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皇宮的小人物:親王遺孀和她的時代

本 文 約 7300 字
閱 讀 需?要 19?min
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九月初一,沂王夫人俞氏薨。理宗趙昀為之輟視朝五日,并詔令禮部和太常寺討論皇帝為亡者持服的規(guī)格。
禮部官和太常寺在翻檢國朝會要后,由太常寺出面向皇帝建議:應(yīng)該參考當(dāng)年孝宗皇帝為皇伯母秀王夫人張氏舉哀成服的先例。理宗下詔從之。
這只是當(dāng)朝皇帝從叔母(父親堂弟的妻子)的親王嫡妻,按以往舊例,皇帝要為之服小功,輟朝一日即可。就算是皇帝為之服不杖期的親伯母、叔母,也才輟朝三日,這位俞夫人卻能享受輟朝五日的待遇。她為何能被皇帝如此重視呢?又為何能享受孝宗親娘秀王夫人的待遇呢?
與皇后之位失之交臂
沂靖惠王夫人俞氏(1177-1240),是沂王趙抦的嫡妻,魏惠憲王趙愷的兒媳婦,宋孝宗趙眘的孫媳婦,也是宋光宗趙惇的侄媳婦,宋寧宗趙擴(kuò)的堂弟媳,南宋朝廷皇室女性核心成員之一。
俞氏在史書中沒有個人本傳,也沒有墓志流傳下來,就是歷史長河中一個不起眼的路人甲,但從史料旮旯里扒出和她相關(guān)的零星信息看,她和北魏宮女王鐘兒一樣,在南宋中期的很多事件中能看到她的身影。
俞氏生年不詳,參考她的丈夫沂王趙抦生于淳熙四年(1177)可知,俞氏大概生于淳熙初年。她的父親叫俞治,母親劉氏。

《臨宋人畫冊》(局部)。(明)仇英,來源/上海博物館
盡管不清楚俞氏的家世,她作為孝宗皇帝唯二的孫媳婦之一,丈夫趙抦又是孝宗愛孫,孝宗一直想把趙抦推上東宮之位,作為孝宗心目中未來的皇后人選,俞氏的家世大概率不會太差。比趙抦大九歲的堂哥平陽郡王趙擴(kuò)(寧宗)的妻子,就是名臣韓琦的后裔。
史書也沒記載俞氏嫁給趙抦的時間,但參考南宋皇室核心成員的婚齡多在十七八歲可知,趙抦大概在紹熙五年(1194)、祖父上皇孝宗臨終之前、迎娶妻子俞氏的。
紹熙年間,禪位的上皇孝宗想越過皇帝光宗,隔代去指定東宮人選,他屬意愛孫許國公趙抦。孝宗為何相中庶孫趙抦呢?原因有二:
其一是當(dāng)年莊文太子趙愭薨逝后,原本該嫡次子魏王趙愷正位東宮,排行老三的光宗趙惇卻因為自己善于偽裝、以及高宗上皇夫婦的支持,越過二哥成為新太子,因此,孝宗總覺得虧欠二兒子趙愷。
其二就是孝宗五孫中唯二健康成人的只有光宗嫡次子趙擴(kuò),和魏王庶子趙抦,年長的趙擴(kuò)愚笨低能,是個比司馬衷強(qiáng)一丟丟的癡兒,趙抦卻是聰明早慧,極受祖父的偏愛。
因此,孝宗就示意兒子光宗,放棄親兒子趙擴(kuò)、立侄子趙抦,也是對老二魏王趙愷的彌補(bǔ)。光宗當(dāng)然不愿意了,歷史上有幾個皇帝能在有親兒子的情況下、卻立侄子為太子的?

