是一只擁有“剪刀嘴”的灰鸚鵡在治療前后的對比圖。如果它喙部的問題在年幼時期就得到重視,我們完全能通過牙科丙烯酸樹脂來改善鳥喙的外形,就好比我們人類使用的牙箍或牙套。但這只灰鸚鵡已經(jīng)成年的,現(xiàn)在我們只能靠定期修剪它的嘴巴來維護其喙部健康。?
案例05

這只米特雷錐尾鸚鵡下喙處部分缺失,上喙過度生長。它的上下喙無法完全對齊,從而不像大多數(shù)鳥類那樣得到正常磨損。?
案例06

這一對虎皮鸚鵡顯示了正常鳥喙應該有的樣子,同時也讓我們直觀地看到公母鸚鵡之間的區(qū)別。在虎皮鸚鵡中,公鳥有著藍色的鼻蠟膜,而性成熟的母鳥有著米色或棕色的鼻蠟膜,處在繁殖期的母鳥鼻蠟膜表面褶皺粗糙。?
再次感謝Charlie Ellis和Kermit Feiertag提供的照片。?
?
案例07

我們不是很清楚這只和尚鸚鵡怎么在一夜之間就在籠子里把自己上下喙弄斷的。它的鳥喙大概率能自己長回來,但有些鳥在喙部斷裂嚴重的情況下終身都不會再長回來。?
案例08

每個品種的鸚鵡喙部的長度和形狀都不盡相同。這是三只亞馬遜鸚鵡,它們的上喙部都有些許過度生長的痕跡。修剪的時候要謹防碰到鳥喙里面的血管,不然的話會導致鸚鵡出血并給它們帶來疼痛感。?
案例09

在一些案例中我們會懷疑由肝臟疾病導致的喙部過度生長。這些鳥喙通常表面形狀不規(guī)則,且脆弱易斷。鳥喙和腳爪上同時會伴有深色斑點。?
案例10

這只斑鳩喙部輕微過度生長,啃咬玩具、墨魚骨或碘鈣石能幫助維持喙部的正常磨損。缺鈣可能是本次事件的誘因。
資料來源:?
Burge Bird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