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什么時候賣出?

建立投資體系的第63篇文章

在前面大部分的文章中,我們都在介紹研究企業(yè)以及投資買入的邏輯過程。
?
這篇我們說一下股票什么時候賣出。
?
我們總結了五種股票賣出的情況分別是:買入的邏輯變了、買入判斷失誤、有更好的機會、需要平衡倉位、股票嚴重高估了。
?
1. 買入的邏輯變了
?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以茅臺和騰訊為例,介紹過投資買入邏輯《一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資——以茅臺為例》和《騰訊值得投資嗎?》。
?
基本的邏輯過程是:這家公司在你的能力圈范圍內(nèi) → 研究發(fā)現(xiàn)它有很強的護城河 → 通過一些估值方法評估了它的內(nèi)在價值 → 耐心等待市場先生給了一個好價格 → 具有了足夠的安全邊際 → 買入。
?
賣出是因為這個買入的邏輯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
而這個重大變化,通常也就是企業(yè)護城河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企業(yè)也就沒有辦法持續(xù)賺取利潤,導致企業(yè)本身不再值得持有了。
?
2. 買入判斷失誤
?
我們都不是神,難免會犯錯誤,犯錯了就要改,這時候需要克服人性的弱點。
?
在投資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最初的邏輯判斷出現(xiàn)了重大失誤,那就必須迅速決斷賣出。
?
有一些投資情況是這樣的,也許最初認為投資非??孔V,但突然某天深夜想通了一些事情,發(fā)現(xiàn)了邏輯的重大問題,就得考慮賣出了。
?
3. 有更好的機會
?
投資和生活一樣,資源永遠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也就是俗話說的,把錢花在刀刃上。
?
投資的過程也是尋找和發(fā)現(xiàn)投資機會的過程。如果發(fā)現(xiàn)一個更好的機會,比現(xiàn)在持有的企業(yè)股票機會要好很多,那么可以考慮賣出換股。
?
注意,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反復檢驗,反復對比兩種投資的差異和可能的收益。
?
如果持有的企業(yè)本身沒有問題,不賣也是可以的。
?
千萬不要被欲望沖昏了頭腦,一定要非常確定這是個好機會,否則拔掉鮮花澆灌野草就虧大了。
?
4. 需要平衡倉位
?
什么情況需要平衡倉位呢?
?
假如你最初持有5只股票,倉位平均分配,每只的持倉市值是100萬,總持倉市值也就是500萬,每只占20%的倉位。
?
如果其中一只股票A暴漲了10倍,A的持倉市值就變成了1000萬,那么這只股票A的倉位就變成了1000÷(1000+400) ≈71.43%,倉位提高了非常多。
?
那么這個時候,你要不要賣出一部分,平衡一下倉位呢?
?
這個情況我遇到過,開始我是沒有賣的,因為投資邏輯沒有變。
?
但后來發(fā)現(xiàn),由于這只股票波動很大,倉位變大后總持倉市值的波動也變得很大,那種感覺很不好,所以就賣了一部分,買入其他的股票,平衡一下倉位。
?
我認為這個時候,你要看自己的情況,賣或者不賣都可以。
?
5. 股票嚴重高估了
?
市場先生是個瘋癲的家伙,有時候股票會漲到瘋狂的地步,以至于股票價格遠高于價值了。
?
那么這個時候是否考慮賣出呢?
?
有的人是選擇賣出的,我覺得這樣也沒有問題,自己邏輯自洽就好。
?
按巴菲特的說法,他通常是不會賣的。
?
如果是家偉大的企業(yè),我通常不會考慮賣出,因為偉大的企業(yè)是非常稀缺的,賣出后不確定什么時候再有機會買回來。
?
而且長期持有偉大公司,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可以避免很多錯誤。
?
6. 總結
?
目前我們總結了這五種賣出的情況,投資時間久了,基本上都會遇到。
?
總體來看,只有前兩種情況(邏輯變了和判斷失誤)是必須賣出的,后面三種則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判斷是否賣出,也可以考慮賣出一部分,選擇一種讓自己更安心的方式。
?
但除非你有絕對的把握,否則盡量少操作,因為操作越多越容易出錯。
?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謹慎自己的貪念,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妄圖通過多次來回操作加快財富的積累,因為市場往往不會如你所愿,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掉坑里了。
?
錯過沒關系,千萬不要做錯。
?
我是小貝,你有哪些想法,寫在留言區(qū)吧。
推薦閱讀:
《騰訊值得投資嗎?》
分享給朋友,投資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