宋孝宗子孫簡表,猴格制
光宗兩口子對老父親的提議很惱火,繼而心生怨恨,再想起乾、淳年間和二哥爭儲時,老父親搖擺不定的猶豫態(tài)度,以及自己正位東宮后老父親還偏寵二哥的行徑,新仇舊恨齊上心頭,讓光宗對老父親以及二哥一家都極為憤懣。
再加上皇后李鳳娘和近侍們的挑撥離間,光宗總是疑心親爹想廢掉自己,自此,視朝北內(nèi)重華宮為畏途,不管大臣們?nèi)绾慰嗫谄判膭裰G,就是拒絕過宮向老父親問安,以致于朝野嘩然,就連金國使臣都拿光宗不孝的事當(dāng)笑話講,終于引爆紹熙末年的亂局。
紹熙五年(1194)正月十一,上皇孝宗生病,但身為兒子的光宗卻一次都沒去探望老父親,滿心凄涼的孝宗甚至自暴自棄,想去吳越哪個地方去自泯其跡。
大概就是這個時候,十八歲的許國公趙抦迎娶妻子俞氏,完成他的終身大事,也免得鐘愛他的祖父心有遺憾。小夫妻新婚不久,即當(dāng)年的六月初九,他們的祖父上皇孝宗,就在對兒子光宗的期盼中駕崩。
不管是大臣們哭諫,還是皇子嘉王趙擴(kuò)跪請,已經(jīng)瘋魔的光宗始終不相信上皇已經(jīng)駕崩,他固執(zhí)地認(rèn)為全世界都想誆騙他去北內(nèi),好讓上皇廢了他,因此,光宗堅決不去北內(nèi)見老父親最后一面,在南內(nèi)吃喝玩樂一如平時,以致于上皇的喪禮都沒有辦法進(jìn)行,沒孝子主喪?。?br>朝野內(nèi)外都被光宗的瘋癲不孝氣壞了,群情激憤到極點,憤慨的群臣在碩果僅存的執(zhí)政——趙汝愚的領(lǐng)導(dǎo)下,準(zhǔn)備拋棄不孝的光宗另立新君。

趙汝愚
當(dāng)時,全臨安城的人都知道孝宗上皇屬意許國公趙抦入居?xùn)|宮,趙擴(kuò)、趙抦哥倆也都知道祖父的心思。趙抦心想:總算到撥亂反正的時候了。趙擴(kuò)心想:皇位也該完璧歸趙還給二伯家了。
相信此時許國公夫人俞氏的內(nèi)心也是興奮雀躍的,畢竟眼看著三叔光宗因不孝被群臣拋棄,新皇帝、新皇后的桂冠就要落到他們夫妻頭上,怎么不讓人激動呢?
七月初五那天,趙抦接到已經(jīng)耄耋之年還得出來收拾殘局的曾祖母、皇太后高宗吳后(孝宗駕崩后,吳太后就升為太皇太后了)的召見時,還特意叮囑妻子俞氏,把家里值錢的財物都收起來,免得被前來埽閣的市民們席卷一空。
大宋朝廷有埽閣的習(xí)俗,當(dāng)皇太子接受詔命去大內(nèi)即皇帝位后,市民們就可以去新帝的潛邸搞“零元購”,看到什么都可以拿,這種沾新皇帝喜氣的行為就叫埽閣。
趙抦夫妻覺得皇位要歸還自己家就是板上釘釘?shù)氖聝毫?,因此提前就把家里值錢的物件都收起來,避免損失過大。二十七歲的趙擴(kuò)則相反,他覺得堂弟趙抦是新君人選,自己肯定要在堂弟即位后離開臨安就藩,所以壓根就沒考慮埽閣的問題。
哥倆到了北內(nèi),曾祖母吳太皇(太皇太后可以簡稱太皇)先痛哭一場,然后對趙抦說:“外議皆曰立爾,我思量萬事當(dāng)從長。嘉王長也,且教他做。他做了你卻做,自有祖宗例。”
年輕的趙抦還沒有修煉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聽了曾祖母的話就愀然變色,早先怎么不說萬事從長???這會兒給我說萬事從長呢!呵!他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自己和父親當(dāng)年一樣,被吳太皇給拋棄了,小伙兒向曾祖母叩拜一下,就黯然離開北內(nèi)。
沒有一點心理準(zhǔn)備的嘉王趙擴(kuò),就在兵荒馬亂中被曾祖母強(qiáng)行黃袍加身,成為新皇帝,即宋寧宗。

《宋帝命題冊》。“嘉定議和”后的宋寧宗失去了大權(quán),也開始鐘情于山水。根據(jù)考證,圖中的白衣高士均是寧宗的化身,他將自己融入自然山水中,寫下了這10幅詩,再命當(dāng)時的御前畫師馬遠(yuǎn)配圖
吳太皇為何無視嗣子孝宗的意愿、非指定低能兒趙擴(kuò)為皇帝呢?
