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退出”孩子的人生,3點教你做“高配父母”
我們給孩子的愛,應(yīng)該是一堵透風的墻,既能遮風擋雨,也能透過風、透出光。
中國的父母大概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了,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的每一個階段。有些家長以愛為名義,事事替孩子安排。
忽略了與孩子的邊界感,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事無巨細地操心孩子的學習與生活瑣事。以他們所認為“對”的方式來給孩子“最好”的愛。

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識越來越強。這時父母對孩子過多的付出,容易演變成一種越界與干擾。在面對用心良苦的父母,孩子的內(nèi)心是無助與無奈,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想要掙脫和逃離這種束縛的想法。
這種育兒方式,在部分疼愛孩子的父母看來,是給孩子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照顧,盡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wù)??伤麄儾]有意識到,對孩子“看”得越緊,孩子反而越容易丟失自己應(yīng)背負的“包袱”—— 一旦離開父母的照料,可能變得無法獨立生活,應(yīng)對事物的能力變差.......

以下三點,教你做“高配父母”
01.平等對待自己的孩子
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整個成長的過程是與父母的分離。中國式的父母最大的問題在于不能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即使他們長大了,成年了,成家立業(yè)了,在父母眼中,他們依然是孩子,所以父母很難退出孩子的生活,完成分離。
02.可以為他做事,但不能替他成長
作為父母要明白,可以為孩子做事,但不能代替他們成長,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終究是要自己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03.要學會放手
作為父母要學會放手,學會得體地退出孩子的生活。慢慢地,從孩子的身邊“抽離”出來,在TA需要的時刻提供關(guān)心,在TA辨不清方向的時候給TA及時的輔助,足矣。
孩子第一次闖世界,放手后TA才能更好的直面屬于自己的人生。用孩子想要的方式去愛TA,而不要用你認為對的方式。
愛不是束縛,放手也不是放任。
版權(quán)聲明:部分內(nèi)容、圖片、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nèi)容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chuàng),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及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