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世宗最信任的人:兩人親若兄弟,可是他卻篡奪皇位
959年五月,后周世宗柴榮在北征期間突患重病,返回開封后病死,終年39歲。柴榮在臨死前,對后周的文武重臣進行了調(diào)整,讓自己最信任人出任擔任的最高指揮官??墒窃诓駱s死后半年,此人就發(fā)動了“陳橋兵變”,奪取了后周的江山。此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那么歷史上柴榮、趙匡胤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根據(jù)民間歷史小說的說法,柴榮與趙匡胤曾經(jīng)結(jié)拜為異姓兄弟。歷史上雖然沒有這樣的記載,但柴榮絕對算是趙匡胤的“伯樂”,甚至可以說,沒有柴榮的提拔、信任,趙匡胤根本沒有機會發(fā)動政變,更別提當皇帝了。事情還得從頭說起,948年,22歲的趙匡胤從軍,加入了郭威的軍隊。

951年,后周建立,趙匡胤當時的官職并不高,只是禁軍近衛(wèi)班直的東西班行首。當時,柴榮擔任開封府尹,特意調(diào)趙匡胤為開封府馬直軍使。954年,柴榮即位,趙匡胤得到了重用,因在高平之戰(zhàn)表現(xiàn)出色,被任命為殿前都虞候,一下子成為禁軍的高級將領。與此同時,柴榮對禁軍進行改革,加強殿前司的實力。
956年,柴榮御駕親征,討伐南唐。在此期間,趙匡胤屢立戰(zhàn)功,先后取得渦口、清流關、滁州、六合之戰(zhàn)的勝利。同年十月,柴榮降旨,加封趙匡胤為殿前都指揮使、定國軍節(jié)度使。當時趙匡胤只有三十歲,從軍不過八年,卻獲得了武將一生中最高的節(jié)度使之職。而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戎馬一生,直到死后才被追封為節(jié)度使。

由此可見,趙匡胤不僅能力出眾,更重要的一點是柴榮很賞識他,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到了959年,趙匡胤以水陸都部署的身份,跟隨柴榮北伐。柴榮在處理公文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木片,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的字樣?;氐介_封后,身患重病的柴榮對后事進行安排。
柴榮免掉了殿前都點檢張永德的職務,將這個掌握禁軍的要職交給了趙匡胤,可見他絲毫沒有懷疑趙匡胤的意思。柴榮死后,柴宗緒即位,趙匡胤又被授予歸德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等職務。然而柴榮失算了,他絕對不會想到,奪取后周江山的人正是他最信任、一手提拔起來的趙匡胤!

陳橋兵變后,后周宰相范質(zhì)見到了趙匡胤,他當場質(zhì)問道:“先帝(指柴榮)養(yǎng)太尉(指趙匡胤)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趙匡胤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么好,“流涕被面”。最后,范質(zhì)提出,“太尉既以禮受禪,則事太后當如母,養(yǎng)少主當如子,慎勿負先帝舊恩?!壁w匡胤表示同意,“揮涕許諾”。
趙匡胤稱帝后,打算授予老將符彥卿兵權,但遭到了趙普的反對,但趙匡胤就是不聽,甚至下達了任命詔書。沒想到趙普拒絕宣布,反而懷揣詔書,找到了趙匡胤。趙匡胤說道:“卿苦疑彥卿,何也,朕待彥卿厚,彥卿豈負朕耶?”沒想到趙普用一句話,擊中了趙匡胤的要害,“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趙匡胤滿面羞愧,默默撤回了詔書。
參考資料:1.《舊五代史》;2.《宋史》;3.《東都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