原因也很簡單,當(dāng)年趙愷、趙惇奪嫡時,吳太皇以及娘家人都支持老三光宗,如今再改支持老二魏王的兒子,難保趙抦要給親爹討公道,別說吳氏家族討不了好,恐怕就連光宗的政治地位也保不住,只能是廢帝了,朝廷上也會因此掀起一陣血雨腥風(fēng),自然不如擁立光宗兒子更穩(wěn)定。
因此種種,趙抦、俞氏夫妻最終與皇帝、皇后之位擦肩而過。原本聚集在許國公府前等著“零元購”的市民們,聽說是嘉王當(dāng)了皇帝,迅速奔向嘉王府把他家席卷一空。
兩次立嗣、兩次被截胡
盡管俞氏和丈夫趙抦與帝后之位失之交臂很遺憾,但隨著刻薄三叔光宗的被禪位、敦厚堂哥寧宗之立,他們魏王一系終于擺脫在紹熙朝的小心翼翼,生活日漸滋潤,兩口子步步高升。
趙抦先后進(jìn)封徐國公(紹熙五年五月十四)、吳興郡王(慶元二年三月十九),又建節(jié)(慶元元年十一月初九)、加開府儀同三司(慶元四年六月初七)、加少傅(嘉泰二年三月十八);俞氏則先后進(jìn)封咸寧郡夫人(紹熙五年七月二十九)、安國夫人(慶元四年七月)。
由于南宋皇室子嗣凋零,皇室的男性核心成員只有寧宗和趙抦哥倆,且寧宗總覺得虧欠堂弟,因此兄弟感情還是不錯的,每逢趙抦生辰,寧宗就會奉祖母、孝宗繼后謝太皇,親臨吳興郡王府,為堂弟過生日。身為女主人的俞夫人自然要主持大局,讓丈夫和大伯哥在祖母膝下承歡,一家人其樂融融。
坐享富貴的俞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膝下空虛,她和身體孱弱的丈夫趙抦婚后只生育一個兒子趙垓,但不幸的是,趙垓在三歲時夭亡,被其堂伯寧宗追贈楚州團(tuán)練使,此后,俞氏兩口子再沒生育一兒半女。
開禧二年(1206),趙抦在過完生日后沒多久,又一次生病,盡管堂哥寧宗又是遣醫(yī)問藥、又是探視宣問,也沒能挽救他的性命,五月初一,趙抦薨逝,年僅三十歲,喪子又喪夫的俞夫人成了新寡。
趙抦在遺表中請求堂哥給自己過繼個嗣子,以奉祀魏王支系的香火,及奉養(yǎng)自己的親娘、魏王妾室、國夫人卜氏,當(dāng)然,還有他的遺孀俞夫人。
寧宗對堂弟的薨逝表示震悼,為之輟視朝兩日,追封堂弟為沂王,謚號“靖惠”,又進(jìn)封趙抦生母卜氏為秦魯國夫人,遺孀安國夫人俞氏也進(jìn)封兩國夫人。同時,寧宗表示會擇日親臨祭奠堂弟。
北宋時期的皇帝說親臨祭奠,那是真的會親臨祭奠,但到了南宋,就基本只是說說而已,主家上表推辭,皇帝就順?biāo)浦鄄挥H臨了。
因此,身為沂邸女主人的俞兩國(兩國夫人可以簡稱兩國),也遵循慣例,上疏皇帝:陛下對兄弟的友愛是有目共睹的,對吳興府的恩寵已經(jīng)太厚,全家上下對此不勝哀感,然尊卑有分,還請陛下收回親臨祭奠的圣命。
寧宗皇帝不允,弟媳婦俞氏“既而力具控辭”,皇帝這才“從之”,沒有親臨吳興府祭奠。
隨后,寧宗很快就為堂弟擇立嗣子,選擇宗室趙希瞿六歲的兒子趙與某(與字輩,原名失載),給趙柄和俞夫人當(dāng)嗣子,特賜名趙均(即趙貴和、趙竑),補(bǔ)千牛衛(wèi)將軍。這是沂邸第一次過繼。
寧宗對過繼來的堂侄子很眷顧,專門為沂邸置小學(xué)教授,以便沂王嗣子趙均讀書,又先后為趙均遷官右監(jiān)門將軍、福州觀察使。
俞夫人和第一位嗣子趙均一起生活了十五年,但詭異的是,史書卻沒有留下一星半點他們母子之間的互動記載,趙均不管是先被寧宗截胡,還是后被寧宗楊皇后與史彌遠(yuǎn)廢棄、害死,曾經(jīng)的嗣母俞夫人的態(tài)度都被淹沒在史冊中。
他們母子一起生活了十五年,讓趙均從天真懵懂的稚子成長為意氣風(fēng)發(fā)的青年,母子倆怎么可能沒有一點感情呢?就連和俞夫人一起生活了三年的第二位嗣子趙貴誠(理宗),在《鄭清之行狀》中都有提一句“事俞兩國恭順”的話,趙均和俞夫人母子之間互動的痕跡怎么就一點都沒留下呢?顯然有點奇怪。
趙均在被寧宗過繼后,和新嗣母楊皇后感情不睦,這固然有楊皇后強(qiáng)勢以及趙均本人情商太低的緣故,不知道其中有沒有前嗣母俞夫人的因素?
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初六,寧宗嗣子、皇太子趙詢薨,年僅二十八歲,他的死讓已經(jīng)五十三歲的寧宗,再次陷入絕嗣的境地。
寧宗已經(jīng)沒有太多時間重新選拔六歲小兒培養(yǎng)了,在大臣們的勸諫下,也有“眷念魏邸之意”,就把宗法關(guān)系親緣最近的沂王嗣子趙貴和截胡了。

山水中的寧宗。來源/《宋帝命題冊》。作者/(南宋)馬遠(yuǎn)
嘉定十四年(1221)六月十三,寧宗立皇侄福州觀察使趙貴和(趙均)為皇子,改賜名趙竑,進(jìn)封祁國公。就這樣,俞夫人含辛茹苦養(yǎng)大的娃娃,卻成了皇帝的新兒子。沂(魏)邸又陷入絕嗣的境地。
寧宗是個厚道人,搶了堂弟的兒子,自然得還一個回去,于是,在史彌遠(yuǎn)的操控下,之前參加皇子海選、被補(bǔ)授秉義郎的趙與莒,就被推上沂王嗣子之位上。
趙竑進(jìn)宮同年的九月初二,被賜名趙貴誠的與莒,成為沂王趙抦和俞兩國的新嗣子。由于新皇子趙竑和干政的楊皇后以及宰相史彌遠(yuǎn)關(guān)系不好,沂王新嗣子趙貴誠,也成了史彌遠(yuǎn)手中取代趙竑的底牌。
但俞夫人不知道這個新嗣子未來也會被截胡,打起精神努力和新兒子建立感情。已經(jīng)十八歲的趙貴誠從一個平民小子變成沂王嗣子,簡直就是一步登天,所以他很感恩,感恩讓他實現(xiàn)階級跨越的史彌遠(yuǎn)、沂王俞夫人,因此事俞兩國極為恭順,對史相公也非常尊敬。
誰也沒想到,史彌遠(yuǎn)的膽子有那么大,為了杜絕趙竑即位后報復(fù)他,他居然說動楊皇后在寧宗靈前搞李代桃僵的戲碼,讓趙貴誠取代正牌皇子趙竑。
嘉定十七年(1224)閏八月初二夜,渾渾噩噩一輩子的不慧皇帝宋寧宗進(jìn)入彌留之際,史彌遠(yuǎn)迅速展開陰謀,一邊秘召直學(xué)士程珌,許諾引他為執(zhí)政,共同草詔(矯詔)廢趙竑、立趙貴誠,一邊讓楊皇后的侄子們進(jìn)宮獲取支持。
初三凌晨,寧宗駕崩,已經(jīng)做好萬全準(zhǔn)備的史彌遠(yuǎn),迅速命親信鄭清之的兒子鄭士昌,前往沂王府迎接他的底牌趙貴誠。

史彌遠(yuǎn)
鄭士昌帶著在宮廷中奔走傳達(dá)命令的“快行”,推著綠蓋車來到沂王府,他的到來,讓沂王府的主母俞夫人陷入一片凌亂中,眼睜睜看著自己養(yǎng)了三年的新嗣子被簇?fù)磉M(jìn)宮,再一次失去她的兒子。
俞夫人怎么也想不到,嘉定十七年(1224)的自己,居然要再次經(jīng)歷紹熙五年(1194)的虐心等待,她心里充滿了不安和擔(dān)憂,既擔(dān)心新嗣子趙貴誠,又擔(dān)心前嗣子趙竑,身為皇室核心成員,她很明白皇帝彌留前后召見子侄意味著什么,不管是成王還是敗寇,都是她的手心手背??!
天亮?xí)r,坐立不安的俞夫人終于知道結(jié)果,她那個本該成為大宋新帝的前嗣子、皇子趙竑,成了判寧國府的濟(jì)陽郡王,而本該成為嗣沂王的新嗣子趙貴誠,不,現(xiàn)在該叫理宗趙昀了,成為大宋的新皇帝。
對新君莫名換人“驚擾疑惑”的俞夫人在恍惚不安中,意識到自己家又?絕嗣了,但現(xiàn)在兵荒馬亂的新朝廷,一時半會沒人顧得上理會沂王府的家事。
風(fēng)光張揚(yáng)的晚年
隨后,趙竑被封濟(jì)王就藩湖州、次年又被史彌遠(yuǎn)害死,楊皇后(太后)帶著新兒子理宗趙昀垂簾聽政、再歸政,一連串事,直到寶慶三年(1227)十月十八,理宗才騰出手來,給前任嗣母俞夫人擇立嗣子,選太祖十世孫趙與奭,賜名趙貴謙,立為沂邸嗣子。
心情復(fù)雜的俞夫人在她的新宅第里,迎來她的第三位嗣子趙貴謙,前沂王府作為理宗曾經(jīng)的潛邸,已經(jīng)被詔封為龍翔宮,所以理宗另外給前嗣母賜宅。
時間在平靜的生活中劃過,就在俞夫人繼續(xù)教養(yǎng)第三位嗣子時,身為傀儡的宋理宗趙昀,也先后把新嗣母楊太后、權(quán)相史彌遠(yuǎn)熬死。紹定五年(1232)十二月初七,慈明楊太后崩;紹定六年(1233)十月二十四,會稽郡王史彌遠(yuǎn)薨;十一月初六,終于得掌大權(quán)的理宗改明年為端平元年。
俞夫人沒想到,隨著前嗣子理宗的親政,她這個皇帝前任嗣母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跟著風(fēng)光張揚(yáng)起來,不但她被理宗進(jìn)封為沂王夫人,她已經(jīng)亡故的父母俞治、劉氏也獲得理宗的追贈,“朕惟若昔厚陵加惠濮邸,凡仙游之若父若母,皆與封贈,蓋先制也”,理宗在制書中直接明示,自己是效法英宗封贈本生親母仙游縣君任氏父母的例子,來封贈前任嗣母俞夫人的父母,他這顯然是把曾經(jīng)出繼過的沂邸,當(dāng)英宗的本生濮邸看待了。
所以俞夫人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地位飆升,和理宗親母榮王夫人全氏一樣,可以任意出入宮廷,恩寵待遇遠(yuǎn)遠(yuǎn)超過當(dāng)年孝宗對待本生秀王府,因此引起大臣們的側(cè)目。
從俞氏在端平年間的風(fēng)光看,宋理宗也是個感恩圖報的人,他知道,沒有沂王府做跳板,他是不可能魚躍龍門的,畢竟沂邸是孝宗皇帝親孫、寧宗皇帝親堂弟,是當(dāng)時與皇帝血緣最近的一支,大臣們都知道寧宗的太子“必自魏(沂)來”,所以,理宗對沂邸是百般抬舉,甚至擺在本生榮邸前面,他對沂、榮兩府的縱容,終于引來臣子們的討伐。
端平二年(1235)閏七月十一,劉克莊在《輪對劄子》中就提到“沂、榮兩邸魚軒,融洩廣內(nèi),丁傅之漸也”,還在對奏時勸諫理宗:“陛下自藩邸入承大統(tǒng),有本生之親,有出繼之親,崇奉之道固宜從厚,但人主之孝與臣庶不同,人主以奉宗廟、尊正統(tǒng)為孝,漢定陶傳太后欲居北宮,師丹等以為非,臣謂陛下,閨門之私恩不可以不厚,朝廷之公分不可以不嚴(yán)?!?br>理宗搪塞劉克莊說他對待沂邸、榮邸可是參考典故來的,意思是他效法孝宗對待秀邸的例子。劉克莊直接反駁他,孝宗“待秀邸輕重厚薄,皆有準(zhǔn)則”,那才是“待本生親之法也”,你超過孝宗的例子,“恐有諫濮園者矣”,意思是你過于優(yōu)待沂邸、榮邸,恐怕大家懷疑你是不是想學(xué)英宗鬧濮議呢?
這帽子扣得有點大,理宗自然不承認(rèn),堅持自己“只是依典故”。到了端平三年(1236)九月,因為大雷雨,執(zhí)政喬行簡、鄭清之都因天象罷政,理宗也為此下詔求直言,秘書省正字王邁就上疏批評理宗,其中就有專門針對榮邸和沂邸待遇過高的問題:
“統(tǒng)有正傳,尊無二上。人之母一,陛下之母三。榮邸則所出也,沂邸則所繼也,夀眀太后功冠髙、孟,則天下之母也。方東朝無恙時,承顔順色,凜如奉盈,彼二邸者,安敢顧之?今宮室服御,竭力奉承,恩禮過隆,毋敢議者,濮園故實載之。”
意思是說人都有一個母親,但陛下你卻有三個母親,榮邸是你的本生,沂邸是你的過繼,功勞蓋過高滔滔、孟相的壽明楊太后,則是天下之母,自然也是陛下你的母親。當(dāng)初楊太后在時,陛下你只能看著太后顏色行事,那時候榮邸和沂邸怎么不敢像現(xiàn)在這般張狂?如今陛下對榮邸沂邸要什么給什么,恩禮太過,還沒人敢議論,這不就像英宗鬧濮議一樣?
由于王邁的言辭過于犀利,讓理宗很不高興,斥責(zé)他為“狂生”,隨后讓人以其他事彈劾王邁,把他趕出朝廷。
正是因為理宗的保駕護(hù)航、真心回報,讓俞夫人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安享晚年,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俞夫人還很熱衷修建塔廟,捐獻(xiàn)錢物,湖州先前被毀棄的飛英教寺高達(dá)十五層的舍利塔,就是俞夫人掏錢修復(fù)的。
她的第三位嗣子趙貴謙,也在理宗的照顧下官運(yùn)亨通,進(jìn)封嗣沂王,加授少保、少師,富貴終生。
嘉熙四年(1240)九月初一,年近花甲的俞夫人薨。理宗聞訊,直接宣布為前任嗣母輟視朝五日,然后命禮部和太常寺討論皇帝該如何持服。
按照宋朝舊例,皇帝要對從伯母、嬸母服小功,輟朝一日即可,就是要服不杖期的親伯母、嬸母,也只輟朝三日,身為過繼子的孝宗為本生親娘秀王夫人張氏才輟朝五日。
如今理宗直接把俞夫人的規(guī)格提高到五日上,大臣們還有什么不明白呢?知道這是理宗感恩俞夫人、把沂邸視同秀邸、濮邸了。因此,大臣們都很識趣,建議理宗參考孝宗為親娘持服的例子,在后苑設(shè)幕殿,舉哀成服,然后宰臣及百官詣崇政殿門外立班,進(jìn)名奉慰。理宗詔“從之”,為前任嗣母風(fēng)光大葬。
在浩瀚史海中,沂王夫人俞氏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歷史偏偏以她為主線,串起與她發(fā)生交集的人物,讓俞氏這個歷史邊緣人物,去見證她那個時代的諸多重要事件,就像歷史的經(jīng)緯線以北魏宮女王鐘兒為中心交匯一樣,南宋中期的風(fēng)云詭譎也在俞夫人的人生中交織,讓今人可以通過俞夫人的視角,去目擊她那個步履日漸蹣跚的王朝中皇帝和大臣們的幸運(yùn)和悲哀。
參考資料:【1】《四朝聞見錄》甲集·憲圣擁立【2】宋·王炎《雙溪類槀·卷八·賀吳興郡王生日四絕·丙寅》【3】宋·方大琮《鐵庵集》卷一·諫院奏議·端平三年七月第一劄【4】宋·吳泳《鶴林集》卷十、外制、沂王夫人俞氏父俞治贈潭州觀察使制、沂王夫人母劉氏贈惠國夫人制【5】宋·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之卷五十一·奏議·輸對劄子·端平二年閏七月十一日、·錄圣語申時政記所狀,卷百七十·行狀·丞相忠定鄭公【6】宋·王邁《臞軒集》卷二·奏議·丙申九月封事【7】《宋會要輯稿》禮四一·親臨宗戚大臣喪、臨奠、輟朝、雜錄【8】《宋史全文》卷二十九、卷三十三【9】《浙江通志》卷二百二十九·寺觀【四】·湖州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