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晚年被關深宮,李亨為何這么狠?一日殺三子,李亨怕了18年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一位傳奇君主,一手締造了開元盛世,但他在開元晚期卻喪失了當初的睿智與賢明,躺在以前的功勞簿上腐化墮落,在他手中,大唐強盛過,也是在他手中,大唐差點亡國。

唐玄宗做過的荒唐事可不在少數(shù),比如無視楊玉環(huán)兒媳的身份,將其納入后宮,又比如聽信寵妃武惠妃的挑撥,在一天之內(nèi)誅殺三個兒子。從李隆基對待兒子的態(tài)度中,不難看出他殘忍刻薄的本性,也更加證實了皇室無親情這一說法。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遙尊逃亡到巴蜀的李隆基為太上皇。太上皇這個身份看似尊貴,實際上地位卻很尷尬,因為在古代封建社會,天下只能有一位至尊,即使太上皇是皇帝的親爹,他們之間也有著不可調(diào)和的權力之爭。

其實,李亨在迎回父皇李隆基后對他也不放心,將其幽禁在深宮,親信近侍全部調(diào)走,那么李亨為何要這樣對待父親李隆基呢?
武惠妃也想當皇后
年輕時期的李隆基可以稱得上雄才偉略,不僅挫敗太平公主的野心,獨攬大權,還先后啟用姚崇、宋璟等擁有才干的大臣為相幫他整頓朝堂,在君臣合力下,大唐終于重現(xiàn)盛世風景。

可惜好景不長,意得志滿的李隆基開始躺在功勞簿上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為了把控朝政,李隆基還重用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將大唐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公元737年,李隆基更是聽信武惠妃的讒言,將李瑛、李瑤以及李琚等三個兒子在同日內(nèi)誅殺。
武惠妃的身份可不簡單,按照輩分來算,她是武則天的侄孫女,由于其幼年喪父,后來被收養(yǎng)在宮中,等到李隆基掌權后,善于逢迎的武氏很快便獲得李隆基的寵愛,雖然武惠妃在歷史上不及楊貴妃有名,但李隆基對她的寵愛可一點都不少。

李隆基原配王皇后無子,后因巫蠱之事被廢,既然王皇后被廢,那么接下來誰適合當皇后呢?按照李隆基的意思,武氏當為皇后,奈何幾乎滿朝文武都一致反對,理由嘛很簡單,他們不想大唐再出現(xiàn)一個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