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領廠字襟”就是圓領袍
有一類群體喜歡把清朝蒙古人的廠字襟(折尺大襟)開除國籍,說成是滿人帶來的滿化。實際上圓領廠字襟(折尺大襟)就是圓領袍的一種,衣襟呈“廠”形早在遼金時期就有雛形,也是歐亞大陸圓領袍的一種趨同演化,在中亞,北亞以及東歐的圓領袍都有類似的結構。 滿人袍子的半裁和開叉也是繼承了遼金的裁剪。而圓領袍本身就會用到盤扣,不管是遼金的圓領袍還是中亞的圓領袍,都會看到盤扣的應用。 部分圖片資料來自@Khitad_Sarmata。 首先,“曲領”不是圓領袍,圓領袍的特征是可以翻領。很多人喜歡把曲領衣當做是圓領袍的源頭,實際上曲領衣在唐朝的時候已經慢慢失傳了,在宋朝,曲領甚至被復原成了項圈。
宋朝將曲領復原成了項圈
目前最早的側開襟圓領袍形象是貴霜帝囯時期的,時間約公元1世紀,Fayaz Tepe出土,早期圓領袍多是系帶。
比較早期的嚈噠圓領袍,時間約為5-6世紀,Dilberjin Tepe出土。
約公元8世紀,北高加索阿蘭人的盤扣圓領袍。
內襟半裁的唐代圓領袍
衣襟呈“廠”型的直角大襟圓領袍
金元直角大襟
翻領蒙古袍
西伯利亞哈卡斯人的翻領袍
伏爾加韃靼人的圓領袍
俄羅斯
標簽: