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筆記(1~12集)
一、上古天真論 一、五行相生相克理論: (1)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關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五邪:以心臟為例,當心臟本身有病時就稱為正邪;如肝臟(母)有問題害到心臟就成為虛邪;如脾臟(子)有問題反過來影響到心臟,就稱為實邪;本來是火克金,結(jié)果肺得病反辱到火(我克者),就稱為微邪(反辱的影響比克的要?。划斈I有毛?。宋艺撸?,影響到心臟,因為水克火,這個就稱為賊邪。 <1>五邪:(本有病是正邪,母病影響本是虛邪,子病反入本是實邪,我克者反辱我為微邪,克我者有病為賊邪)。 1、治療法則:實則泄其子,虛則補其母。(1)實邪:實則泄其子 (2)虛邪:補其母(因為肝臟的問題影響到心,心臟是虛的狀態(tài),所以稱為虛邪)<1>母能令子虛:當肝得病有實時,因為是實所以沒有比它更強的了,所以這時就補它的媽媽腎,腎臟力量強了后就會克火,然后肝臟就要生出力量丟木頭去救心臟,這就是母能令子虛的含義。 <2>子能令母實: (3)微邪: (4)賊邪: (5)正邪: 三、腳上三脈:有脈的地方要指甲避開下針,現(xiàn)在的針細不小心扎到很快會止血。 <1>太沖:管肝 <2>太溪:管腎臟。 <2>沖陽:管胃氣,腳背上方,動脈的地方。 1、太沖脈盛含義:乳房乳頭通到內(nèi)部,正下方絡到肝臟,太沖脈盛,肝氣旺的時候,木生火,推動到心臟,月事以時下,女人是七的倍數(shù),所以正常28天一個周期月經(jīng)下。月經(jīng)就是奶水,本源來自脾臟,食物到脾臟,脾臟輸送營養(yǎng)到肺,出來就是白色,再受心的影響制衡,治婦人奶水月經(jīng)一定是強心為主。 三、女人七歲齒更,4七28腎氣最旺體力最好。男人八歲,四八32體力最盛,如換牙早,就是給孩子吃太好了,發(fā)育早了。太補了。 四、長壽秘訣:無欲則剛,就是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有太多煩惱,保持身心健康,心情愉快最重要,不要因為別人攻擊你就生氣。 1、腎臟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隨時要保護好腎臟。 2、四種人:真人賢人圣人天人。 3、四季節(jié)氣:春夏秋冬。 <1>春:生,春三月發(fā)陳,夜臥早起,起床慢慢走路。不要生氣,反逆?zhèn)?,傷到肝夏天就會看到得到寒的癥狀。春主肝, <2>夏:長:夏三月稱為番秀之氣,晚睡早起。夏天要透發(fā)汗,反逆就會傷到心臟,到秋天就會發(fā)生咳嗽,往來寒熱的癥狀,到冬天主腎臟,心跟腎相克,腎臟的傷害就會加強。 <3>秋:收,容平之道。秋主金,金主肅殺,秋天非常干燥,氣非常勁急。要早睡早起才能降肅殺之氣。反逆?zhèn)?,到冬天會出來下痢現(xiàn)象。 <4>冬藏:閉藏。早睡晚起,情志要收斂,冬天不適合出大汗。心喜冷喜寒,心臟有病的適合寒冷(冬泳)。冬天反逆會傷腎,容易肌肉萎縮精神不振等。 4、腎主骨,其華在發(fā)。小孩子(女)七歲換牙表示帶的好,沒有亂吃亂補。 5、日月不明時要保護好身體避免受寒,因為這種天氣時最容易受到傷寒。 6、長夏:兩季交換時,前后各一周(共15天),就稱為長夏。長夏歸土主脾臟,因為有脾臟,所以季節(jié)轉(zhuǎn)換身體才不會一下子實行不了。 二、脈診與辯證
7、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陰(里)牽制陽(表),陽性是浮動的
,就會往外走。同樣陰在里面時,陽在外面可以固表,固表是因為有陰支撐他,陰提供能源固表。陰虛時沒有陰牽制它就會造成陽就會外浮,造成陽太過。;反過來表面的陽虛掉時,如一個人毛孔打開就會大量流汗現(xiàn)象,這時候就傷陰,表陽虛掉時陰就會往外散。
8、脈診斷陰陽:
(1)寸關尺:手腕處高骨為關,上面寸,下面為尺。關畫一條線,上面為陽,下面為陰。關部以9分寸為平衡點。摸到關脈時。超出到橫紋頭就是溢脈,表示陰太盛把陽頂?shù)?,溢脈往上走;覆脈往下走。陰太虛時,脈會往下走,超過了九分的長度。(1)覆脈溢脈能摸到都是胃氣已絕。
9、肝腎屬陰管吸,心肺屬陽管吐。
10、(1)因與寒:里寒,溫度很寒冷時候,里寒過重吸納小腸的溫度不夠,稱之為里寒。里寒盛時陽氣不會走,不會上來表,不會固表,不能進身體里,所以神氣就會很浮動。
(2)因與暑(陽明癥):如果太熱,津液傷到,就會汗煩喘咳,肺里津液不夠,這時出現(xiàn)的就是純熱癥。這時就會講話,話很多。所謂的體若幡碳,汗出而散。(治病時把體內(nèi)干燥的食物清掉就可以)
(3)因與濕:如果濕受傷久坐濕地,濕太盛傷到陽氣時,頭是諸陽之匯,所以頭就好像戴帽子一樣,好像東西綁到一樣,
<1>治療思路:去濕陽氣就會回頭,
(4)因與氣:——腫:氣傷到時形就會變,變臃腫。有時候也會形受傷傷到氣(撞傷過后腫起來就是形先傷),如突然腫起來那就是氣傷到了,這時開些陽氣的藥讓水分發(fā)散掉。
11、五官功能正常是因為有陽氣在的原因。如如果那天突然耳朵聽不到,就知道是陽不行了(補腎陽)。陽氣不足傷到經(jīng)絡,手會抖,
12、癰疽:就是出汗時遇到潮濕環(huán)境或寒;褥瘡是因為陽氣不行走時,陰就會累積,然后就化膿生瘡。
13、陽為衛(wèi)為氣,營為血為陰。
14、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魂魄都歸心管。
15、晚上不要運動,早上要運動。陽氣開合不好,寒氣就會入體,人就會生打彎。
第五集
1、背部俞穴是陽氣走的地方,前面慕穴是陰氣走的地方。
2、(?)陽氣不行時發(fā)為風瘧。如抖就是風癥,風為百病之始,最早病來自外在,如傷風。風癥也有在表,如病治到最后出現(xiàn)風癥,那就表示表快好了。
3、腑是宣泄,臟是收藏。這兩個全靠陽氣才得以造成。24小時是一個循環(huán),壞的代謝掉,好的收藏,陽氣不行時就會變成36小時或者更長。所以行陽很重要。陰會累積是因為陽氣不行走。
(1)舉例,例如一位患者大便不通暢,大腸為腑,陽氣不通,這個患者晚上一點到三點鐘醒來,那就是木和金之間的關系,與肝臟有關。凌晨三點到五點醒,那就與肺臟有關系。表達的是,當你看到癥狀時,例如是腑的問題,要能夠想到腑和臟是相連的,陰陽相連。
(2)吃太飽,經(jīng)脈力量不夠,容易生痔瘡,喝酒太多,短氣,力太過,腎氣傷。
陽強,要密,防止引起散掉。
(3)冬傷于寒,春生于瘟病。寒分內(nèi)外,內(nèi)寒與飲食有關系,外寒是外界所帶來的。所以瘟病小孩居多。
5、肝心脾肺--酸苦甘辛咸--青赤黃白黑,過與不及都不好,五味相生相克。
6、舉例,東南沿海,喜酸(白醋),東南沿海很少有膽結(jié)石。西邊的青海喜胃厚,很少有腎結(jié)石。
三、氣候與疾病關系
第六集
1、吃東西要細一點,不要暴飲暴食,食太飽,會壓抑陽氣。
2、天有八風,經(jīng)有五風。
(1)東風生于春季,疾病多發(fā)于肝臟,最容易從頸項的俞穴侵入;春受風寒 病多在頭部,如頭痛很痛;(流鼻血等)
(2)南風生于夏季,疾病多發(fā)于在心臟,最容易從胸脅的俞穴侵入;因夏多汗受風病在臟。
(3
)西風生于秋季,疾病多發(fā)于肺部,最容易從背后的俞穴侵入。肩背痛多少秋季受風
(4)北風生于冬季,疾病多發(fā)在腎臟,最容易從腰股處的俞穴侵入。容易四肢關節(jié)酸痛。
<1>東南-弱風,南-大弱風,,西南-謀風,西-剛風,西風-折風,北方-大剛風,東北-兇風,東方-嬰兒風。
(5)長夏:脾臟如果受傷,濕就會從大腸小腸排出來,脾主少腹,脾主土,土里面有很多濕液,他才能生萬物,陽不足時,固不住濕。
4、男人的陰陽,背為陽,胸為陰,女人,胸為陽,背為陰,兩者相反。
5、五臟也分陰陽。陽為清,陰為濁。橫膈膜以上的心肺為陽,膈以下的脾、肝、腎為陰,陽是清,陰是濁。正常人的濁到達隔以后就上不去了,這是正常。
(1)舉例:大腸的沼氣太躁熱,順著陽明沖上來,到額頭,因此我們治療陽明頭疼痛會扎中脘穴。
(2)寸關尺---太淵,經(jīng)渠,列缺,經(jīng)渠就是隔,分割陰陽。
(3)陰陽受病時間區(qū)分:
冬春病在陰,夏秋病在陽。
(4)心是陽中之陽,肺是陽中之陰;腹部就是所謂的陰,陰中之陰就是腎,陰中之陽是肝,陰中之至陰就是脾臟。(脈診)
第 七 集
1、五色對應五臟:青赤黃白黑,相生為吉,逆就是兇。
(1)肝:臉色發(fā)青為肝?。呵嗪跒橥?,赤黃為熱,白色為寒。
(治療后顏色變紅,代表朝著相生方向走,表示治療方向是對的,因為木生火。)
<1>味淡入氣分:氣是行水的,三焦屬于氣
<2>味厚的入血分:肉類,中藥類……
<3>春主肝,所以人臉色帶一點青色是好的。當令節(jié)氣必須看到當令顏色是微樣??吹较嗫说念伾筒豢梢?。
<4>五畜:肝——雞(愛抽筋可以吃雞肉),開竅于眼,酸入肝(檸檬帶皮泡水抱養(yǎng)肝),
<5>肝宜疏:酸類食物疏肝。
<6>肝數(shù):8(8陰的極數(shù),9是陽之極)。
(2)心:開竅于舌,苦味入心,五畜為羊;其果為杏
<1>數(shù):7,
(3)脾:病在舌本,開竅于口:舌頭是心臟,根是口是脾,火生土。脾主肌肉。
<1>五味:甜味甘味;其果為棗(口里有甜味代表從臟里反逆出來了代表不正常。)
<2>數(shù):5;其畜為牛;味道是香味(去烤雞肉豬肉香味)
(4)肺:白色入肺(病在背上);開竅于鼻;其畜為馬;其谷為稻;肺主皮毛,全身毛孔皮毛歸肺管。
<1>正常白色:蒼白干枯的白,表示無神;白的很光亮,有光亮的就是有神,有神就是有氣在。
<2>味是辛(腥臭):魚類
<3>五數(shù):9
(5)腎:腎主大小便;人藏精于腎,病在關節(jié)縫隙;味主咸味(海鹽跟內(nèi)陸鹽);<1>所有人工提煉,人工鹽吃多了會積水。
<2>其畜為豬;其谷為豆類;其果為堅果類(板栗堅果等)。
四、陰陽寒熱
第八集
1、陰陽:
2、寒熱: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
1)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如果反過來,清氣在下,則生泄瀉;如果濁氣在上,就會生鼓脹填脹;
<1>陰極生陽,陽極生陰:
<2>寒熱相生:熱到極限生寒,寒則反之。
<3>寒生濁:寒氣在身上久了就生濁(腫瘤),熱氣生清。正常人清陽出上竅(如眼淚),濁陰出下竅(如大小便)。
(3)熱傷氣、寒傷血:長年待在極熱極寒的環(huán)境里人會生病。
(4)壯火食氣、氣食少火:意思就是平時身體壯熱比較熱的人,要吃清淡點;反之亦然
(5)酸味跟甘味的藥放一起產(chǎn)生陽氣;辛味跟苦味放一起涌泄為陰,所以是陰藥。
第九集
1、重熱則寒,重寒則熱。
(1)寒太冷會傷形:<1>瘦子
<2>胖子:熱傷氣,氣傷痛,痛就是氣通不過;形受傷病人會腫起來,又腫又痛是形氣皆傷。
先痛后腫是形傷到氣;先腫后痛是氣傷到形。
2、五邪病癥:風癥,風太過產(chǎn)生動癥;熱盛人會腫起來,原因是熱太盛則腫;太燥就會干;寒盛則?。ň褪穷伾艿?,清淡,蒼白屬于寒);濕太盛大便就會有洞泄現(xiàn)象。
(1)風盛則動含義:神闕為準,肚臍左有動悸為肝風;右為肺;上為腎;下為心。(如一個人看人時眼睛不自主亂飄,這就是肝風內(nèi)動)
(2)肝風為動,有去風的藥;熱有去熱的藥;燥盛潤燥;濕盛去濕;寒盛去寒
3、八綱辯證:陰陽、表里、寒熱、虛實。
4、寒過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盛咸;熱過傷氣;
<1>病例:如貧血,貧血是寒癥,治療時一定要去寒血才會恢復。
5、治療法則:
(1
)陽盛:陽熱太盛身會熱,如果毛孔跟肌肉是閉到的,就會呼吸短促,身體也會彎腰或后仰好讓身體呼吸輕松點,如果汗流不出,繼續(xù)發(fā)展下去,熱太盛就會牙齒都干掉(
因為嘴巴里的津液來自脾臟腎臟,牙為骨之余,而腎主骨),如毛孔能發(fā)汗熱會散掉,如不能發(fā)汗,在冷天還好,如在夏天又發(fā)不出汗就危險
,這時治療就用解表發(fā)表藥
,吃下去會發(fā)出汗(汗解法),沒有藥時可以洗冷水澡,因為寒極生熱,生大熱會出汗。
(2
)陰盛:陰盛生寒,身體會寒冷,出清汗,代表里寒,寒太過人會昏迷腹?jié)M而死。
如果里寒盛時外面熱或者天氣熱會好點,如果是冬天,天氣很寒冷而里寒又重就很危險,
6、成人要上虛下實:走路飄的左右晃蕩的就是上實下虛,會很危險
7、腎臟管人的壽命,所以補腎很重要
8、同癥同治:只要癥狀相同,不管里面癥狀是什么,什么病名,只要癥狀相同,都是一種處方。
第十集
1、陰陽不能兩全:上精下虛當集中精力思考時,手腳會不靈活;下精上虛:當手腳忙時耳目會不便;
(1)人感于邪一般來說比較弱的地方容易受到病毒侵害,在上邊時右邊容易受到病害,在下體時左邊容易受病害,這就是所謂的陰陽不能兩全的含義
(2)病在皮毛的脈
:手指輕輕一碰皮膚就摸到脈表示在皮毛,這時可以用針刮皮毛只要出汗即解。
(3)浮滑為陽脈,沉澀為陰脈。澀脈就是力量不大,有時有有時候沒有就是澀脈;如摸到寸脈陽脈很沉就表示陽不足了;摸到陰脈又浮又大表示陰太盛。
2、上工治未病:肝有病先實脾叫上工治未病。有一個藏不平時要用所勝藏來平它,
3、病初起可去治,病盛時要等病弱下來再去攻。
4、臟腑王時
:如脾,長夏就是脾臟王時,此時脾氣當旺(因王時是天地之氣再養(yǎng)脾臟),下手治病不用管脾臟,因脾臟這時不會受傷,此時可以狠狠進去清理一遍,治病時機很重要。王時不開時采用固守的方式,時機到了再下手,攻時不可攻太多。
5、病的治療原則:
病在表采汗法;病來的速度很快,劇痛(痛風)采用按摩推拿方式,針刺時下針后輕輕在痛處按摩,連續(xù)下幾次按摩幾次就可去?。▽嵃Y痛是劇痛持續(xù)的痛,);吐法,病在下攻下,如中滿攻下。病在表采汗法,
3、人與自然界相通。人的頭部來比天,把下部的腳來比地,把中部的五臟來比人事,以此來調(diào)養(yǎng)身體。天的輕清之氣與肺相通,地的水谷之氣與咽喉相通,風大之氣與肝相通,雷火之氣與心相通,溪谷之氣與脾相通,雨水之氣與腎相通。六經(jīng)就好像河流,腸胃就好像大海,上下九竅都由水津之氣貫注。
4、
表癥
:肺主皮毛,把脈時,你的手剛剛接觸皮膚,就感知到脈的存在了(太淵位置),說明病在皮毛,最表淺的地方,我們用針灸的時候
,治療表淺癥,可以用針剮出汗即可。
5、病進入五臟之后,半死半生。
6、治病原則: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善診者,先辯陰陽。肺,清揚所在,吐濃痰,污濁,肺有問題。
7、浮和滑是陽脈,沉和濇(澀、色)是陰脈,陽脈很沉,陽不足了。
8、《難經(jīng)》77難,上工治未病。舉例肝有病,先去實脾。75難,東方實會使西方虛,東方是木,西方是金,治療泄南補北。一藏不平的時候,要用所勝的臟去平它。舉例肝臟,肝臟有問題的時候,用金去勝它,金克木。實則泄其子,虛則補其母。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
10、病之始,可治,病盛,暫避鋒芒,等其衰弱,等時機。病輕而揚之,
病重而減之,固守。因此,我們的方子一直在變動。治病如打仗,我們利用天時,利用王時
。例如夏秋交接之時,我們不用去管脾臟。病在高的地方,我們用汗法吐法。
十一集
2、剽悍者,按而收之剽悍就是有劇痛,持續(xù),例如痛風,我們用按摩推拿,可以配合針灸,針刺到疼痛腫脹的位置,向肢體遠端推拿按摩,按到針處時,起針,重復幾次。虛痛是有時候痛。
3、陰病治陽,陽病治陰。
剛陽有病的時候,例如便秘(大腸),陽受傷了,我們第一時間先去治陰,因為不治療便秘會影響到陰,固陰。舉例肝病的人便秘,大便不好這時我們想辦法先調(diào)他的大便,如果調(diào)好了,病就結(jié)束了,病就不會再進,調(diào)大便就是固陽。
4、腿上手臂上很多青筋,血實有淤血,放血。氣虛我們用針灸去導引他,虛則補其母,經(jīng)過上面的氣血的時候,我們用當經(jīng)母穴,用補的手法。
5、陰陽可以無限的細分,但有一個大原則,地面之下的為陰中之陰,地面上的為陰中之陽。
6、人體的正面為廣明,后為太沖。行經(jīng)太沖的經(jīng)脈,叫做少陰;在少陰經(jīng)上面的經(jīng)脈,名叫太陽。太陽經(jīng)的下端起于小腳趾外側(cè)的至陰穴,其上端與睛明穴相連結(jié),因太陽為少陰之表,所以稱為陰中之陽。再以人體上下而言,上半身屬于陽,稱為廣明,廣明之下稱為太陰,太陰前面的經(jīng)脈,叫做陽明。陽明經(jīng)的下端起于大腳指側(cè)、次腳指端的厲兌穴,因為陽明是太陰之表,所以稱為陰中之陽。厥陰之表,是少陽經(jīng),少陽經(jīng)起于竅陰穴,因少陽居于厥陰之表,所以稱之為陰中之少陽。所以,三陽經(jīng)的離合,分開來說,太陽主表為開,陽明主里為闔,少陽介于表里之間為樞。
7、在外的為陽,在內(nèi)的為陰,所以在里的經(jīng)脈稱為陰經(jīng),經(jīng)過少陰前面的稱為太陰。太陰經(jīng)起于大腳指端的隱白穴,稱為陰中之陰。太陰的后面,稱為少陰。少陰經(jīng)起于足底的涌泉穴,稱為陰中之少陰。少陰的前面,稱為厥陰。厥陰經(jīng)起于大腳指端的大敦穴,由于兩陰相合而沒有陽,而厥陰又處于最里,所以稱之為陰之絕陰。因此,三陰經(jīng)的離合,分開來說,太陰為三陰之表,為開;厥陰為三陰之里,為闔;少陰位于太、厥表里之間,為樞。三陰之間不是各自為政,而是相互協(xié)調(diào)緊密相聯(lián)的,所以合起來稱為一陰。
8、把脈要知道什么脈是正常。脈分陰陽,常脈就像是坎卦。脈在中間,陽在中間。陽氣要是往外走的話,人就沒力氣了,陽氣散掉了。
9、
左手管血脈,右手管氣脈,女人主血,男人主氣。男人右
手的脈要比左手大一些,女人也是相同道理。寸脈的氣力比尺脈大為正常。寸脈移除了,穿過了掌橫紋,喉嚨出問題了,例如喉嚨長腫塊,脈不會直著往上走,會偏左或者偏右呈L形。
10、
標準胃脈吸入為陰,吐出為陽,呼吸中間為脾,正常的脈,一呼一吸跳五下,五之數(shù)土。以胃脈為主的時候去摸心的脈,心的脈跟胃脈一樣有力,比較浮一點點,常脈,例如,摸到心脈時就一點點,心臟有問題了,以胃脈為標準,其他脈可以測出來。
11、溢脈和覆脈就是我們所說的真臓脈,這個人死定了(可見前文)。
。
12集
1、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摸脈時脈越來越小就是陰脈(如一個人的背影越遠越?。?,越來越大或越刺激越強為陽脈。常人一呼二至一吸也是二至,加起來就是一呼四至。如一呼一至就是太慢了,或許一呼八九至就是太快,慢為陰快為陽。此脈為命危。
2、太陽主開,少陽輸,陽明主合。
如治病治到最后眼睛合不起來,就是陽明問題,所以治陽明就可以了。眼睛眨眨表示少陽很好,眼睛打不開就是太陽癥,眼睛閉不上是陽明癥。
(1)以皮膚為例(太陽受病):
毛孔能打開是太陽,能合住是陽明。外邪剛侵犯人體時病邪一定是在太陽,太陽受病一定在后背項強的地方,這時人體在抗爭時就會出現(xiàn)有寒有熱的現(xiàn)象。如病沒好入里有兩條路徑;
<1>陽明:進入陽明是熱癥,病會停,(太陽有寒熱,陽明只有熱癥)
<2>少陽:如進入少陽,就會入陰經(jīng),會有陰癥出現(xiàn)
3、二陽之?。柮鳎?/p>
:發(fā)在心脾,會不好講(如男人精少,女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因陽明受病,所以腸胃無法將食物化生成血,所以病人會有血虛現(xiàn)象,如果再傳經(jīng),因血不夠,人會日漸消瘦,再傳就會呼吸困難,需要用脖子肩膀助力呼吸(貧血后期),這種都是很危險的。
4、三陽?。ㄌ枺?/p>
:發(fā)寒熱,生臃腫,因太陽太體外(所以人身上皮膚是涼的,)所以稱太陽為寒水,當膀胱經(jīng)病變時,膀胱經(jīng)是寒水平常是等在那邊,用來保持身體溫度,外面是冷里面是熱的。當遇到病邪寒水沒辦法透發(fā),就沉在下(因寒水重),所以腿腳會出問題。正常寒水會一直循環(huán)新舊更替,當表受病時,太陽本來是開這時就會不開,水會堵出不來,會出現(xiàn)肌肉抽筋,腳跟生瘡的現(xiàn)象,皮膚也會粗糙。
(1)當膀胱經(jīng)出問題時,筋脈力量不夠,腸子就會下墜,出現(xiàn)疝氣,腸疝等。
4、
一陽發(fā)?。ㄉ訇枺簳贇馍瓶壬菩梗ㄒ蚰懼判惯^多或少造成),因因跟膽是連到的,也會回逆到心臟;其傳為心再傳為隔,如少陽問題腫大時會吞不下東西(膽結(jié)石),所以
治膽結(jié)石第一步就是用藥把膽打開,第二把加強心臟力量,所以膽汁就會排出來,
5
、二陽一陰發(fā)?。宏柮髫赎帲ㄎ负透沃虚g部位)發(fā)?。焊沃黧@駭,腎主恐,所以發(fā)怒會影響肝,肝有病時是發(fā)驚駭而不是發(fā)怒。背痛善意善欠,這是表癥,叫風闕。因肝是風臟。
6、二陰一陽發(fā)?。荷訇幧訇柊l(fā)病,腎臟和心包膽三焦。病人容易腹脹,心滿,跟膽有關的病會影響到心臟,病人會吐氣散氣。
7、三陽三陰受病(太陽太陰):太陽太陰合并癥時,病人會半身癱瘓四肢不舉。
8、鼓一陽為鉤:鼓一陽鼓一陰脈都是在寸陽部。
(1)以左脈為主,陽脈本來是九分,可是當摸時在二三分處摸到一個圓圓的東西頂上來(平常脈是橫的),鼓在那邊,這就是鼓脈,這是心臟脈。
(1)鼓一陰為毛:毛脈就是跟羽毛一樣浮在表面。寸部陽線有毛脈和鼓脈是肺和心脈。鉤脈代表心脈,心脈正脈是洪脈,當出現(xiàn)鉤時代表心臟出大問題;鼓陽脈很急像急剎弦一樣,這是肝脈;鼓陽一直挺在那邊不動如石頭一樣為腎臟脈。
(2)
陰陽相過:關上為陽,關下為陰,當脈有時候上下晃來晃去,有時候陽部大,有時候陰部大,
這就是
溜脈,
這是
脾臟脈。
(3)鉤為心脈,毛為肺,弦為肝,石脈為腎,溜為脾脈。
第十二集
1、陰脈越摸越小,就像越走越遠的影子,陽脈越摸越大。
2、太陽,少陽,陽明-----開,樞,闔,舉例治療臉部中風,一段時間后都好了,就眼睛合不起來,就是陽明出現(xiàn)了問題。太陽主外,所有的皮膚毛孔,毛孔就是會開合,打開就是太陽,閉合就是陽明。當病邪在表的時候,外在感到外在的風邪一進來的時候一定是在太陽。全身最大的太陽經(jīng)從腳經(jīng)過背,再到睛明穴,所以太陽受病的時候,一定在后背,頸項部的地方,在表的地方。
3、人身在跟病邪進行對抗的時候,會消耗體力,就會產(chǎn)生有寒有熱的現(xiàn)象。如果病在太陽的時候沒有辦法治好,病進入身體有兩條兩個選擇,一個進入少陽,一個進入陽明,如果進到陽明的時候病就停到了,不會再進了,陽明就是熱癥,太陽有寒熱癥,陽明沒有寒熱癥,只見熱癥。第二條路 進入少陽。
4、二陽之病發(fā)心脾,就是指陽明,心脾主血,陽明講腸胃,腸胃消化了食物以后,他沒辦法把食物化成血,就會出現(xiàn)血虛的現(xiàn)象。久病,因情志郁結(jié)而形體消瘦,成為風消,或者呼吸急促,氣息上逆,脖子肩膀去輔助呼吸,那就無法治療了。
5、三陽為病,三陽就是太陽,太陽為病發(fā)寒熱,下會出現(xiàn)臃腫。太陽經(jīng)本身就在體外,你摸人身上背上都是寒的,所以我們叫太陽是寒水。小腸是火,腎臟下面是小腸,火在燒,腎臟的水在上面煮,腎臟里面的水來自于肺,肺是腎之母。金生水,水被蒸發(fā)之后,會順著膀胱經(jīng),一路去到腦部去,營養(yǎng)養(yǎng)分會進入骨髓到腦部里面,殘渣的水,在會從腎臟在進入我們的膀胱。膀胱里的水在經(jīng)過小腸的烘烤,再氣化一次,好的水汽去到肝臟,去生肝臟的木,殘渣就是小便。膀胱的容量,400cc,保證你一晚安睡。假如年齡大了,一晚上去八次廁所,就是因為膀胱沒有氣化,沒有像氣球一樣。年輕人的尿很有力量,老年人的就無力,小腸冷,下焦寒。假如膀胱經(jīng)存在病變,膀胱經(jīng)的水是寒水,寒水平常是等在那邊的,保持我們身體的體溫,寒水遇到病邪的時候,寒水沒有辦法透發(fā),停在皮膚底下的時候,水比較重會沉在下面,所以下腿會出現(xiàn)問題,腳會出問題。常人的腳是熱的,我們運動的時候,太陽主開,水可以一直循環(huán)起來,如果表受了傷,遇到外面的病邪一來的時候,太陽本來是開,出了問題之后,就會長化膿瘡或腳跟瘡,肌肉抽筋這種現(xiàn)象。皮膚變得很粗糙。
6、膀胱經(jīng)在中極,中極是膀胱的募穴,中極上一寸為關元,膀胱經(jīng)出問題的時候,經(jīng)脈的力量不夠時,腸子就會下墜,腸疝。
7、一陽發(fā)病。心包,心臟的外膜,把心臟包起來,心包存在大量的水汽,讓心臟不會過熱。心臟與膽在一條經(jīng)絡上,所以膽汁會噴射而出到十二指腸。膽汁排除過多過少都會影響瀉。舉例去除膽結(jié)石,我們找藥,進入少陽,把膽疏解開來,第二加強心臟的噴射能力。
8、怒傷肝,但是本身肝臟發(fā)病的時候是驚駭。二陰一陽少陰少陽發(fā)病時,容易腹脹。三陽三陰發(fā)熱,太陰和太陽合并時,病人半身癱瘓,肌肉萎縮,四肢不舉。脾臟管四肢,脾主肌肉。
9、鼓,寸的地方本來有九分,但是有個東西就一兩分,一摸到那個東西就頂上來。鉤脈是心臟的脈,毛脈肺的脈像雞毛,中間有個很硬的一條線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